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莞八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莞八景位於廣東東莞,民間傳說的東莞八景是指黃旗山頂掛燈籠,市橋春漲水流東。鳳凰台上金雞叫,寶山石瓮出芙蓉。彭峒水濂好景致,海月風帆在井中。靖康海市亡人趁,覺華煙雨望朦朧。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民間八景

黃旗山頂掛燈籠

黃旗山海拔189米,形似旗展,唐代以前稱「黃嶺」,是東莞的象徵。「黃旗山頂掛燈籠」是民間傳說的東莞八景中的第一景。傳說在過去,在黃旗山頂上有一棵千年古榕,因年久心空,滿山遍野的小螢火蟲飛累了都飛到樹洞棲息,抱成一團,夜間遠看如燈籠一般,奇景傳播遠近,故成為東莞八景之首。山下有始建於宋代的黃旗觀音古廟,逢年過節,遊人如潮。山麓尚存古井,名「廉泉」,傳說飲廉泉水,可使人變得廉潔。[1]

市橋春漲水流東

市橋在北宋原名德安橋,是莞城的鬧市所在。橋的兩旁是小販攤檔,水陸的茶居酒店集匯之地,故被人們稱之為市橋。遙想當年,橋上兩邊街市熙熙攘攘,橋下河水清流淌涌,船隻往來絡繹不絕,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動人畫面。特別是每年春風拂面、春雨連綿、春水上漲的時候,在市橋河上,波瀾洶湧之聲可聽,船夫槳櫓之聲可聞,樓懸荇藻之景可見,一派春江水漲的美好景象。 市橋路是一條非常熱鬧的步行街。

市橋春漲,另有一說是「施橋春漲」。施橋在黃旗嶺下,附城戙船澳前,此處原有河,水向東流,河上有橋名施橋。但據明清東莞舊志,均寫作「市橋春漲」。明盧寬有《市橋春漲》詩云:. 虹橋歷年知幾許?橋頭趁市人如雨。三春潦漲從天來,飛湍激漱中流柱。中流砥柱立不難。豈畏怒浪高如山,古今豪傑經過此,何人只手迥狂瀾。

鳳凰台上金雞叫

原位於莞城西城樓側的鳳凰台也是東莞舊八景之一,名為「鳳台秋濟」,俗稱「鳳凰台上金雞叫」。原址在宋朝時建有上清觀,旁邊有雁塔,凡有中舉者均在塔碑上題名。傳說山上有鳳凰草,曾引鳳凰來,故名鳳凰台。

400多年前,明代文人雅士在此成立「鳳凰書社」,並經常來此吟詩作對。 到了清朝末年,鳳凰台就已經倒塌了,只剩下了台基。旁邊的雁塔和上清觀也想及相繼毀於「文革」時期。事隔十多年,東莞人認為鳳凰台是東莞詩脈所在,是東莞文化的重要象徵,故重修鳳凰台,並在鳳凰台所在地,修建文化宮、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等文化建築,當時的鳳凰台是在文化宮半山處的一座銅製鳳凰雕像。在建設西城樓文化廣場期間,原有鳳凰銅像拆除搬遷。2005年元旦,東莞市人民政府在文化廣場二期建築物圓形廣場中央重建如今所看到的鳳凰台雕塑。

寶山石瓮出芙蓉

黃江鎮最高的山是「寶山」。寶山古稱慮山,又名蘆山。位於黃江鎮東部,橫貫黃江、樟木頭、塘廈三個鎮。 寶山因產銀礦,古人曾在此煉銀而改名寶山。何時及何人開採已無資料可查。寶山除產銀礦外,它自古還以瀑布而揚名。主峰東側有芙蓉寺(今已成遺址),寺前有潭,名寶潭。飛瀑自山崖瀉下,衝擊着中空的石瓮形巨石,奔響如雷,瓮中水花激濺,狀若芙蓉,故有「寶山石瓮出芙蓉」的盛景。是東莞古八景之一。清代中後期,石瓮終於被衝破。

清代是寶山風景全盛期,當地人自立了古剎、石瓮、靈鳥、仙床、龍潭、石井、廚洞、松徑等八景。現景點不存,但山色依然秀麗,吸引着眾多遊客。 然而,遺憾得很,久歷滄桑的寶山的一些名勝古蹟早已殘缺不全了。石瓮於數十年前遭雷擊而崩塌,百尺飛瀑也變為涓涓細流,芙蓉湧現的奇觀也不復在。山亭及芙蓉古寺亦空餘遺蹟,遊人只有對之興嘆而已。此外,山下的一個曾是元代官府煉銀的石瓮場,如今也只餘一個深深的山洞,當地鄉人稱之為「坑窟」,相傳這就是當年采銀的坑洞。

