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絲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絲點地梅
t01bdc25037a75732d2.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36705&sid=594945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絲點地梅

漢語拼音:Sī Diǎn Dì Méi
別名:喉嚨草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主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急性結膜炎,偏正頭痛,牙痛,跌打損傷

絲點地梅,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絲點地梅Androsace filiformis Retz.var.glandulosa Kryl.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急性結膜炎,偏正頭痛,牙痛,跌打損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絲點地梅

拼音名:Sī Diǎn Dì Méi

別名: 點地梅、喉嚨草、報春花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xace filiformis Retz.[A.filiformis Retz.var.glandulosa Kryl.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東北點地梅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5-6月採收全草,洗淨,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000m的潮濕草地、林下或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新疆北部。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全株幾無毛或部分有纖毛。主根不發達,具多數纖維狀鬚根。蓮座狀葉叢單生,直徑2-8crn;葉柄纖細,等長於或稍長於葉片;葉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25m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短漸狹,邊緣具稀疏小牙齒,無毛。花葶通常3至多枚自葉叢中抽出,高2.5-15cm,無毛或僅上部被稀疏短腺毛;傘形花序多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mm;花梗絲狀,長短不等,長2-7cm;花萼杯狀,長2-2.5mm,5分裂,分裂約達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具極狹的膜質邊緣,無毛或有時疏被腺毛;花冠白色,直徑約3mm,筒部比花萼稍短,5裂,裂片長圓形;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內,花絲長約0.4mm,花葯長圓狀三角形,長約0.3mm,子房球形。蒴果近球形,直徑約2mm,果皮近膜質,外被宿存花冠,5瓣裂。種細小,多數,棕褐色,近長圓形,直徑約0.3mm,種皮有網紋。花期5-6月,果期6-9月。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皺縮,葉蓮座狀叢生,多皺縮,完整葉片展平後呈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0.6-2.5c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漸狹,邊緣具稀疏小牙齒,無毛,淡黃色;葉柄纖細,等長於或稍長於葉片。花葶纖細,黃色至紅色,上部被短腺毛;傘形花序多花;小花淡黃色。氣微,味淡。

性味

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咽喉腫痛;口瘡;牙痛;火眼;偏正頭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絲點地梅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絲點地梅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