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胡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胡集鎮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東北部。東隔一帆河西官河古鹽河,分別和南祿辦事處、唐集鎮、黃營鄉為鄰;西依漣中總乾渠,和時碼辦事處相鄰;南與大東鎮、馬棚農場接壤;北與五港鎮、方渡辦事處毗連,省308公路橫穿東西。東胡集鎮總面積112.34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5.38萬畝,57756人(2017年)。[1]

概況

漣水縣轄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0千米。東隔一帆河、西官河、古鹽河分別與石湖鎮、唐集鎮、黃營鄉相連,西以漣中總乾渠為界和時碼辦事處相鄰,南與大東鎮接壤,北與五港鎮毗鄰。東西最大距離6.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85千米,面積112.34平方千米(2017年),陸地52.98平方千米,水域14.99平方千米。57756人(2017年),城鎮常住人口3219人,轄2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70個村民小組。

地處黃泛衝擊平原,屬溫暖帶季風型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1℃,最低月(1月)均氣溫0.2℃,最高月 (7月)均氣溫27.1℃。年平均降水量1014.6毫米。漣中總乾渠、一帆河、西官河穿境而過。一帆河是本轄區的主要排水河道,上至西官河、古鹽河;漣中總乾渠通過鹽河引用洪澤湖水自流灌溉。327省道、漣新公路過境。有意楊成片林3000多畝,森林覆蓋率25%。[2]

沿革

鎮域大部分地區清代屬於五港鎮,民國初屬五港市,1929年屬第七區,1934年後分屬第四區和第六區。1945年春,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建胡集區。1954年6月撤區為鄉,屬五港區。1957年12月撤區並鄉時,由胡集鄉和斗墩、魯渡、胡樓等鄉的部分組成胡集鄉。1958年9月成立胡集公社。1981年10月地名普查時,因與沐陽縣胡集鄉同名,更名為東胡集公社。1983年6月改稱東胡集鄉。1997年撤鄉建鎮。

1996年,東胡集鄉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胡集、郁莊、濠河、蓮花、羅徐、潘圩、大莊、嚴黃、斗墩、姜橋、馬廠、復興、別窪、胡別、花園、小埝、薛老、邱嶺、街南、張圩、胡謝、姜垛22個行政村。2003年,東胡集鎮轄胡集、時碼、橋西3個居委會和魯渡、欽工、姜圩、李圩、白果、馬老、渠西、胡謝、胡南、小埝、復興、別窪、鎮北、東花園、嚴黃、斗墩、姜橋、陳圩、黃灣、嵇碼20個行政村。

鎮情概況

胡集鎮位於漣水縣城東北部。東與石湖鎮、唐集鎮、黃營鄉為鄰,西與紅窯鎮相鄰,南與大東鎮接壤,北與五港鎮毗鄰,省327公路橫穿東西。全鎮總面積112.34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3586.7公頃,轄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57756人(2017年)。

東胡集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歷代名人輩出。就是在近代,也是一個對革命作出過重大貢獻,付出過巨大犧牲的革命老區,為解放全中國走出去的老幹部,老戰士遍布全國各地。解放後,我鎮歷屆黨委政府尊師重教,培育人才,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走向神州大地。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副秘書長孫懷山,鹽城市副市長徐恆菊,省信訪廳副廳長秦凱華,省駐滬辦事處主任陳佃雲,省外經委李俊毅等東胡驕子,就是從這片熱土中走出的。

東胡集鎮交通便利,路網密集。距漣水縣城20公里,寧連高速公路25公里,淮安火車站50公里,京滬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黑三高速公路40公里。327省道、漣新公路,即將開工建設的安大一級公路(揚州--連雲港)穿境而過。距淮安漣水機場30公里,連雲港港口100公里,黃金水道鹽河正在改造之中,可承載單體船隻1000噸,形成快捷的陸、水、空、鐵立體式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東胡集環境宜人,生態俱佳。毗鄰漣水母親河--鹽河,打造黃金水道的"五改三"工程竣工指日可待。漣東總乾渠、一帆河、西官河穿境而過。有意楊成片林3000多畝,森林覆蓋率25%,境內綠樹成行,碧草如茵,鳥鳴鶯啼,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湖盪地區,魚米之鄉,意楊之鄉,蔬菜之鄉,生態環境極佳,人與自然景觀聞名遐邇。

