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川區中山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川區中山村隸屬東川區(市、區)湯丹鎮(鎮),地處湯丹(鎮)北邊,距鄉(鎮)政府所在地4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市、區)公里。現有農戶331戶,有鄉村人口1194人,其中農業人口1194人,勞動力78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84人。全村國土面積10.04平方公里,海拔2150米,年平均氣溫13.5℃,年降水量960毫米,適合種植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937畝,人均耕地0.8畝,林地5989.5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25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一、二產業 為主。[1]

中文名稱: 中山村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

面 積: 10.04 平方公里

人 口: 1194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37畝(其中:田81畝,地856畝),人均耕地0.79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989.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水面面積37.8畝,草地2353.6畝;荒山荒地3100畝,其他面積2645.1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0萬元,占總收入47.32%;畜牧業收入123萬元,占總收入的38.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88頭,肉牛14頭,肉羊260頭);林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4.73%;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63%;工資性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8.52%。農民人均純收入2251元,農民收入以一、二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60人(占勞動力的7.6%),在省內務工51人,到省外務工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2008年主要產業銷售收入19.7萬元,主要銷售往縣內。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2人,其中女黨員3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1戶,共鄉村人口1194人,其中男性621人,女性573人。其中農業人口1194人,勞動力78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194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80人;享受低保14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3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128人,距離鎮中學1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4人,其中小學生128人,中學生46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基礎設施較差,醫療條件不夠完善。2、文化教育落後。3、環境惡劣,飲水用電都存在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退耕還林,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力爭扶持2到3戶養殖專業戶。發展勞務經濟,到「十一五」期末使農民收入有所提升。

視頻

書記局長訪談—湯丹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