彭峒水濂好景致

水濂山森林公園位於市中心以南 8 公里處,水濂山舊稱彭峒山,海拔 378.8 米,方圓十餘里,山崗連綿,岩石嶙峋,因昔有彭公樓隱於此,故名彭峒山。彭峒水簾,是明代東莞八景之一。 山上有泉,水清冽味甘;有古峒山寺,規模宏大,遺址保留完好。半山處有觀音廟,驅車可直至廟前。山顛飛瀑懸瀉十餘丈,形如水簾,四時不絕。山澗多藤蘿,橫垂峭壁。泉水繞廟後左側,注入芙蓉澗。飛瀑流泉,淙淙崢崢,音如琴聲。山上林木陰翳,花草茂盛,松響助涼。水濂山森林公園現己列入市五大森林公園之一。

海月風帆在井中

講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一對新婚燕爾的夫妻十分恩愛,夫妻倆靠丈夫出海捕魚為生,由於丈夫每次出去都要很長的時間才回來,妻子相思成病,每日站在金牛山蟹殼岩上盼望出海謀生的丈夫歸來。有一天,妻子到岩洞內的井邊汲水,忽然看到井水裡映出一葉歸帆,船頭站着的人竟是自己的丈夫,跑到碼頭去看,果然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歸來,認定是井神顯靈。海月岩公園位於厚街涌口村。金牛山上的「海月風帆」是東莞老八景之一。整個公園面積三百多畝,裡面有氣勢雄偉的三清殿、金壁生輝的海月殿、綠水蕩漾的海月湖和迂迴曲折的九曲橋,是遊人休閒,清心養神的好地方。 金牛山是座高十丈,周一里的紅石質山崗,造型奇特。蟹殼岩上刻有「海月岩」三字,為宋紹二年(1132年)刻,岩下有一石井,曾有「海上風帆落井中」之說,現增設了雕塑、樓亭等景點。

靖康海市亡人趁

靖康海市亡人趁——這個東莞舊八景的故事比較簡單,說是在虎門望出去的那一片海,曾經叫做「伶仃洋」的那一塊,文天祥的詩句「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里嘆伶仃」就是說的這裡。這裡也曾叫做「靖康海」。 相傳這裡以前有時候在海面上會出現一個集市人來人往,買賣的、走路的、肩挑的、推車的、好像很熱鬧的樣子。當時的人們就說這是一個鬼市場,都是那些鬼來趁墟。所以就有了「靖康海市亡人趁」的這個說法。那應該是一種「海市蜃樓」的現象。

靖康海市極之神奇,據清代周天成等著的《東莞縣誌》載:「海市多見靖康場,當晦夜海光忽生,水面盡赤。有無數燈火往來,螺女鮫人之屬,喧喧笑語。聞賣珠鬻錦數錢量米之聲,至曉方止。」(註:原無標點符號)在歷代有關海市蜃樓的描述中,只有影像的描述。在海市蜃樓出現的同時,還能聽到各種聲音,則只有靖康海市才有。靖康海市的奇異獨特還在於:「靖康海市,又與青州不同。靖康海市見於夜,青州見於晝。」(註:志書所提及的青州,疑為山東省青州)古人無法解釋海市蜃樓的成因,便附之以鬼神之說,認為是海上的神仙進行的珊瑚之市,又以為那裡過去有沉沒的陸地,當月出時便有鬼物就海中為市。故此,靖康海市又有「珊瑚夜市」、「沉州夜市」之稱。

覺華煙雨望朦朧

覺華煙雨曾被評東莞八景之一,地點在中堂開達玩具廠內,原廣虎公路,中堂至斗朗路段旁,此景現已沒有。相傳在一千多年前,羅浮山有一隻仙鵝飛走,覺華寺里有一個和尚歷經千辛萬苦,跟蹤至泊洋海面附近一個地方,只見那隻仙鵝停了下來,轉眼就不見了。那時候泊洋村一帶還是海洋。從這時起,每年都有一船稻穀在泊洋海面沉沒,而沉掉那船谷的主人就很快發跡起家。這隻仙鵝落腳地方是一塊福地,就在這裡興建覺華寺。

覺華寺在市西十五里(即中堂)。宋紹興初(1131年),徐邦彥得到一個觀音像,把她供奉在江流堂,縣令張勳叫和尚宋鑒給他求得存放在覺華寺,和尚妙縣建築了一座殿閣,李濤為他作證。咸淳二年(1266年)將侍郎徐淵授意何漢濤施捨田地八十畝給覺華寺,當時殿宇寶塔直上雲宵,從遠處觀看,隱隱約約,像在煙霧中一樣,故名覺華煙雨。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寺里的田地被人搶去。嘉靖初年(1522年),這座寺就被廢棄了。

