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屯北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屯北崦》 | |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東屯北崦》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直抒胸臆,痛斥盜賊對百姓的盤剝,頸聯和頷聯通過對北崦荒涼之景的描寫,引出尾聯作者對百姓的關切,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遷居這裡。杜甫《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曾寫到這裡的環境: "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詩人愛這裡遠離喧鬧的市場,幽靜秀美。杜甫靠舅氏崔卿翁(暫領夔州刺史)之助,夔州都柏茂琳給他一個管理官田的職務。
詩人來夔,先住西閣,再正赤甲,三遷瀼西,秋天又來到東屯,又一次嘗到"一歲四行改"的滋味。過慣動盪生活的杜甫,如今找到這有祿食,無官品的工作,至少可以免去奔走之苦。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他把東屯看作桃花源式的避亂之地了。可是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決不會滿足於一己的溫飽,而是時刻想到多災難的人民。當詩人在東屯北崦看到空無一人的荒村時,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憤怒,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原文
東屯北崦[1]
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
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
步壑風吹面,看松露滴身。
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白話譯文
因盜賊作亂致使民生困頓,因官府盤剝致使百姓墜入貧窮。
空蕩蕩的村子裡只能看見飛鳥,慘澹的落日下空無一人。
走在山谷中淒涼的風撲面而來,注目松林時冷露滴濕了衣襟。
從這遙遠的北山回頭遙望,依稀可見瀰漫戰地的滾滾黃塵。
作品鑑賞
首聯,詩人就痛斥這幫"盜賊",竟把可憐的百姓弄得如此貧困。他們一味"誅求",使這小小的山村空無一人。 "盜賊"一詞,在杜集中出現近百處,一般都指安史叛軍,寇掠中原的外族將士,各地貪官污吏等。這裡顯然是指蜀中貪官惡吏。正是這批傢伙,比形形色色的老虎更兇狠,逼得百姓逃亡。"浮生",指多災多難的百姓,他們到處逃亡,就像那些飄浮水面,不能紮根的浮萍。"浮生"本《莊子》里的詞,意思是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說人之生世日"浮生"。杜甫借指被搜颳得一無所有,到處逃亡的百姓,很形象。"誅求"指盜賊們對百姓的殘酷搜掠。 "異俗",指東屯山民們的特殊生活習俗。由於太窮,他們的貧困生活方式,杜甫從未見過。
頷聯、頸聯描寫北崦荒涼景色:夕陽照着"空"蕩蕩的"村"舍,"唯見鳥"飛, "未逢人"影。詩人信步走來,觀察了很久。北崦一帶,確實是個無人村。江峽潮濕多露,野風迎面吹露水滴在身上,使詩人思索得很深很遠。
末聯,杜甫浮想聯翩:遠山回首,遙望"戰地",惟見黃塵滾滾。詩人從東屯北崦看到了普天下受戰伐之苦的百姓,他們都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首五律構思頗奇,首聯直抒胸臆,痛責盜賊的誅求,中間四句寫景,末句在詩意上是承接首聯,卻與上四句自然銜接。轉折翻騰,極具藝術和魅力。
這首五律詩格也特殊。全詩八句,每聯皆對,卻使人不覺。"盜賊"與"誅求"對,。"浮生"與異俗"對,"困"與"貧"對,仿佛形成兩種對抗力量,使人觸目驚心。中間二聯把空樹無人景狀,寫得真實極了。末聯遠山回首,戰地黃塵,亦對得工整。
名人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鐵民《傳世藏書·文庫》第三十二卷:此經北崦而有感也。當時崔旰之亂,兵興賦重,故逃亡眾而居人少。壑風松露,言秋景荒涼。回首戰地,傷吐蕃寇邊也。顧注謂山起黃塵,如見古戰場之色,非是。玩起二語,只言崦人之貧困耳,其地未嘗經戰伐也。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3]「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4]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