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營土特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東營市境流入渤海。 東營市地理位置為北緯6°55′~38°10′,東經118°07′~ 119°10′。 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總面積7923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

東營市建市前的歷史主要沿廣饒、利津、墾利3縣歷史追溯。位於市域南部的廣饒縣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置縣;位於市境西部的利津縣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位於市境北部的墾利縣境大部系黃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墾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建立墾利縣。至建市前,3縣的建置、隸屬迭次變更。於1983年6月成立,是國家規劃的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中國第三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內控黃河、外瀕渤海,是環渤海經濟圈與黃河經濟帶的交匯點,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旅遊資源

東營市風光奇秀,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有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有黃河口濕地生態旅遊區、孤島槐樹林溫泉、龍居黃河展區生態,南部主要景點有孫武南宋大殿柏寢台傅家遺址等。北部為黃河沖積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渾壯闊,富有野趣。有堪稱曠世奇景的「黃龍入海」;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15萬畝的槐林公園和風光旖旎的海濱小城;有鎮海鎖浪的圍海長堤、油流滾滾的孤東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鑽井平台;有望不盡的濕地景觀和海灘景觀,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東營除了美景之外,還有很多好吃的啊,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歷史名,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東營比較有名氣的特產。[1]

蜜汁金棗

簡介

蜜汁金棗是山東省傳統名點,屬於魯菜菜系,以蜂蜜為製作主料,這是一道象形菜,用山藥泥包入棗泥餡製成棗狀,入油中炸透成金黃色,然後熬蜜糖汁,將炸好的金棗入鍋內燜至汁濃,雖非真棗卻具有棗之神韻。此菜形似金棗,馥郁甘腴,較之真品更勝一籌。

製作方法

原料

主料:山藥500克 棗(干)100克。

輔料:小麥麵粉25克 梅子10克 澱粉(蠶豆)20克

調料:蜂蜜20克桂花醬3克白砂糖10克香精2克花生油40克。

烹飪方法

1.將山藥洗淨,上屜蒸熟取出去皮,用刀壓成細泥;

2.山藥泥內加麵粉拌勻,做成直徑3厘米的圓餅40個;

3.棗洗淨蒸熟,去皮,去核,加入糖適量拌勻,即成棗泥。

4.將棗泥分成40份,包入山藥餅內,做成棗狀的丸子;

5.在棗的一端插上一根青梅條為棗蒂,外面滾上一層干澱粉;

6.炒鍋內放入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將棗逐個下入油內,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控淨油;

7.炒鍋內留油,加入白糖,中火炒至呈紅色,加水100毫升、白糖、蜂蜜、桂花醬成濃汁;

8.熬好的濃汁倒入炸好的金棗,再燜半分鐘,顛翻沾勻蜜汁盛入盤內即成。

製作提示

1.此為蜜汁甜菜,注意火候,不可拔絲,熬製蜜汁忌用鐵鍋,否則汁烏暗不透明,最好用銅鍋或鋁鍋;

2.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750克。健康提示此菜有潤肺養顏之功。

營養成分

能量1167.8千卡 維生素B60.02毫克 蛋白質16.9克 脂肪42.56克 碳水化合物190.32克 葉酸104.04微克 膳食纖維11.32克 維生素A17微克 胡蘿蔔素110微克 硫胺素0.41毫克 核黃素0.28毫克 煙酸2.9毫克 維生素C39.6毫克 維生素E18.1毫克 鈣167.65毫克 磷279.55毫克 鉀1645毫克 鈉105.12毫克 碘0.72微克 鎂151.6毫克 鐵6.01亳克 鋅2.33毫克 硒5.76微克 銅1.5毫克 錳1.18毫克

做法指導

山藥

1.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3.山藥質地細膩,味道香甜,不過,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4.好的山藥外皮無傷,帶貼液,斷層雪白,貼液多,水分少,皮可鮮炒,或曬乾煎湯、煮粥。去皮食用,以免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5.山藥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1.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2.紅棗配鮮芹菜根同煎服,對降低血脂膽固醇有一定效果。

適合人群

山藥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尤宜食用;

2.濕盛或脘腹脹滿者忌食;有宿疾、食積、便秘、脾胃虛塞者不宜多吃:蟲枳齲齒、牙病作痛及痰熱咳嗽患者不宜食用。[2]

利津水煎包

歷史傳說

利津水煎包始於清代,揚名於民國年間,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出期,在濱、蒲、利、海、陽、沾諸縣,提起地方名吃,人們總是說:「利津煎包,蒲台麵條,濱縣名吃鍋子餅」。 據飲食業的老戶介紹,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各大集鎮,就有很多製作水煎包的鋪戶。當時,全縣小有名氣的是鹽窩鎮尚家村。到了民國5年,縣城西街的賣水戶劉明遠、劉鳳剛父子,將鹽窩鎮的水煎包師傅尚樂安請到了縣城,辦起了水煎包專營小店—茂盛館。之後,經過不斷改進,水煎包達到了色味俱佳的水平,博得了顧客好評,當時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廣為流傳,「劉鳳剛開了張,別處的水煎包不吃香。」從此以後,縣城的水煎包工藝不斷發展,形成了獨特風格:皮呈金黃色,酥而不硬,陷多皮薄,香而不膩,老少皆宜,堪稱麵食之佳品。