明初東莞詩人陳靖吉題《覺華煙雨》七絕二首:

其一:江心樓閣梵王宮,三千世界疑虛空。漁村相對一水隔,竹籬茅舍有無中。

其二:半開霧景更奇特,遠處參天青歷歷。一圖水墨海天秋,今古不知誰卷得。

黃裳《覺華煙雨》七絕詩:

叢林幽寂枕江隈,煙雨濛濛晝不開。

過客不知蘭若處,但聞鍾馨數聲來。

文物八景

故壘雄風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景觀 在該市虎門鎮,當年,中國軍民憑藉虎門天險構築了聞名中外的的「金鎖銅關」,奮力抗擊英國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銷煙舊址(1957年重建,現存鴉片戰爭博物館)、沙角炮台、威遠炮台,仍升騰着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既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又是旅遊觀光的勝地。銷煙池舊址,古木參天,碧水悠悠,映照歷史的滄桑。虎門炮台雄踞珠江口,青山碧水,山勢巍巍,珠水浩蕩,穿鼻洋上,船影穿梭,整個景色雄渾壯闊。故壘雄風,寓意了歷史的滄桑,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決心和雄心。

可園蘊秀

東莞可園博物館景觀位於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是嶺南私家園林,與順德清暉園、番禺餘蔭山房、佛山樑園合稱廣東近代四大名園。它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創建人張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又廣邀文人雅集,使可園成為廣東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可園特點是面積小、設計精巧,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書齋,藝術地揉合在一起。在三畝三(2204平方)土地上,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併俱全。可園布局靈巧,構圖清新,園景幽致。園內古建築高低錯落層樓疊閣,廊廡縈迴,亭台點綴,疊山曲水,極盡園趣。可湖與可園,碧水丹亭,秀美可人。可園又是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文化內涵豐富。可園蘊秀,寓意了可園秀麗的景觀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氣息。

城樓集瑞

迎恩門城樓景觀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曾有城牆連接道家山、南城、缽孟山、東門、北門,全長1299丈,環護東莞城,堅固高大,雄偉壯觀。如今,迎恩門城樓依然屹立,紅牆碧瓦,飛檐斗拱,蔚然壯觀,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為珍貴。迎恩西門,歷來是東莞古城的象徵,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標,旁邊的文化廣場是新世紀新東莞新氣象的展現,綠草茵茵,噴泉絕響,舞姿翩翩,歌聲曼妙,構成東莞新時代的盛景。迎恩門城樓與文化廣場,展現東莞歷史文化名城的新氣象。文物古蹟與現代文化設施交相輝映,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迎恩門城樓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日本海盜常來這裡搶掠,當時的東莞四周無遮無擋,於是東莞有一個叫常戇的將領就帶領軍民在東莞城的四周建起了城牆和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整個城牆連起來有1299丈,把整個東莞城都包圍了起來,到時把城門一關,海盜就無法入城。而且這城牆還有防洪作用,夏天遇到發大水時把城門用沙包堵上,城裡就可保不會遭淹,真是造富百姓。所以東莞人民對這個城樓很有感情,即使市區千變萬變,總捨不得拆毀這個舊城樓,更投巨資把周圍改建成了西城門文化廣場,成為市民們休閒娛樂和節日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

蚝崗探古

蚝崗貝丘遺址景觀位於南城區勝和蚝崗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約5000年,是東莞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保存面積650多平方米,作為在市區中心發現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也較為罕見。在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殘件,發現紅燒土活動面、房子、墓葬、灰坑、溝等新石器時代重要遺蹟。墓葬中出土了兩具保存完好的古人類遺骸,蚝崗貝丘遺址因此被考古專家譽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和「東莞歷史文化的基石」,在嶺南史前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建設的蚝崗遺址博物館,是一座以保護、研究和展示新石器時代蚝崗貝丘遺址和珠江、長江、黃河三江流域彩陶文化為主要功能的遺址性專題博物館,占地面積4645平方米,是展示東莞遠古文明的重要窗口。

潢涌宋祠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景觀位於中堂鎮,距離莞城7公里,與增城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所在的中堂鎮地屬東莞市的水鄉、東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自古以來,東莞就是「魚米之鄉「。潢涌河流交錯,水資源十分豐富,歷來盛產水稻、甘蔗、香蕉和魚、蟹等。黎氏大宗祠始建於南宋,是珠江三角洲比較早的祠堂,其布局取龜形,祠內明代碑刻,肅穆凜然。主要建築有頭門、二進(中堂)、後進,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兩側有廂房,占地總面積1152平方米。頭門面寬三間27.66米,進深兩間7.65米,高8.62米。左右有包台,兩側有包廂。前廊施4根圓柱形紅砂岩石柱礎。前檐施三級跳如意斗拱,後廊施四級跳如意斗拱。

