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皋十首6-10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皋十首6-10

來自 古詩文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東皋十首6-10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晁補之

東皋十首6-10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晁補之的作品之一。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名篇有《照碧堂記》、《拱翠堂記》、《有竹堂記》等。[1]

正文

登登策策不須呼,時動圓荷觸短蒲。 五步濠梁亦堪樂,相忘何必是江湖。

四海萍逢兩弟兄,百年膠漆幾張陳。 紅塵陌上相逢子,華發林間偶坐身。

尺五城南未足高,只今小杜更飄颻。 暮煙疏雨從君勝,玉子文楸聽我饒。

李君禪味詩情里,解作黃金不潤身。 目斷白衣檐酒闃,何妨聊破一壚春。

城市何妨亦隱淪,賈君無意向紅塵。 東皋瓜豆如雲處,慊我幽棲不卜鄰。[2]

文學成就

晁補之少時即受到蘇軾知賞,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晁補之19歲時(《宋史》本傳雲時年17,誤),從父遊宦杭州,觀覽錢塘風物之盛麗,山川之秀異,於是寫了《七述》一文。此時,大文學家蘇軾正做杭州通判,喜歡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賦。晁補之以《七述》謁見蘇軾,蘇軾「讀之嘆曰:『吾可以擱筆矣!』又稱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必顯於世,由是知名」(《宋史》本傳),具體原文為「於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甚。」(《晁君成詩集引》)

晁補之在詩、文、詞諸方面均有所建樹,《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四《雞肋集》提要說:「今觀其集,古文波瀾壯闊,與蘇氏父子相馳聚,諸體詩俱風骨高騫,一往逡邁,並駕於張、秦之間,亦未知孰為先後。」又卷一百九十八《晁無咎詞》提要云:「其詞神姿高秀,與軾可肩隨。」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一中則特別提出:「余觀《雞肋集》,惟古樂府是共所長,辭格俊逸可喜。」[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