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陵牆外昭西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陵牆外昭西陵,後宮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孝莊文皇后


在清東陵陵區的風水牆外,有一組黃瓦紅牆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清東陵的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朝初年有名的孝莊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親生母親,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歷經數朝,竭力輔佐了兒孫兩代幼主,為清朝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孝莊文皇后於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在慈寧宮去世,享年75歲。


去世前孝莊文皇后留下遺言:"太宗文皇帝梓宮安葬已經很久了,不可輕易地為我去驚動他,況且我心裡掛念你父皇和你,不忍心遠去,你若能在孝陵附近為我找塊地方安葬,我就心無遺憾了。"康熙是大孝子,祖母的遺言,讓康熙皇帝左右為難:若按祖制將祖母送往盛京,也就是今天的瀋陽與祖父皇太極合葬,那顯然違背了祖母的遺願,也是康熙最不願意的;可是要按照祖母的吩咐葬在孝陵附近,又違背了祖制,怎麼辦好呢?最後康熙皇帝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在東陵的前面、風水牆外建一座暫安奉殿。康熙還下令把他為祖母生前修建在慈寧宮的一座面闊五間,恢弘壯觀的宮殿拆運到東陵重建,並再三叮囑拆卸時原件不可缺損,基址務必牢固等等。經過三個月的緊張施工,於康熙二十七年,也就是1689年3月竣工。由於不是正式陵寢,所以命名為"暫安奉殿"。


然而,康熙皇帝採取的兩全其美的辦法,竟讓孝莊文皇后"暫安"了近四十年,直到雍正二年,孝莊文皇后的葬地問題才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雍正認為:孝莊皇后的棺槨停在暫安殿內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暫安奉殿的所在地就是上吉佳壤,可以改建為陵寢。工程於雍正三年二月開工,十二月完工。十二月初十,孝莊文皇后的棺槨才被正式葬入地宮。因為皇太極的陵叫昭陵,位於東北的盛京,孝莊文皇后的陵建在河北的遵化,方位是昭陵的西面,按照清朝皇后陵命名的辦法,將孝莊文皇后的陵定名為昭西陵,表明昭西陵與昭陵是同一體系。從此,清東陵的風水牆外就有了人們所看到的昭西陵。


參考資料 

  1. 亞人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