中堂(二進)一間8柱,柱為紅砂岩柱礎,酸枝木圓柱。二進面寬14.4米,深10米,前檐4級如意斗拱,後檐5級如意斗拱,上掛「忠孝堂」木匾,為「賜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文林郎、纂修玉牒,經誕日講,官眷生陳子壯頓首拜題。天,三年癸亥八月之吉。」 寢宮(三進)三間,2柱,柱為紅砂岩座,酸枝木圓柱。前後中各二級如意斗拱,硬山頂。三進龍船屋脊均為石灣所造陶瓷花脊,兩側為灰塑。紅砂岩復傾蓮花柱礎刻花多樣、明快簡潔。後進有「宋特奏進士朝奉郎、軍器大監、梅外李春叟」等六名賢所撰碑記,證實大宗祠始建於宋代。潢涌河岸,古巷深幽,榮祿黎公家廟、京卿黎公家廟、京卿祠道、潢涌文閣及居仁里、詩家坊、文明啟迪、奕世文林門樓等明清建築,雕樑畫棟,工藝精美,古風濃郁,儼然明清時期的村落景觀。

南村遺韻

南社村古建築群景觀立村於南宋末年,現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5間,古民居100多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已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影影綽綽。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古韻清悠。古榕婆娑,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南社村的古建築群與「客家圍」、「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由於每一家皆有自立門戶的身分,故建有本家「家祠」。「家祠」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條小水道。這些「家祠」的建築最具特色,一般都是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牌坊式建築,樓為歇山頂,檐下如斗拱,門額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村內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等古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周圍的農田也大量保存,保持清新的田園之風,有較大的旅遊開發潛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為該市、珠江三角洲地區乃至廣東省極具特色的文物旅遊景點和休閒勝地。

金鰲塔影

金鰲洲塔景觀位於東莞市莞城西南1公里處,即萬江橋畔。因其坐落於萬江金鰲洲,故名。金鰲洲古塔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於天啟四年(1624年),歷時27年。據悉,建塔之目的為「以培風氣,亦堪興家所宜也」。原為抗禦水害的鎮水寶塔,8角10層,蓋頂有塔剎,無塔檐,無欄杆,磚牙疊砌。後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邊僅三、五米之遙,此塔處於江心陸洲,三面環水,經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礎穩固,巍然聳立於東江之濱。

現金鰲洲塔為平面8角9層,紅石基礎,腔梯閣式青磚塔。塔高50米,屬樓塔剎採用生鐵鑄成,上豎1個銅葫蘆,頂層稜角有8個響鈴。近年又修葺一新,基本保持了原有風貌,1989年6月,金鰲洲塔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金鰲洲塔,至今吸引着許多中外遊人前去觀賞,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金鰲洲塔高聳,登頂遠眺,繁華莞邑,盡收眼底,遠山青翠,連綿天際。塔底東江碧水,宛如玉帶,環繞城邑,秀美異常。塔周圍花木扶蘇,綠樹成蔭,景色清新可人。

東縱豐碑

大嶺山,孕育英雄的土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景觀,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及其前身在這裡曾取得百花洞大捷,粉碎了日軍的「萬人大掃蕩」。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是一個文物保護群體,包含多個文物保護單位。有司令部舊址、會議室舊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電台舊址、報社舊址、情報站舊址、糧站舊址、軍械修理廠舊址、軍事訓練班舊址、幹部訓練班舊址、後方醫院舊址、後方辦事處舊址等十餘處,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廣東東江地區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開展武裝鬥爭的重要地區。1938年10月,抗日的烽火在華南燃起,惠陽、東莞、寶安、增城等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紛紛拿起武器,建立了以今龍崗坪山客家人曾生為首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龍崗坪山一帶成為革命根據地,同時成立以王作堯為首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在戰鬥中不斷發展壯大。1943年12月2日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曾生、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的領導和指揮下,轉戰東江一帶,深入港九敵後,挺進粵北山區,成為中外聞名的一支堅強的抗日武裝,廣東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面旗幟。至今仍保存着9處抗日舊址。山嶺連綿,抗日古村依舊,村巷深幽,抗日軍民的身影猶然清晰。東江縱隊紀念館的建設,將再現烽火歲月,使這裡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見證地、東莞抗日的寫真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