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風向暖話風箏(潘耀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風向暖話風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東風向暖話風箏》中國當代作家潘耀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東風向暖話風箏

-東風向暖話風箏-

風箏,又稱「木鵲」或「紙鳶」,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有關記載發明於春秋時期。傳說墨翟首創木質的飛鳥,造三年方成約可放飛一天,因其是木架結構且狀如鳥雀,古人便冠名為「木鵲」;後經魯班大師將材質改用竹子,隨着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竹架紙糊的「木鵲」應運而生,紙可描繪圖案且輕盈美觀,還延長了滯空的時間,從此「木鵲」便改名稱之為「紙鳶」了;原本「紙鳶」的引線如弦風來可以發聲,另有竹笛等樂器安裝在「紙鳶」上,於是可發出多種模擬音樂,有高人取了個「風箏」的雅號,這形象美妙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風箏的獨特魅力,逐漸演變為一項民間娛樂活動,歷經千年風靡全國名揚海外。現今,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年年都是場面火爆。八方來客慕名而來,熙熙攘攘盛況空前,還吸引數十個國家的海外來賓,齊聚春風蕩漾的齊魯大地,萬眾隨風箏騰空起舞,狂歡於藍天白雲之下。今年迎來節日第四十一屆華誕,想必一定會有驚喜亮相。

風箏,顧名思義是風和樂的載體,更是神秘和浪漫的化身,並且還很有些人性化特點。她嚮往遠方卻不忍私奔,迷戀藍天依然情系大地,就拖一條長的線約束自己,也許她知道牽線主人才是真正的知音。風來了悠然升空嗡嗡作響,似有衷情要向主人傾訴;身在雲端頻頻搖頭擺尾,不忘與主人遙相致意。她是風之嬌子與春風形影相隨,任由風兒撥動琴弦和吹奏竹笛。忽而如箏鳴瑟瑟,忽而似笛音裊裊,管弦並舉合奏出一曲曲天籟之音;又披一身彩霞翱翔碧空,形態「宛若游龍翩若驚鴻」,樂聲柔情似水輕拂楊柳,聲色俱佳多情動人。一番神遊之後主人召喚,她便帶着空中一覽春色的喜悅,沿着弧形的線路緩緩而歸,將溫情和春意帶回大地。

放飛風箏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古往今來,無論是公子小姐還是庶民百姓,也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凡夫俗子,大有人為之動情甚至痴迷。風箏誕生之初主要用於軍事通訊和偵察等,後來逐步成為宮廷和民間的遊戲,有人迷信風箏可以驅邪避災,每逢清明放風箏時,就把疾病等不如意書寫在風箏上,待風箏升天后斷線以驅逐晦氣;而更多的人視為一種休閒活動,傾向於積極樂觀的態度,視風箏為吉祥之物,放飛風箏迎接春天的到來。風箏之美,契合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也表現了對未來的幸福追求,放飛風箏是對國泰民安的祈盼,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風箏也是我的最愛,更是我童年夢想的遊戲。年幼時製作技不如人,風箏都是小兒科的水平。用一張筆記本紙兩邊摺疊九十度,用縫紉線牽引便飛了起來,青島人取了個奇怪的名字叫「小豆腐」,其形態確實也像一方豆腐,沒有翅膀竟然與小鳥兒為伍,很是神奇於是大崇拜,仰着頭牽着線旁若無人歡呼雀躍,管它大街上汽車喇叭鳴叫。可惜有時空間有電線樹木遮擋,寵愛的風箏不幸撞上可憐憐面目全非,眼巴巴地很是無奈。

小學二三年級時,可獨自到臨街的景山玩耍了,才發現這裡才是放風箏的好去處,真箇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那時,一種叫「八卦」的風箏最為流行,骨架是竹子形狀為八角,每一個角繪有「八卦」符號,實線為陽爻虛線陰爻,陰陽相配神秘兮兮。竹框架製作工藝相對比較複雜,是無骨的「小豆腐」的升級版。那時放飛「八卦」風箏標誌着「入行了」。於是夢想搞一個自己的「八卦」,為了這個夢想可算是絞盡了腦汁,那個年代物資異常匱乏,搜集製作材料是一大難題,只好偷偷將菜店的竹筐抽下幾根竹條,紙張只能在作業本上打主意了,終於將線繩等輔料也湊齊了,興奮異常開始製作,這才知扎個風箏並不簡單。第一道工序是刀削竹子,剛削了幾根手掌手背已經是血跡斑斑了,好不容易糊上了皺巴巴的紙張,八卦符號還沒畫上就匆匆上山了。迎風左拉右拽橫豎放飛不起來,旁觀有內行人指點說,風箏太小且竹骨太粗難以起飛,就這樣多日的辛苦就這樣被槍斃了,還被小夥伴們嘲笑一番,那個狼狽就別提了。

