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方山風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方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境內。東方山方圓1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75米。東方山由曼倩垴、攬勝垴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整個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南向幕阜山脈,北臨長江,雄偉陡峻,景區地址穩定情況良好,地質災害較少。是省風景名勝區及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東方山被譽為「三楚第一山」,主要由曼倩垴、攬勝垴、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方圓面積十八平方公里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森林覆蓋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黃石城區中最大的林區。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蓮頻開、鐵牛懶臥、石船高撐、月涌禪關、仙履日暄、靈泉卓錫、道洞雲停」等古八景。東方山致力於打造中國佛教的第五大名山,將建起「藥師佛道場」,與鄂西的武當山相對應,在湖北形成「問道武當,拜佛東方」的宗教文化旅遊格局。[1]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能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3℃,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山上山下平均溫差5℃。境內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2.17米。

自然資源

東方山有二千餘種木本和草本植物,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黃石腹地中最大的林區。東木本中,松樹、杉樹、柏樹、檀樹、榆樹、椿樹、冬青、苦楝、槐樹,分布很廣。其中如松林、杉林、楓林、桂林,約六十餘處。柑橘、桃、李、杏、枇杷、核桃、板栗、棗、蘋果等果樹,也廣為栽種。作為省級森林公園的東方山,是黃石的城市之肺。 [3] 其中東方山上面的的弘化禪寺有開山祖師智印手植有一株千年銀杏,壽命長達1200餘年之久,高30餘米,樹徑近2米。除此之外珍稀古大奇樹有:羅漢松、香樟等。

山名由來

關於東方山的山名,歷來有兩種說法,一是三國時「地域方位其名說」,另一則是為紀念東方朔而命名。

地域方位其名說

三國時期,當代的鄂州市城區是東吳政權治下的疆土。公元220年,孫權在今日鄂州市的鄂城區置武昌郡,管轄區域擴大,西起今日的武漢市,東至江西省的湖口縣的長江兩岸,是東吳最大的一郡。三國鼎立之後,東吳政權一直視長江為生命線路,而東方山以其險要的地形,與屹立長江中流的西塞山、張家湖,結成水陸聯防基地,成為東吳首都的東方要塞和屏障,由此而得名,如今的走馬寨,就是東吳首都衛隊的營地遺蹟。即使後來吳蜀聯合,吳魏之間的戰場轉移到合肥,遷都建業,結束了武昌郡作為吳軍國重鎮的地位,東方山依然是拱衛軍國重鎮的形勝之地,只不過把走馬寨中的禁軍換成了野戰的國防軍而已。

上述就是關於東方山山名的由來的「地域方位起名說」的根源,持此說者以鄂州市的西山作為佐證,一東一西,以武昌古都城為識別方位,自以為順理成章。而且東方山脈中的鳳凰、白稚兩峰,是由東吳皇帝命名的,更加佐證了這一點。

紀念東方朔說

這種說法則把東方山的得名推向更早的西漢時期,此說認為,山名的由來,起源於紀元前的西漢中期,並與歷史上頗有名氣的東方朔有牽連,是因東方朔曾來此隱居,並以他的姓氏得名的。約在公元前九十六年,東方朔為了卻遊歷荊楚吳的夙願,不顧年近桑榆,千里迢迢,乘船順漢江而下江南。途中,於大冶縣境內舍舟登岸,結廬於東方山小住,唯一的原因,恐是實地考察殷周古城及冶銅故址。所以,大冶縣很多地方留有關於東方朔的傳說和遺址。 此說後來引起一些人的懷疑,是由於明朝嘉靖、萬曆年間,一些文人騷客,在登臨東方山的記敘、題詠中,把東方朔來山隱居的時間「太始元年」弄成「本始元年」。

根據與東方朔同時代的史學家司馬遷的記載,東方朔逝世的時候,漢武帝還活在世上,東方朔病危臨終前不久,西漢武帝劉徹還帶着一些臣僚去看望了他,留下了傳頌千古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歷史典故。說東方朔「本始元年」來東方山隱居,人們當然不能相信,因為這時漢武帝劉徹已經死了十四年,而東方朔去世更早於漢武帝,一個死了十幾年的人不可能跋涉數千里荒山野嶺隱居。

