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湖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東湖中學這是一所寧靜的校園,這是一所祥和生動的校園,這是一所美麗迷人的校園。無論何時,無論何人,身臨其境總能感受到這所學校品格情調的雅致,文化底蘊的豐厚,總能讓人情不自禁地萌生希望、放飛思想、激發豪情。這就是都昌縣東湖中學——以創建景觀式學校為奮鬥目標的學校。

學校簡介

1978年,東湖中學的前身——都昌縣城第二小學誕生了。當時,都昌縣政府為適應都昌縣城的發展需要,籌建了這所學校。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都昌縣城的規模也在迅速發展,至1985年,為緩解都昌中學教育資源不足,當時的縣城二小增設了兩個初中班,之後,小學與初中在校學生數均快速增長,至1989年成長為九江市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學校遂更名為東湖學校。1991年,原都鎮中學併入,至1995年,為適應都昌縣城市發展的需要,東湖學校的小學部移入新建的天宇小學,遂成為一所初級中學,並於1999年更名為東湖中學。

辦學理念

今天東湖中學的在校學生數近4600餘人。 「以專業精神抓教學」是東湖中學的辦學理念之一。自建校起來,東湖中學一直強化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與應用,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語文教研組、英語教研組、政治教研組等一直是全縣的先進教研組。數學教研組曾實施了「目標教學」與北師大實驗教材應用等縣市級課題研究,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非常有參考價值的經驗。生物教研組參與了國家教育部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組織聯合舉辦的「WCS項目教學」,省級「問題、方法、探討」和「多版本生物教材的綜合教學」等省市級課題,率先引入國際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中領先一步。東湖中學一直被評為都昌縣農村示範學校,各學科均有教師被縣教研室聘為兼職教研員,多人多次參與縣教研室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現在職教師共取得國家、省、市、縣各級各類榮譽證書2000多份。

辦學宗旨

「以人本理念強管理」是東湖中學辦學宗旨。作為縣城及附近鄉村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主要實施學校,同時還承擔着進城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2]重任。走遍都昌大地,到處都有東湖中學畢業生的身影,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東湖中學畢業生的加盟。這一切,既能讓東湖中學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也讓東湖中學感到了歷史賦予的責任重大,因此,東湖中學必須把「為了一切學生」作為辦學宗旨,對學生按成績均衡分班,均衡配置師資和其它教育資源,讓所有學生享受公平教育。學校領導特別關注貧困學生,經常和班主任一起對他們進行家訪,及時了解他們的困難並進行幫扶。關注學習困難和厭學的學生,開展心理諮詢,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幫助他們發現優勢,揚長避短,享受成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在保證智能發育超前的「少年英才」式學生保持領先一步的同時,也關注智能發育暫時滯後的「大器晚成」式學生,保證他們在學習上不掉隊,從而能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優秀成績,力爭把全體學生培養成對未來都昌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學校自創辦起來,共為各級各類學校和都昌縣社會經濟建設培養近四萬名優秀人才。

「以人文思想辦教育」是東湖中學創建名優學校的辦學策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陶冶學生的精神情操,又能向社會展示東湖中學的良好形象。同時,將教育教學內容嵌入校園文化之中。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創建了提高教學效果的最佳模式。校報校刊、手抄報、黑板報是學生享受成功的平台,校園廣播站是學生展示能力的窗口,歌詠賽、銅管樂表演、舞蹈表演、課本劇表演、演講賽、知識講座、電影欣賞是學生融入時代前進的步伐。

體育傳統項目教育是東湖中學創辦特色學校的辦學思路。自建校時的都昌縣第二小學至今,東湖中學一直是江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為本省市體校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1991年開設了都昌縣第一個體育實驗班,少年足球隊在省縣市賽事上屢獲佳績,2007年赴上海參加「宣明杯」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勇奪桂冠。田徑運動更是東湖中學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在歷年來的省市運動會上,都有東湖中學畢業生矯健的身影。與一些傳統的名校相比,東湖中學的歷史算不得悠久,但不悠久的歷史同樣輝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