東胡集工業發展,潛力巨大。工業基礎薄弱,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以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全鎮有32家民營板廠,10多家木材加工企業,2家大型精製米廠以及白酒釀造、手套、服裝等加工企業。工業集中區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東胡集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現有無公害水稻種植基地30000畝,油菜種植面積12000畝,大豆種植面積5000畝,設施化蔬菜500畝,木材蓄積量25萬立方米。年出欄生豬4000頭、獺兔10萬隻、肉鴿5萬隻;養魚2000畝,養螃蟹300畝,養龍蝦200畝,養桂魚50畝。地處東南方向的小埝村,毗鄰新莊街和工業南區,327省道穿境而過,中心村建設如火如荼。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已上馬製衣、繡花、預製、木材加工、紅木工藝等項目;高效農業快速推進,現有花卉面積200畝,年出欄10萬頭豬場正在建設,大棚蔬菜200多畝。[3]

行政區劃

魯渡村欽工村姜圩村李圩村白果村馬老村、渠西村、胡謝村、胡南村、小埝村、復興村、別窪村、鎮北村、東花園村、嚴黃村、斗墩村、姜橋村、陳圩村、黃灣村、

村鎮建設

2003年,圍繞全鎮村鎮建設的總體目標,一是完成了別窪中心村的總體規劃和小埝中心村的基礎設施配套工作,小埝中心村新鋪水泥路面3500平方。二是投入115.2萬元鋪設大胡路灰色路4.8公里,面積為16800平方米;同時投入12萬元,鋪設接軌胡魯路的蓮花砂石路2公里。三是投入33.8萬元改建鎮主街道新漣河橋一座。四是發動農民進鎮落戶總投入600萬元,新增小城鎮建設面積1.5萬平方米。

社會事業

投入42萬元為東胡集中學新建一座第二幢教學樓。投入30萬元資金髮展有線電視,達到村村通上有線線路。投入3萬元,用於農業科技培訓和統一對動植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投入13.25萬元為全鎮64戶草房戶作了草改瓦。全鎮建有鎮中心水廠以及潘圩、蓮花、小埝、薛老莊、張圩、馬廠自來水廠7個,農民普遍飲用安全衛生水。鎮供電所投入1550餘萬元新建5.3畝110KV變電所一座,總容量3250KVA;新建供電所營業大廳,全所實現了信息網自動化管理。2003年,東胡集鎮衛生院投入12萬元添置B型超聲診斷儀。東胡集電信支局機房增加交換設備,投入資金80餘萬元,全鎮累計固定電話5321部,占全鎮總戶的79.8%。[4]

特色農業

東胡集鎮農業主導產業優勢凸顯,按照比例優勢和產業化經營的原則,結合各地資源優勢和生產特點,突出優質玉米、弱筋小麥、高產花生、特糧特經等優勢主導產業的培育。初步形成近千畝大棚菜、0.5萬畝朝天椒、2.5萬畝優質稻米、0.8萬畝雙低油菜的特色區域。推廣優質稻、麥、油等優良品種,良種覆蓋率99%以上。麥田放養螃蟹200畝,推廣草菇菌種3000袋,種植稻草8-10萬斤。擴大養殖規模,發展多種經營生產,畜禽年飼養量22.8萬餘只,畜禽防疫率90%以上。水面放養面積1200畝。積極推廣新型農機具,新增大型收割機60餘台。加快意楊產業化進程,建成農田林網3000畝,莊台綠化10.8萬棵左右。申報農產品質量建設基地1個,面積1.3萬畝。加大農 業行政執法力度,全面禁售禁用高毒殘留農藥和毒鼠強,推廣生物農藥,無公害肥料,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