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營市東營區基督教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東營市東營區基督教會現有聚會活動場所30多處,登記23處,其它為以堂帶點,信徒約5000人左右,現有牧師1人,長老7人,傳道員19人,執事19人。全區教牧同工堅持以三自原則辦教會,以愛國愛教、榮神益人為宗旨,負責場所管理及教務活動。

聖職按立情況:1997年6月按立張曉梅為牧師;2005年10月按立常樂文、孫明學、劉德祥、趙元法為長老;2015年3月29日按立馬俊貴、鞏如增、劉緒梅為長老;2022年1月16日按立王同生、王紅波為牧師,按立李春霞、陳玉國為長老。

追溯歷史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基督教開始傳入東營,當時教徒不足20人,分布於北田村一帶。北田村是方圓幾十里的信教基地,原名「山東自立會廣饒北支長老會」,有一長老主持該會的日常活動,參加人數時多時少,定期聚會,組織管理鬆散,活動時斷時續。建國後, 基督教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方針。「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公開聚會,信教人數寥寥無幾,加之居住分散,聚會活動不公開,信徒只保留着自己的信仰。70年代末期,青州、壽光、博興等外地傳教者進入東營傳教,信教人數有所擴大,開始聚會過禮拜,時有人數不足50人,活動地點主要有茶坡、紅衛、北田等村。1990年後,信教人數增加,並開始向牛莊、龍居等地傳入。

改革開放後:東營區基督教1997年成立三自籌備組,趙元法任組長,成員有劉德祥、劉烈紅、鞏如增、葉洪菊等同工,籌備組成立後開始了全區的活動,首先聯絡各個鎮、村的大小聚會點的同工,開展牧養、培靈、管理等工作,組織同工們學習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協助政府民宗部門完善場所登記管理,組織有效教務活動等。

2000年10月25日,東營區三自愛國會正式成立(2000年9月份向區民政局註冊登記),三自主任:趙元法,副主任:劉德祥、劉烈紅,秘書長:劉德祥(兼)組成11人的三自組織領導班子,擔負起了全區的教會工作、信教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樑與紐帶工作,完善了場所登記管理,教務活動步入正軌,場所管理正常化,組織法規文件學習、組織愛國主義教育、組織聯合性的培靈牧養,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等。

2012年後,東營區基督教由東營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直接管理。

慈善活動

東營區教會在三自愛國組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公益慈善活動,修路護路、幫老助老、助教助學、奉獻社會等。1998年為長江洪水災害捐助現金8700元,棉被衣物924件,2005年為救助太平洋海嘯災害捐款34230元,1998-2005年捐助孤寡老人約5980元,1998-2005年助學捐款約14000元,2002年捐助昌樂一名在東營打工嚴重燒傷的劉金良約三萬元,2003年救助災區捐款3000元,2008年02月救助南方雪災,捐款20000元,棉被衣物4374件。2008年05月救助汶川大地震災難,捐款15.97萬元。為社會作了應有的貢獻。

區三自內部設立「東營區基督教教務事工委員會」,趙元法任主任、劉德祥任副主任共7人組成,負責全區的教務工作(牧養、聖禮、培靈等)。有的聚會點在村內活動,經區三自組織出面與有關部門協調,使其合法的宗教活動不受限制,協助建設、購置唐家、鑽井、八分場、石校、龍居朱閆、東城等幾處活動場所。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2],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