產品種類

利津水煎包為發麵煎包,一般有葷素兩種餡,包子下鍋後,經煮、蒸、煎三道工序而成。美食家古清生先生在品嘗利津水煎包後,寫下了利津水煎包的美文,「其特色在於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餡多皮薄,香而不膩,酥而不硬,色味俱全,堪稱麵食之佳品。」

產品特色

水煎包的特色在於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皮薄餡大,香而不膩,被評為山東地方名吃,是難得美食佳肴。

製作方法

利津水煎包的做法不太繁瑣,先發其面,再剁其餡,捏成圓柱狀的包子,置平鍋一口,燃猛火一爐,水煎包口朝下擱置,灌入麵糊水淹至水煎包頂端,蓋上鍋蓋,此乃為水煎是也。翻個。至水漸干,鍋底始有炸響,便改文火細烤,湯汁收盡之後,揭起鍋蓋,以細嘴油壺繞 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麻油,以油煎至起焦殼止。全程製作約十五分鐘,起鍋,擱置於圓盤之內。其製作過程都要經過煮、蒸、煎三個環節。

煮:用平底鐵鍋,鍋底擦油,將生包口朝下依次排列鍋內,每鍋50個左右,加熱後,將調好的麵漿水均勻澆入鍋中(要漫過包子)大火細攻。

蒸:當漿水只剩三分之一時,用長柄鏟子將包子逐個翻轉過來,蓋上鍋蓋,文火細燒熱蒸。

煎:當漿水收盡時,用專用油壺沿包子間的縫隙注進豆油或香油,細火燒煎,看準火候,適時出鍋。

麻灣西瓜

品質特性

麻灣西瓜,瓜形勻稱周正,皮色花紋光亮美觀,果實成熟度高,中果型;平均單果重3.5公斤,皮薄,可食率高,果瓤脆嫩,肉色鮮紅均勻,蜜甜多汁,風味好,含有豐富的礦物鹽和多種維生素。剖面無色筋、斑塊。

營養價值

麻灣西瓜,果皮厚度≤0.9厘米,可食率≥70%;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外圍可食部可溶性固形物≥9%。

藥用價值

西瓜皮在醫籍上還有「西瓜翠」、「西瓜青」、「西瓜翠衣」的稱謂。它入藥的部分是西瓜的最外表皮,氣微味淡,是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佳品,常用於對暑熱煩渴、小便短少、口舌生瘡的治療。《丹溪心法》中有用西瓜皮燒灰「治口瘡甚者」的記載;《本草匯言》中有用它燒灰塞填牙縫、治牙痛的驗案。 用西瓜皮與皮硝混合製成的白色結晶,藥物學上叫「西瓜霜」,是口腔科的主要用藥。其作用是治療喉風、喉痹、口瘡、牙疳等病症,多研末吹喉外用或沖入湯藥中內服。醫籍《喉痧症概要》中用於退炎消腫、治咽喉腫痛白腐的「玉鑰匙」,《治喉捷要》中用於治白喉的「瓜霜散」,都是以西瓜霜為主藥製成的經久不衰的喉科要方。

龍居丸子

龍居丸子是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的特產。龍居丸子精選家畜後腿精肉,用純正的黃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彈性好、口感脆等特點,是賓朋歡聚、節日饋贈之佳品。

歷史傳說

「龍居丸子」歷史悠久,是當地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歷史名吃。千百年來,大宴賓客「丸子」是其中的佳品,無「丸子」不成宴席。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是個食品大鄉,牛、羊、豬、狗肉丸子製作始於明末清初。豬肉丸子精選家畜後腿精肉、香油、味精、蛋清、蔥姜等精選而成,具有香脆可口、味道鮮美等特點。因傳說宋太祖趙匡胤打天下時在此處小憩,賜名該地「龍居」, 喜歡這裡的肉丸子,便賜名「龍居的丸子」,「龍居丸子」由此得名,與利津縣「北嶺丸子」壟斷了黃河南北,並遠銷到青州、淄博、濟南、青島等地。產量也由改革開放前的不足5萬公斤,發展到現在年產量100多萬公斤。除了食品站、麻灣、龍東三大集體加工廠外,龍居鄉的近百家個體戶也生意興隆,家家發財。不僅逢年過節商販、客戶早早地就來排號、定做、批發,平常日子飯店、食堂、消費者也開着大車小車來購買,真是「皇帝賜名無敢冒,歷史名吃傳四方」。 龍居人在「丸子」這碗菜上很下功夫,從選肉到配料,古方加以新工藝製成,形成一種無公害,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佳品。本品精選家畜後腿精肉,用純正的黃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彈性好、口感脆等特點,不含任何食用色素、香精、是理想的高營養快餐食品,乃賓朋歡聚、節日節日饋贈之佳品。[3]

視頻

《大美東營》2018航拍宣傳片升級版重磅來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