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門老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門老街,全稱深圳東門商業步行街區,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總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古代深圳的根,在南頭老城;而近代深圳的根,則在「深圳墟」。[1]

這個「深圳墟」,就是俗稱的「東門老街」。東門老街,真實地記錄着深圳城市發展的一段歷史,東門商業街是現代化深圳的歷史階段見證,是深圳市歷史文化積澱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

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當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最早由民縫街、上大街、鴨仔街、養生街等幾條街市構成,初具一個小鎮的規模。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圓數十里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根據清康熙勒文謨《新安縣誌》,「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19l3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羅湖車站啟用,深圳成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門戶,賣農產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賣小吃和雜貨的維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慶街等處商業街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羅湖舊城。

深圳建特區後,老街又理所當然地成為最早的商業中心,長期引導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費潮流。透過次第林立的店鋪,熙攘的客流,擺滿街面的各色傳統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民居,騎樓、廟宇、書院、祠堂、古鐘、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樹。

歷史沿革

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的深圳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地處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以現今的東門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為構架。民國期間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設路、人民南路、火車站等,構成約三十五萬平方米的小城鎮。深圳市區就是以此為基點發展起來的。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是當時新安縣的一個著名的墟市。1950年,改墟為鎮,深圳老街正處在有着「邊陲小鎮」之稱的深圳鎮的中心地帶。1957年,寶安縣始遷於此,成為了當時寶安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清初直到1957年前,深圳墟一直是方圓數十里範圍內的重要商業墟市——「谷行街」(今解放路)是經營農產品的地方;「維新路」(今人民北路)為賣小吃和雜貨之地;「民縫」縫是經營布匹、縫紉等的場所;「鴨仔街」是買賣家禽之地。建於明清的天后古廟,位於深圳墟中心位置,今尚倖存的「天后古廟」 古碑的記載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先有深圳墟,後又成了深圳鎮,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

東門老街位於深圳市羅湖區中心地段,經過了數百年的商賈集市,數百年的文化歷史積澱,特別是改革開放、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東門老街已成為萬商雲集、車水馬龍的商業旺區。數以萬計的商鋪密布其間,各色各樣的建築毗肩林立,日客流量達30萬人以上。長期以來,「東門」已成為深圳商貿業的一面旗幟,反映和引導着深圳的消費潮流和時尚。從凌晨至午夜,這裡始終是人聲鼎沸,萬頭攢動,透露着濃郁的商業文化和生活氣息,它是深圳人氣最旺的傳統商業旺區,因此老東門歷來就是商家必爭之地,眾多的商家為老東門獨特的商業魅力所吸引,形成了東門買賣兩旺的局面。

基本簡介

東門商業步行街區,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總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28棟現代化大型商廈分布在15條主要街道上,總建築面積達80萬平方米,日均人流量3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過80億。是集旅遊觀光、飲食休閒、購物消費為一體的標誌性商業街區。隨着東門步行街區的不斷發展和日臻完善,其在商業領域的地位愈發重要。東門步行街區已不再是單一的商業商業街概念,多種功能的相繼出現,已擴大、豐富了其內涵。其中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老街廣場的世紀鐘、青銅浮雕「東門墟市圖」、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這些具有明顯歷史特徵的人文街景,都能給人一種藝術享受,引發懷舊之幽思,而整個街區布局,各種服務性設置,從中又能品嘗出「以人為本」的哲學意味。

運營模式

深圳東門商業保留着商業街的模式,街鋪最大限度增加商業面積,商業源於商業街,線型排列的商業街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商業面積,也符合商業講究的「一步生意」的模式。深圳東門的商業形態一直保留着商業街的模式,即便是隨着商業升級引起了眾多的變化,但仍然將濃郁的商業文化為底蘊的商業街模式作為主導。東門商圈由此逐漸形成,東門街鋪也變得炙手可熱,租金從每平方米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是令人瞠目的幾千元每平方米的天價。

人們會問:這樣高的租金如何經營?但黃金商鋪的本色在這種狀況下得到了體現,東門的街鋪保持着很高的出租率,而這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經營狀況的基礎上。經營者和投資者看重的正是商圈的經營前景,而街鋪也成為三級市場較為火爆的交易工具。

