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山吟》

作品名稱:《東山吟》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古體詩

作者:李白

《東山吟》是盛唐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仙」李白為悼念謝安之作,並以謝安自況。全詩貫穿了詩人李白的憂傷,雖是開頭歡喜,但後卻見悲涼之情,這種寫作情懷也就是李白意向寫悲情詩常有的寫作手法。該詩表達了李白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目錄

原文

譯文

我攜手美麗的妓女,來到東山古謝安的墓地,為其祭奠,悵然傷悲。

我帶來的美妓如鮮花明月一樣恬美可親,謝安當年親近的美妓早已是荒草覆蓋的土墳中的寒土。

至從謝安夢見白雞已有三百年了,我在你的墓前為你灑酒,咱們一起痛飲歡樂。

喝到酒酣興起的時候,我還為你獻上即興編排的青海舞,秋風吹落了我漂亮的紫色帽。

你當年風光一時,我也一時風光,時光的洪流滾滾向前,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偉大詩人,也是我國詩歌史上乃至世界詩歌史上少見的天才。他留下的千餘首詩歌和六十餘篇文章,在文學史上閃耀着奪目的光輝,1200 多年來震撼着廣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為人間少有的「謫仙詩人」,無與倫比的「一代詩豪」!

李白的詩,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而且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他繼承、發展了屈原、莊周以來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並融會前人的許多藝術手法,把古代詩歌藝術和散文藝術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飄逸的風格。[2]


參考資料

  1. 東山吟 , 古詩文網,
  2. 清平樂·禁闈秋夜(清平樂其二), 李白詩歌網,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