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娘娘宮是誰的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井

來自網絡的圖片

東娘娘宮是誰的墓東井,當地俗稱東娘娘宮,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陵區內,是長陵的妃嬪陪葬墓之一。[1]

東井在德陵東南饅頭山之南,坐東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間,與一戶農家小院隔路相鄰。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聳立着一塊無字碑,與十三陵諸陵前的碑頭不同的是,這塊碑的是一對鳳凰,昭示着墓的主人是女性。

地面殘存有陵園建築遺蹟,整個陵園呈前方後圓,類帝陵規制。東西長197米、南北寬97米。享殿柱礎石猶存,排列整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長27.60米、寬16.10米,明間寬7.05米,次間寬4.90米,稍間寬4.30米。殿兩側有圍牆,距外垣牆24.80米、牆高2米、厚0.8米,以大小城磚壘砌,里外抹有厚1厘米的灰泥,並塗有紅色粉子。

殿前左右廡各三間,今基不存。殿後22米處立無字碑一座,碑高2.23米、寬0.91米、厚0.25米,碑額雕雲鳳紋,此碑立於嘉靖時。碑後墳堆殘高約8米、直徑24米。寶城建于山腰處,部分保存完好,牆高2.8米、厚1米,里皮用城磚,外以山石碎磚壘砌,內填以灰泥,內外牆皮抹灰泥刷紅粉與內牆相同。據村內老人劉順講,解放前當地土匪程老六曾在墳頂、墳前、享殿前挖了三個盜洞,頂部一洞挖至地宮券頂石條,但均未打開。

墓主

關於東井的墓主人,既有傳說又有猜測,就是沒有正經的文字記載。說法主要是兩種,一說是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說是成祖永樂十八年七月薨世的昭獻貴妃王氏。

一:殉葬的宮妃:《明書》、《國榷》等史料記載,成祖駕崩後,縊死韓氏等16位朝鮮人殉葬。其中諡號可考的有康惠莊淑麗妃韓氏、康靖莊和惠妃崔氏等等。

二:昭獻貴妃王氏,《明史》列傳記載「昭獻貴妃,姓王氏,蘇州人。永樂七年(1409)封貴妃。妃有賢德,事仁孝皇后恭謹,為帝所重。帝晚年多急怒。妃曲為調護,自太子諸王公主以下皆倚賴焉。十八年(1420)七月薨,禮視太祖成穆孫貴妃。」

《勝朝彤史拾遺記》:「昭獻王貴妃,蘇州人也,隨父宦在京。永樂初,選擇良家女,妃入宮,冊為昭容。時宮中上下多朔產,略少委曲。獨妃具才德,能從容婉娩以行其意,以故妃佐理宮政稱愜伏,仁孝愛之。永樂七年,仁孝服闋,進貴妃,上自仁孝崩後,在宮多任性,間或躁怒,宮人皆惴惴懼。妃特輾轉調護,徐俟意解。

自皇太子、親王、公主以下,皆重賴焉。十八年七月丙子,以疾死。上震悼,為輟朝五日,賜祭諡照獻貴妃。命禮臣考高皇帝成穆貴妃故事,一視其喪葬,以寵恤之。」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監墓。

分別是:東井、西井:一說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說是明成祖昭獻貴妃王氏和昭順賢妃喻氏的陪葬墓。

萬娘墳:即「萬貴妃墓」,葬明憲宗皇貴妃萬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稱大宮。葬明世宗的皇貴妃沈氏、文貴妃、盧靖妃。

世宗賢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鄭賢妃、皇貴妃閻氏、皇貴妃王氏、周貴妃、楊榮妃、馬貞妃、哀沖太子、莊敬太子。

鄭貴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鄭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順妃、周端妃、劉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王承恩。[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