基礎設施

東門步行街區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小巧方便的公共電話亭、原木製作的休息座椅、垃圾筒隨處可見。同時在街區內特地設立了公共廁所。老街內的ATM自動櫃員機讓市民只帶幾張銀行卡,就可以安安心心逛街了。老街有三家醫院,如位於茂業百貨旁的羅湖人民醫院門診部、位於人民北路的婦幼保健院等,許多便民的醫療診所也能急市民之所需。東門的商場東門商業步行街已經成為深圳商貿業的一面旗幟,素有「購物天堂」的美稱。俗話說,「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

東門商業步行街有茂業百貨廣場、旺角購物中心、天龍商業城、新鴻基商業中心、中海商業城、羅湖商業中心、中威商業廣場、大世界商場、深圳百貨廣場、九龍城、越港商業中心等眾多大型商廈,構成了深圳規模最大、商鋪最集中、商品經營種類最齊全的商業街區。同時,大大小小的店鋪遍布老街,長長的騎樓構成商業長廊,精品店、專賣店也比比皆是。老街已經將深圳最大的消費群體吸引過來,從凌晨到午夜,這裡始終是人聲鼎沸、萬頭攢動。

名稱涵義

所謂「東門」,指的就是原深圳墟的四個門之一的「東門」,位於東門中路與解放路交界。南門位於人民北路與南塘街交接處,西門位於新園路與解放路交界,深圳戲院、新安酒家、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連鎖店均位於此處。

東門老街成墟於清康熙年間,是深圳最傳統、最具人氣的商業旺地之一。改造後的東門步行街於1999年10月1日正式啟用,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包括8條市政道路、1條風貌街和3個大型的休閒廣場,成為保留了傳統韻味的現代化商業步行街區。東門購物環境一流,眾多著名商家在此比肩林立,各種檔次的商品一應俱全。改造後的東門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富有歷史滄桑感的女兒牆、陽台、老炮樓,沐浴了百年風塵的青磚、土瓦蓋起的老式騎樓建築都格外引人注目。

東門步行街是深圳歷史最為悠久的商業區。在13年前,東門商業街主要都是一些小攤、小販在經營,經營的商品也是以低檔為主。而今,經過改造的東門商業街已經成為集購物、休閒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新型步行街,街區內不僅有茂業百貨、天虹商場等大型百貨商場,還有各種形式的專賣店等。新「東門」作為中國18條重要商街位列其中。據東門商業步行街區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最新統計數字:目前新「東門」平均日客流量達30萬人次,節假日日客流量達50萬人次。新「東門」年營業額達45億元。

附近景觀

東門老街廣場

老東門是深圳的發源地,也是深圳的根,它目睹並伴隨深圳走過風風雨雨,更親歷了特區建立後深圳的巨變。很多古建築經過重建、修復,保留了濃郁的嶺南建築特色。如果人們在這裡逛逛,深圳的歷史性與現代感將盡收眼底。位於人民北路一橫街和二橫街之間的風貌街是「邊陲小鎮」的歷史縮影,再現了「邊陲小鎮」的歷史。風貌街花崗石鋪地,人民北路兩側的橫街口有街道門樓,作為「老街歷史博物館」的「思月書院」也在風貌街區內。街頭環境小品、雕塑設計等件件精雕細刻。遊人置身於風貌街,能強烈感受到當年古城鬧市的文化氛圍。

老街東西兩個廣場———老街廣場和時代廣場,為東門老街拓展出了「呼吸空間」,購物者和市民也有了難得的現代觀光場所。廣場由大王椰、風信子、百合、鬱金香等名貴花木和噴泉、雕塑、休閒亭組成,形成商業街獨有的美麗街心風景。兩個廣場還分別設置了一組以時間為主題的青銅大鐘雕塑,體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撞。大鐘早晚會各敲響一次,早上鳴鐘表現人們對新的一天的希望與祈盼,晚上鳴鐘表現人們一天的辛勞與收穫,體現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豐富內涵。

街區學校

由於東門所處的重要地理位置,在特區成立之前,就是深圳的文化中心。這一重要的歷史地位,使東門擁有了特區最早的學校。東門轄區內有六所學校、五家幼兒園。例如深圳中學,就是讓許多深圳人引以為豪的學校。還有財經學校、人民小學、深圳小學、湖貝小學、清秀幼兒園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