「本始」、「太始」,一字之誤,傳訛七百餘年。造成此訛誤的原因,經仔細考證東方山弘化禪寺僧尼譜牒,基本上斷定不出以下三種:

一、嘉靖時活版印刷質量尚差,衍墨致誤,以訛傳訛。

二、嘉靖後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人云亦云,致使錯上加錯。

三、印刷人員歷史知識少,不能把關改正。

而且,現存的東方山弘化禪寺僧尼譜牒中,錯訛之處,比比皆是。師小徒大,先死後生,屢見不鮮。

歷史文化

歷史淵源 方山代遠年長,早在春秋時期東方山山脈的長江之濱就出現了一座以狩獵器具命名的小城「鄂」。西漢武帝年間一代曠古奇才東方朔曾結廬於此,採藥煉丹,布施於民,東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建都武昌,東方山因其險要成為捍衛軍國重鎮的形勝之地,走馬寨便是當年東吳都城衛隊的營跡。 宋代時,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便經常和黃庭堅、佛印和尚在東方山品茗賦詩,就是登高賞景,一時傳為佳話。

民俗文化

據統計,至今東方山現存的民俗文化多達三十餘種,如民間口頭文學、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戲曲、民間舞蹈,其中廣為人知的有勸堂、老龍會、太公生、王壽牌子鑼等,其中王壽牌子鑼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禪宗文化

東方山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六年(公元805年)的弘化禪寺,位於東方山山頂由智印大和尚開闢道場興建,歷朝代屢受皇封,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歷經千載,香火旺盛,高僧輩出,以弘化禪寺為中心的22座大小寺廟,散落於群山峰壑之間。馬祖道一高足德聰和尚雲遊至此,結廬修煉。其後,唐憲宗為山寺題名「寶峰招提」,至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又賜寺名為「弘化」,寺名沿用至今。 弘化禪寺,為禪宗之臨濟宗法派寺院,位於黃石市東方山之曼倩垴與攬勝垴兩峰之間,俗稱大廟,創建於唐憲宗元和5年(公元810年),距今1200餘年,系湖北佛教叢林十大寶剎之一。至今已傳人七十三代,先後有三位高僧進京說法,受到當朝皇帝的接見,並狹題贈賞賜。

主要景點

東方山八景

鐵牛懶臥

相傳,智印修建寶峰禪寺大功告成之日,唐憲宗為表彰智印的功勞,特派使者騎牛來賀。原來唐天子既崇佛又崇道,認為道家祖先老子李耳也是他李家的始祖,並相信佛乃老子西去化胡的化身,一旦佛顯真身,就是騎牛。所以這位使者就以牛代馬。這鐵牛也有靈性,見東方山乃鍾靈毓秀之地,有雲蒸霞蔚之氣,得聽法聆聽之便,受餐霞飲露之福,為之動心,長臥不起,化身為鐵了。

青松倒插

「青松倒插」是東方山古八景之一,原景已經不可靠。有種說法認為「青松倒插」原景在西峰(曼倩腦)東南半山的一處高約五六米的懸崖上,是智印大和尚攀上大松樹頂遙選廟基時壓彎而成,清代乾隆時此樹還在。這不但和余國柱詩中的「落日返照」相矛盾,且西峰東南半山亦無這樣的去處。

還有一說,認為「青松倒插「的青松,是明嘉靖年間大冶知縣趙鼐,從他的故鄉雲南帶來的一種「倒長樹」,它能從粗大的樹枝上,長出一條條根來,俗稱「氣根」,一經入土,氣根又變成了樹幹。這樣,只要栽一棵,它不斷向下倒長氣根,漸漸變成許多棵樹,以致長成一片樹林。這其實是亞熱帶常見的榕樹。然而,把它栽到東方山,不但不會向下倒長氣根,而且能否成活都成問題。 人們為了懷念"青松倒插"這一景,把東方山水庫端路邊一棵青松當作"青松倒插",也挺有意思。不少朝山香客還在樹下焚香、頂禮膜拜呢。

