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壚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壚鄉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地處芮城縣東部,東與陌南鎮接壤,南鄰黃河與河南靈寶市相望,西與南衛鄉毗鄰,北與西陌鎮相連,距芮城縣城約10千米,區域總面積70.09平方千米。

1949年,東壚鄉境域屬芮城縣第一區; 1984年,由東壚公社改為東壚鄉。截至2018年末,東壚鄉戶籍人口為20368人。截至2020年6月,東壚鄉下轄1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曹莊村。

東壚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截至2018年末,東壚鄉戶籍人口為20368人。截至2020年6月,東壚鄉下轄1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曹莊村。[1]

人文文化

東壚鄉是一個文化鄉。東壚人民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黃河文化底蘊,把傳統的民間文化藝

術發揚光大。年年舉辦書法、根雕、繪畫、歌舞、戲曲、民間社火等各種文藝活動達5000餘人次。2000年,被運城市精神文明 指導委員會授予"文化藝術之鄉"的榮譽稱號。

特色農業

幾年來,歷屆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抓觀念更新,抓典型帶動,抓全方位服務"的"三抓"思路,發展區域特色農業,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單一農業模式,向優質農業、訂單農業、特色農業和創匯農業邁進。

全鄉5.5萬畝耕地,蘋果1.8萬畝,占33%,是當地支柱產業,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在"優"字和"特"字上下功夫,狠抓科學管理。同時,組織實施了"1115"工程,即培訓1000名科技當家人,建設1000個優質示範園,開拓100個銷售市場,組建500人的經紀人隊伍,做到了科技到家,服務到戶。1995年生產的"福"字蘋果。代表縣裡參加省農業博覽會,獲得金獎。

特色產業

鄉黨委、政府開發黃河灘涂投資65萬元,形成"三橫八縱"的方田林網格局。利用黃河灘渠帶領農民發展蘆筍10000餘畝,依託鴻田、聯僑等企業發展訂單農業,全鄉人均增收近千元。同時在灘涂發展大豆、芝麻、玉米等小雜糧1.2萬畝。在溝坡發展屯屯棗、冬棗、梨棗、大紅袍花椒、柿子、中藥材等耐旱作物1.4萬畝,養殖小尾寒養、波爾山存欄500餘只、奶牛500頭。 一村一業,一村一品,多業並舉,形成了"垣上蘋果蓋頂,坡地乾果纏腰,老灘蘆筍紮根,嫩灘雜糧鋪地"的特色農業合理化布局。

基礎設施

自2002五年來,黨委、政府對教育總投資600餘萬元,村村建起高標準教學樓。南曹中學,建起了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儀器室、實驗室和現代語音室。六所小學達到市級實驗學校標準。四所小學達到市級文明學校標準,兩所小學達省級文明學校標準。

集鎮建設實施"四個一"工程,投資50餘萬元,新建一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挖一套排水溝、拓寬北曹一條街和打通出鄉一條路。

道路建設2002年新鋪村級柏油路7.2千米,油路罩面19千米,總投資52萬元。水土治理2080畝,改善水澆地22000畝。村村基本通了自來水,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其他各項社會事業也蓬勃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