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坡先生輓詞11-15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坡先生輓詞11-15首

來自 古詩大全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東坡先生輓詞11-15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釋道潛

東坡先生輓詞11-15首北宋僧人釋道潛的作品之一。

道潛(1043—1106),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於潛(今屬浙江杭州市臨安區)浮村人。

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交好,蘇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寫詩語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後得昭雪,復削髮為僧。著有《參寥子詩集》。

正文

東坡先生輓詞·其十一

大河當日決澶淵,橫被東徐正渺漫。

城上結廬親指顧,敢將忠義折狂瀾。

東坡先生輓詞·其十二

文登五日召公歸,海市奇觀與願違。

已蟄魚龍能再起,人間異事古來稀。

東坡先生輓詞·其十三

西湖卷葑拓漪漣,十里橫吞碧玉天。

自謂前身真白傅,至今陳跡尚依然。

東坡先生輓詞·其十四

臨淮大士本無私,應物長於險處施。

親護舟航渡南海,知公盛德未全衰州太守方君家人素奉佛,一夕,夢泗洲大聖來別云:將送蘇某過海。遂詰之曰幾時當去?答曰:八日去矣。後果如期公得命移儋耳。至完始未信,後遇方君問之,信然。)。

東坡先生輓詞·其十五

畫圖雖不上凌煙,道德芬芳滿世間。

遼鶴已歸東海去,列仙風骨若為攀。[1]

作者簡介

釋道潛,本名曇潛,號參寥子,賜號妙總大師。俗姓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續骫骳說》)。一說姓何,於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咸淳臨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為僧,能文章,尤喜為詩。與蘇軾、秦觀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紹聖間,蘇軾貶海南,道潛亦因詩獲罪,責令還俗。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曾肇為之辯解,復為僧。崇寧末歸老江湖。其徒法穎編有《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行於世。參寥子詩,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宋刻《參寥子詩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參校明崇禎八年汪汝謙刻本(簡稱汪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2]

人物軼事

蘇軾在彭城時,道潛從杭州特地去拜訪他。在酒席上,蘇軾想跟道潛開開玩笑,就叫一個妓女去向他討詩。道潛當時口占一詩說:「多謝尊前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風上下狂?」

蘇東坡見之大喜:「我嘗見柳絮落泥中,私謂可以入詩,偶未曾收拾,遂為此人所先,可惜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