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瀼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瀼口鎮位於湖北省巴東縣長江北岸,與縣城隔江相望。巴東縣共設5個區,東瀼口鎮現域隸屬江北西瀼區。自古有「扼川鄂咽喉,據江北門戶」之稱的東瀼口。是旅遊和工業重鎮。[1]

中文名稱:東瀼口鎮

所屬地區:湖北省巴東縣

電話區號:0718

郵政區碼:444300

面 積:101平方公里

車牌代碼:鄂Q

概況

位置

東瀼口,1993年7月1日置鎮,巴東縣轄,位於長江北岸,東經110°18′-110°30′、北緯31°01′-31°07′,與巴東縣城黃土坡小區隔江對峙。東挨秭歸縣洩灘鄉,西接巴東縣官渡口鎮,北鄰巴東縣溪丘灣鄉,南濱長江。官(渡口)東(瀼口)通鄉油路橫穿東西,209國道縱貫西域。鎮政府駐地原址東瀼口,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遷到雷家坪,東距三峽壩址三斗坪64公里,西距巴東長江大橋8公里,順江東下736公里抵省會武漢,溯江西進538公里至重慶市府,沿209國道北上570公里入古都西安,經巴東縣城南行200公里達恩施州城。扼川鄂咽喉,據江北門戶。

面積

全鎮總面積101平方公里(151500畝)。2005年,耕地14.4平方公里(21551畝),園地22.3平方公里(33499畝),林地47.2平方公里(70800畝),水域8平方公里(12000畝),城鄉居民用地2.8平方公里(4200畝),工礦用地0.2平方公里(300畝),交通用地2.5平方公里(3750畝),草地及岩殼3.6平方公里(5400畝)。鎮域東西長14.7公里(陽坡茅家溝至龍會觀),南北寬10.3公里(大陽周寺灣至長江)。與外鄉鎮接壤邊界線52公里,其中,縣界11公里,鄉鎮界41公里。長江河岸線12.7公里。

建國初期,鎮域耕地面積36040畝,由於增加園地、各項建設占地、庫區淹沒及退耕還林等面積,到2005年,減少到21551畝,淨減14489畝,減40.20%。

56年來,全鎮各族人民依靠科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境內國土面積結構由單一種植型向多種經濟型轉化。

歷史

據《湖北通志》云:「夔人謂山澗之流通江者曰瀼,居人分其左右,謂之瀼東瀼西」。因地處店子河通往長江之入口,且居南宋縣城(舊縣)之東,東瀼口隨之故名。

清前時期

東瀼口,商代設郡時,郡址雷家坪;西周時期屬夔子國地;秦至西漢隸南郡巫縣地;東漢歸吳地;三國章武元年為宜都郡地;三國永安3年至南朝,為建平郡地;北梁普通6年歸信州信陵郡;北周天和3年(公元568年),置於樂鄉;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隸屬巴東縣(隋末至北宋時期,鎮域舊縣坪村南部長江邊是巴東縣城所在地)。

晚清時期

據《巴東縣誌》載:承前清制,編戶八里,以前四里(在市、長豐、清平、安居)並為一里為前里,以後四里(前一、二都,後一、二都)並為一里稱后里。里下編十甲。前里,大略以在市里為四、八甲 ,長豐里為一、三、五、十甲。青坪里為七、九甲,安居里為二、六甲。后里,大略以前一都為一、三、五、七甲,後一都為二、四、六、八甲,前、後二都分別為九、十甲。是時,東瀼口鎮現轄區分別隸屬前里中在市裡的四、八甲,其中,鎮域舊縣、陰坡、威靈觀、鄔家灣屬前里四甲;牛心寨、羊乳山、石板場、東瀼口、沙帽山、楓溪、牛家坪、場橋嶺、稅家坡、楊家坪、構坪屬前里八甲。

民國時期

民國初至20年(1931),巴東全縣劃為16區,習常按地域稱為左六區、中四區、右六區。為地方團總控制。東瀼口鎮現域分別隸屬左六區的牛洞區、麥豐區管轄,牛洞區區址牛洞坪,轄店子河以東地區;麥豐區區址二埫埡,轄店子河以西地區。

21年,劃6個區,鎮域隸屬第二區公所(曾家嶺)管轄。

25年,劃4個區,區公所改為區署,鎮域隸屬第一區署(初設營沱,後遷萬戶沱)的西瀼鄉管轄。

26年,區署不變,減並聯保。

30年(1941),推行新縣制,裁撤第一區署,其所轄保直屬縣。

蘇維埃區鄉時期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間,中國共產黨湘鄂西黨組織領導人民創建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所設政區因革命戰爭的形勢而形成,鞏固或淪失,區劃即無定界。

1930年5月至1932年8月,巴歸興縣革命委員會在江北政區範圍內,先後設4個區蘇維埃政府,區下設鄉蘇維埃政府。即:牛洞區、麥峰區、火峰區、平陽區。牛洞區為第一區,轄西陵、構坪、牛洞、甘坪、羊乳5鄉;麥豐區為第二區,轄大坪、月明、舊縣、麥峰4鄉;火峰區為第三區,轄蔡家、水獺2鄉,平陽壩區為第四區,轄平陽、小龍、白灣、柏楊、舒家5鄉。

1932年,各級蘇維埃政府遭到破壞。

1949年8月,江北地區解放。設江北區人民政府,轄平陽鄉、西陵鄉。東瀼口鎮現域隸屬西瀼鄉,沿襲保、甲制。

地質地貌

地質

鎮域地層比較完整,總厚度2050-2800米,與下伏二迭系呈整合接觸。以碳酸鹽岩沉積為主,為紫紅色砂質泥岩和泥質碳酸鹽岩。東瀼河以東地層含煤豐富,沿江地區為沖積層。其地質構造為東西向構造帶,由中生代及古生代地層組成東西向線性褶皺,次為壓性、壓扭性斷裂,受新華夏系聯合弧的複合作用,為北亞帶。

地貌

鎮域地勢東北稍高,西南略低,山脈參差起伏,不成明顯走向,屬巫山余脈延踞。東部地形陡峻,有龍會觀山峰突起,海拔1700.7米,為全鎮制高點,西部地勢較為平緩,境內最低點紅廟嶺江邊,海拔66.8米,亦為全縣最低點。隨着三峽工程進程加快,江岸海拔相應提高,東瀼河及沿江溪溝出口形成內河湖泊。全鎮高山占2%,二高山占44%,低山占54%。

境內溝壑密布。中部東瀼河將全境自然切成東西兩大板塊。東部牛口河與宜昌市秭歸縣形成明顯分界線。西部神農溪支流茅家溝與溪丘灣鄉分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