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溝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溝縣東港市舊稱。1993年6月18日,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縣級)。位於遼寧省東南部。[1]
基本信息
東溝縣 ,東港市舊稱。1993年6月18日,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縣級)。位於遼寧省東南部。
簡介
東臨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龍川郡相望,東北接丹東市振安區,北靠風城縣(現鳳城市),西北和岫巖縣毗連,西與莊河縣(現莊河市)為鄰,南瀕黃海。面積二千一百九十平方公里。
人口五十八萬零六百二十六人,主要為漢族,還有滿、蒙古、回、朝鮮、錫伯等民族。劃為兩個鎮,二十一個農村人民公社和五個國營農場,分轄二百四十七個生產大隊。縣人民政府駐大東鎮,距省會瀋陽二百二十四點六公里。
東溝縣地形東西狹長,北高南低。北部和西北部為山地丘陵區,是省內主要柞蠶繭產地。礦產資源有金、大理石、高嶺土等。南部為平原,主要生產水稻。海岸線長八十九公里,利於捕撈、淺海養殖和曬鹽業的發展。[2]
命名的由來
東溝縣原名安東縣。一九六五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東溝縣,以駐地大東溝得名。大東溝因地臨浩翰的黃海,縣城附近有一條受海潮沖刷形成的大潮溝,初名"太平溝",後以自然她理實體特徵和方位更名為大東溝。
據丈料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自古以來,東溝縣境就是祖國邊陲要塞之地。遠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和繁衍在這裡。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
秦、兩漢、三國、西晉時仍屬遼東郡。唐垂拱四年 (公元六八八年)屬安東都護府管轄。遼屬東京道的無州。金屬東京路。元屬博索巡檢司管轄。明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屬奉天 (盛京)省。東溝境內在公元一八七六年以前,先後分屬岫巖、風凰等州廳的管轄區。光緒二年 (一八七六年)始設安東縣,駐地沙河子(今丹東市沙河鎮),屬風凰直隸廳管轄。民國初年,東溝縣境屬奉天省東邊道。一九二九年改隸遼寧省管轄。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期間屬安東省。
一九四五年"九,三"勝利後,成立安東縣人民政府,駐地大東溝,歸安東省管轄。一九四九年劃歸遼東省管轄。
一九五四年九月,遼東與遼西兩省合併後屬安東行政專署領導,隸屬遼寧省。
一九五八年為安東市領導。一九六五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安東縣為東溝縣,1993年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歸丹東市管轄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