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周列國故事之毛遂自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周列國故事之159 毛遂自薦,東周列國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毛遂自薦

平原君打算帶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塊兒到楚國去。他有三千多個門客,要挑選二十個人本來不算回事。可是這些人文的是文的,武的是武的,要文武全才真不易找。平原君挑來挑去,對付着挑選了十九個人。這可真把他急壞了。他嘆息着,說:「我費了幾十年工夫,養了三千多人,如今連二十個人也挑不出來,真太叫我失望了!」那些個平日就知道吃飯的門客這時候恨不得有個耗子窟窿能鑽進去。忽然有個坐在末位的門客站起來自己推薦自己,說:「不知道我能不能湊個數?」好些人都拿眼睛罵他,差點把他嚇回去。平原君笑着說:「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毛遂,大梁人,到這兒三年了。」


平原君冷笑了一聲,說:「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錐子擱在兜兒里,它的尖兒很快就露出來了。可是先生在我這兒三年了,我就沒見你露過一回面。」毛遂也冷笑了一聲,說:「這是因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這把錐子呀!您要是早點把它擱在兜兒里,它早就戳出來了,難道單單露個尖兒就算了嗎?」平原君倒佩服他的膽子跟口才,就拿他湊上了二十人的數。當天辭別了趙孝成王,上楚國陳都[就是以前的陳國,後來稱為陳州,在河南省淮陽縣]去了。


楚國的國都本來是郢都[楚文王時候的郢都是在湖北省江陵縣北,楚平王遷到湖北省江陵縣東南的郢縣,還叫郢都;楚昭王又遷到湖北省宜城縣東南叫新郢],怎麼這回平原君會跑到陳都去吶?原來在公元前278年[就是田單恢復齊國的第2年],秦國大將白起打敗楚國,把郢都占了,改為秦國的南郡。楚頃襄王就把都城遷到以前給楚國滅了的陳國,這就是所說的陳都。第二年,秦國又占了黔中,改為秦國的黔中郡,連鎮守滇池的莊蹻的歸路也給秦國截斷了[莊蹻就在那邊建立了滇國,自己做了滇王,跟中原隔絕了]。楚頃襄王這才向秦國求和,又打發太子熊完和太子的老師黃歇上秦國去做抵押。熊完和黃歇在秦國呆了十多年,看看沒有回去的指望了。後來黃歇聽說楚王得了重病,他怕楚王萬一真要死了,熊完也許會跟楚懷王一樣,當了秦國的「肉票」,他把太子打扮成一個老百姓的樣子偷着回國去了。黃歇一個人留在秦國,還向秦昭襄王說明太子私逃的經過。秦昭襄王聽了范睢的勸告,索性當個好人,叫黃歇也回去。黃歇到了楚國之後,楚頃襄王死了,太子熊完即位,就是楚考烈王(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拜黃歇為相國,封他為春申君。春申君黃歇挺羨慕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他們那種舉動,他也就養着三千多名門客,其中當然也有些人才。他輔助楚考烈王整頓政治,訓練兵馬,增加生產,愛護百姓。不到幾年工夫,楚國可以跟秦國抵抗一下了。因此,平原君親自上陳都去見考烈王。


平原君和考烈王在朝堂上討論着合縱抗秦的事,毛遂和其餘十九個人站在台階底下等着。平原君把嘴都說得冒了白沫子,考烈王說什麼也不同意合縱抗秦。他說:「合縱抗秦是貴國提倡的,可是沒有什麼成果。蘇秦當了縱約長,給張儀破壞了;我們的懷王當了縱約長,下場是死在秦國;齊湣王當了縱約長,反倒給諸侯圍攻,還死得挺慘。各國諸侯就只能自己顧自己,誰要打算聯合起來,誰就先倒霉。還有什麼話可說吶?」平原君說:「以前的合縱抗秦也確實有過用處。蘇秦當了縱約長的時候,六國結為兄弟。自從『洹水之會』以後,秦國的軍隊就不救跑出函谷關來。後來懷王上了張儀的當,想去攻打齊國,就這麼給秦國鑽了空子。這可不是合縱的毛病。齊湣王吶,借着合縱的名義打算併吞天下。惹得各國諸侯跟他翻了臉。這也不能說合縱的失策!」考烈王說:「話雖是這麼說,可是事情都在那兒明擺着。秦國一出兵,就把上黨一帶十七個城打下來了,還活活地埋了四十多萬趙國人。如今秦國大軍圍上了邯鄲,叫我們離着這麼遠的楚國可有什麼辦法吶?」平原君分辯着說:「提起長平關的那回敗仗,是由於用人不當。趙王要是一直信任廉頗,白起就未見得贏得了。如今王齕、王陵帶了二十萬大兵,把邯鄲圍了足足有一年工夫,還不能打敗敝國。要是各國的救兵聯合在一塊兒,准能把秦國打敗,中原就能夠太平幾年。」考烈王又提出一個不能幫助趙國的理由來,說:「秦國新近跟敝國挺好,敝國要是加入了合縱,秦國准得把氣恨挪到敝國頭上來,這不是叫敝國代人受過嗎?」平原君反對他,說:「秦國為什麼跟貴國和好吶?還不是為了一心要滅三晉[韓、趙、魏]?等到三晉滅了,貴國還能保得住嗎?」