石船高撐

出東方山大廟後門,過陸氏祠堂,右轉向東北,沿山脊的北坡山徑前行,約千米處,可在右側山崖上,見一巨石。巨石重逾萬斤,如船形,擱在高約四米的石壁上。遊人踏上巨石,它就搖晃,像蕩舟一樣,驚心動魄。這就是老八景之一的「石船高撐」。

白蓮頻開

東方山弘化禪寺的白蓮池,是因為種的是印度引進的一種白蓮而得名。據說,這種蓮含葩以後,並不隨便開放,而要等到夜深人靜時,在和尚誦經聲和木雨敲擊聲中,才頻頻開放,所以叫「白蓮頻開」。

仙履日暄

在老八景中,有一景叫做「仙履日暄」,山民習慣地叫「仙人曬鞋」。東方朔當年在山洞裡煉丹,常常到各處採藥。採藥時,鞋被露水沾濕了,回來就脫下防到崖邊曬。忽一日,他功成道滿,名列仙籍,白日飛升。他飛到半空,回頭一看,石崖上尚曬有他的一隻鞋,(另一隻不知去向)。於是,他用手一指,這隻鞋頓時變作了這塊重逾千斤的巨石。

靈泉卓錫

「弘化禪寺」祖師殿後檐牆邊,有一眼小井,這就是東方山老八景之一的「靈泉卓錫」。 相傳,當年智印來到東方山開啟道場後,山上僧眾日多,為供給大家飲水,智印用錫杖往地下一插,抽出來,水就汩沽湧出,成了這口靈泉,這就是東方山寺譜上記載的「卓錫鑿池,異泉湧出」,湧出來的水則「味殊香冽」。於是,人們把它叫作靈泉和聖泉,還作詩讚誦它。

道洞雲停

據傳,東方朔在這裡隱居的時候,採藥煉丹,潛心修道,後來道滿功成,白日飛升,成了「大羅金仙」,大冶流傳說縣內有「一賢二仙三閣老」,東方朔就是二仙之一。 每到長夏季節,曼倩垴和弘化禪寺這一帶地方,只要早晨有雲霧籠罩,那麼,這一天的中午或傍晚,東方山南麓直至金湖、龍角山、錫野山一帶,必下陣雨無疑。東方山周圍的人,把這種現象叫做「招雲」,就是神仙,菩薩顯靈,尤其乾旱季節,人們經常盼望東方山「招雲」,這種「招雲」現象,是「道洞雲停。

禪關月涌

相傳,智印駐錫東方山先是在這裡結廬。為了打坐參禪,他親手立起一塊兩米多高、近一米寬的企石,安然挺立,共覓禪機。這塊巨石就是「月涌石」。 由於這塊「月涌石」石形獨特,歷史悠久,加上傳說的渲染,人們相信它有靈氣:腰痛的人只要在石上靠一靠,疼痛就可迅速消除。還有很多善男信女,在企石前邊焚香叩頭、企求保佑呢。為了保護這塊靈石,當下修了一座「月涌亭」。「石在亭中,傲然獨立」是月涌亭的真實的寫照。

陸氏宗祠

陸氏宗祠,與眾多的寺廟共處一地,相鄰而居。2008年陸氏宗祠入選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陸氏宗祠為原東方山山祖陸迥後裔所造。陸氏宗祠始建於北宋中期,歷經宋、元、明、清46帝,有近千年的歷史,在荊楚大地上屈指可數。現存的宗祠,寬28米,深16米,頂高18米,檐高10米,屬磚、石、木結構。牆體是古分磚灌泥漿築成,厚度0.33米,大門、兩側圓門、天井、台階、柱腳等由上好的青石和漢白玉雕嵌而成。大殿16柱落腳,兩側廂房分別是8根大木頭落腳,屋頂是12柱檐垛,大殿內外樑柱及神龕大都是龍鳳、人物浮雕。祠堂內留存的轎、椅等大都在數百年以上。陸氏宗祠雖經幾毀幾建,但江南徽派的建築風格依舊保存完好,基本代表明、清兩代土木工藝水平。據文化部門考證,陸氏宗祠是我省為數不多、歷史悠久、傳承完備、底蘊深厚的古祠堂之一。它對於研究漢唐以來的吳楚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