我的祖籍是山東濟寧市,孔孟之鄉文化氛圍濃厚,放風箏也是一大傳統項目。據我父親說他年輕時,在濟寧城扎製紙風箏小有名氣,自製關公的人物風箏,曾經在城頭連續放飛了幾個晝夜。遷居青島後一度也放過風箏,我上學前曾經記得,家中牆上掛有燈籠、紙扇和風箏等,燈籠是宮廷式樣的,紙扇上還寫着毛筆字,風箏則有鷹鳥蝴蝶等。後來不知為什麼都不見了,只是留了一把紙扇,扇面縫隙間黑墨寫着:「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但藏在抽屜里紙張已經泛黃。於是就有了向老父求援的想法。

這天趁老父高興,故意擺開架勢削制竹條,果然老父見我笨手笨腳樣子,突然有了興致幫我重新整理。只見他拿起刀輕鬆自如三兩下,把竹條削得均勻有度粗細得當。一邊還向我傳授技巧,說做風箏三大步驟,分別是扎、糊和繪圖。而扎是最關鍵的一步,材料最好是有韌性的竹青,捆綁的線繩一定要塗點漿糊,風箏扎得才牢固等。還有如何調整吊線和尾翼,如何根據風向放飛等等,一口氣說了好多技巧知識。我那時腦子靈領會了基本要領,父親拍拍我的腦袋錶示滿意。

果然是有一定功底,父親利用我現有的簡陋材料,一會功夫就扎制了一隻風箏。太神奇了猶如變戲法,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傑作。樣式簡單而不落俗套,說這風箏的名字叫「篩子」,形體是正六角形骨架是細竹三根,每根大約四十公分長,按平面等距離於中點交叉,將交叉點用線繩紮緊,形成一個六角形狀;六個缺口不用竹子框,而是用細線連接六個端點,而且是相隔兩公分重複一圈,形成里外兩個六角形;最妙的是糊紙方法,首先將內六角形整體糊滿,外六角用剪好的彩紙穗子糊一圈,中間的六角形如同鑲在花叢中;然後中間用毛筆寫上一個「飛」的繁體字(飛),當時我尚不甚解其意,只是感覺有了一些文化氣息;此後拴上倒三角的吊線,低端再系上布條的尾巴,至此大功告成。

在父親的精心指導下,當天下午我的風箏就在景山飛上天了。恰巧那天風力較小,那些筋骨笨重的「八卦」飛不起來,天上只有輕薄的「小豆腐」,還有我的輕盈的「篩子」在飛翔,更顯得我的風箏一枝獨秀,彩色的穗子像是一頭秀髮,飄蕩的尾巴頗似一條長辨,很像一位活潑的小姑娘迎風婆娑起舞,這時便知了「飛」字的妙意。當風箏飛到穩風層時,這空擋卷一個小紙卷,套在風箏線上風吹紙卷沿線上升,還發出一陣哨音,據說這是給風箏送飯,很精彩也很是有趣。當天我的風箏一炮打響譽滿山頭,令那些前些天嘲諷我「八卦」的哥兒們,俯首稱臣紛紛圍攏過來嘖嘖稱奇。

兒時在父親的啟蒙下,掌握了許多風箏製作和放飛的技巧。到了初中依然痴迷,獨自製作的花樣也不斷翻新,每到春天,我的心思就全在天上了。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其父親家族大戶人家祖籍濰坊,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學教師,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長輩。他扎制風箏技藝堪稱專業,更有繪畫功底為風箏錦上添花。多少年後老人家在八十多歲高齡時,還屢屢在青島風箏大賽中奪魁。想當年同學家中的風箏琳琅滿目,品種多得像博物館,花鳥蟲草無所不有,龍鳳蜈蚣更是一絕,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經常向老師請教受益匪淺。日久我的風箏的製作和放飛就上了一個台階,經常炫耀在山頭和廣場。其實也不過如此而已,好在依舊是痴心不改樂在其中。

有人說風箏是中國的獨創,我想是不是獨創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風箏的內涵:他不但是一項浪漫美妙的娛樂活動,也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更寄託人類走向太空的夢想。古老遼闊的天空是神秘的,自然界有太陽、月亮和星星;生物類有雄鷹、大雁和花蝶等;風箏則別具一格是人類智慧的產物。當今的飛機、衛星和飛船等飛行器,或多或少繼承了她的血統和基因。風箏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現今的風箏已經是登峰造極。傳統的風箏文化體系,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宮廷風箏、文人風箏和民間風箏。在中國風箏著名的四大產地北京、天津、濰坊和南通中,北京宮廷風箏為特點,天津和濰坊則是文人風箏的聚集地。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年來濰坊風箏一騎絕塵,發展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鳶都」。

前幾年得閒去了一次濰坊風箏節,那個場面和氣勢令人震撼,天上地下都是風箏的夢影,精彩絕倫是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有人說:「濰坊人放的不是風箏,是人類的想象力」,此言精妙一語中的,你看那天上飛的無奇不有,只要是你敢想空中就有的飛。傳統的現代的未來的,自然的人類的科幻的,統統粉墨登場遨遊太空。你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非凡想象力,假若再有頂端的科技支撐,可以堅信未來的宇宙太空,人類一定還會有更多夢想成真。[1]

作者簡介

潘耀宗,山東青島人,大學學歷,曾為下鄉「知青」、鄉村中學教師;回城後先後擔任過工人、企業幹部,掛職副鄉長;「下海」南北漂泊十數年,歷任上市公司高管,合資企業總經理等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