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樓(王珪)

東樓(王珪)

來自 國學薈網 的圖片

東樓(王珪)是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王珪的作品之一。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1]

目錄

信息

作品名稱:東樓(王珪)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珪

正文

漢家宮省青槐下,信斷鰲峰日易斜。

應為能言鎖鸚鵡,翻愁無思學楊花。

風波滾滾驚人事,文字孳孳老歲華。

偶向東樓望春色,歸心不覺到天涯。[2]

簡介

王珪小時隨叔父遷來舒州(今潛山縣)定居,為官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執掌大權16年,守成而已,少有建樹。此公很會顧惜體面,其表現堪稱標準的三部曲——「取聖旨」、「領聖旨」、「已得聖旨矣」。

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於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諡文恭。

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製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