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1-4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1-4首 |
作品名稱: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1-4首 創作年代:宋末元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戴表元 |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1-4首是宋末元初文學家戴表元的作品之一。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學家,被稱為「東南文章大家」。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慶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屬浙江班溪鎮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進士,元大德八年,被薦為信州教授。再調婺州,因病辭歸。論詩主張宗唐得古,詩風清深雅潔,類多傷時憫亂、悲憂感憤之辭。著有《剡源集》。[1]。
正文
一
長歲狎紛諠,新廬稍疏靜。 虛名亦相累,簪佩來整整。 青天戍樓柳,白日仙林杏。 散書一長謠,消此清夏永。
二
營營寄巢蜂,白書爭空花。 跋跋緣壁蟲,喧飛亂如麻。 譬如惡俗士,便不揮鞭撾。 桐君何處來,隔壁聞瓠巴。
三
舊文空中雲,零落跡易消, 新交江上流,來去同奔潮。 藹藹玄英孫,望之十舍遙。
四
人膽小於壺,揣想無限極。 及其遂所願,不過一消息。 金華文物府,前哲余楷則。 千年萬年名,豈使夸者得。
【原題】: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為次歆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2]
人物簡介
戴表元7歲能文,詩文多奇語。早年入太學,師事南宋禮部尚書王應麟和舒岳祥等文學大師。南宋咸淳七年(1271)中進士,授迪功郎,次年授授建康府(今南京)教授,德祐元年(1275)遷臨安教授,行戶部掌故,均不就,以兵亂歸剡。歸里後讀經史,作詩文。次年三月,元兵南下,避難天台、鄞縣。祥興二年(1279)復返里。家素貧,戰亂毀劫後,生活益艱,輾轉鄞縣、杭州等地,授徒賣文為生,門生中以袁桷最負盛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聘任奉化養正堂師,與舒津、任士林等合修《奉化縣誌》;元大德八年(1304)61歲時,被人推薦為信州(今江西上饒)教授,再調婺州,因病辭職。十年歸里,後薦為修撰、博士,皆不赴,讀書吟詩以終。
戴表元的散文清深雅潔,蓄而始發,四方人士爭相師法,為至元、大德年間東南文章大家第一人,人稱江南夫子。宋濂於元人中推之獨至。《寒光亭記》、《清峙軒記》、《秋山記》、《觀漁賦》等亦均可讀。《貓議》中以貓喻人,有言外意;《觀漁賦》寫捕魚須到大海始得大魚,溝渠中只能捉到一些蝦蛤,發人深省。
主要作品
戴表元著有《剡源集》、《剡源佚文》、《剡源佚詩》等。作品今存《剡源文集》30卷,佚詩6卷,佚文2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