考烈王到了兒為了害怕秦國,愁眉不展地總是不敢答應平原君,只是低着腦袋,抓抓耳朵,撓撓頭皮,顯着對不起的樣子。突然他瞧見一個人拿着寶劍,上了台階,跑到他跟前,嚷着說:「合縱不合縱,只要一句話就行了。怎麼從早晨說到這會兒,太陽都直了,還沒就停當吶!」楚王問平原君,說:「他是誰?」平原君說:「是我的門客,毛遂。」考烈王就罵他,說:「咄[duo一聲]!我跟你主人商量國家大事,你來多什麼嘴?還不滾下去!」毛遂拿着寶劍,往前走了一步,說:「合縱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說話的份兒。這怎麼叫多嘴吶?」考烈王見他奔了上來,害怕了,又聽他說出來的話挺有勁兒,他只好像鬥敗了的公雞似地收起翎毛來,換了副笑臉對他說:「先生有什麼話要說?」毛遂說:「楚國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萬甲兵,原來就是個大國。自從楚莊王以來,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歷史夠多麼光榮!沒想到秦國一起來,楚國連着打敗仗,堂堂的國王當了秦國的俘虜,死在敵國。這是楚國的恥辱。緊接着又來了個白起那小子,把楚國的國都改成了秦國的郡縣,逼得大王遷都到這兒來。這種仇恨,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也忘不了!把這麼天大的仇恨說給小孩子聽,他們也會難受,難道大王倒不想報仇嗎?今天平原君來跟大王商議抗秦的事,還不是也為了楚國嗎?哪兒單單是為了趙國吶!」這一段話一句句地就像錐子似地扎在楚王的心坎上。他不由得臉紅了,連着說:「是!是!」毛遂又釘了一句,說:「大王決定了嗎?」考烈王說:「決定了。」毛遂當時就叫人拿上雞血、狗血、馬血來。他捧着盛着血的銅盤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說:「大王做合縱的縱約長,請先歃血。」楚王和平原君就當場歃血為盟。台階下那十九個人全都佩服這把錐子的尖銳勁兒。


平原君和二十個門客回到趙國,天天等着楚國和魏國的救兵。等了好些日子,連一個救兵也沒來。平原君叫人去打聽,才知道楚國的春申君帶着八萬兵馬駐紮在武關[在陝西省商縣東],魏國的大將晉鄙帶着十萬兵馬,駐紮在鄴下[在河南省臨漳縣西]。這兩路救兵全都停下了,也不往前進,也不往後退。這是什麼緣故哇?


評:「毛遂自薦」,非常有名的成語,故事裡面的道理同樣值得我們思考。首先是那個關於錐子的比喻,非常貼切。——「夫賢者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針鋒相對,不愧錐子的犀利。然後是仗劍上前,一句「天下人言天下事」,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霸氣,唬地楚王不得不答應。我個人是很欣賞這種氣勢和「天下人說天下事」的思想。最後看這二十位門客,倒是最後不得不帶上的毛遂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而其餘十九位卻沒有什麼作為,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其實細細想來,平原君一定要帶足二十個人本就是沒有什麼必要的。辦事情講的是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多餘的人是沒有用的,帶一個毛遂足以解決問題,何必要湊足一定的數量呢?


備註:


《東周列國故事》是200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在淮,以時間為軸縱向編寫,故事獨立成篇,分別講述不同的人物事件,用簡練通俗的語言將歷史事件變得生動鮮活,用畫龍點睛的插圖讓歷史人物變得觸手可及。將春秋戰國前後五百多年的歷史概貌清晰地展現在您眼前。

參考資料 

  1. 毛遂自薦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