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台書生(沈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台書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東台書生》中國當代作家沈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東台書生

二百多年前,一條烏蓬小船,一位手握長篙的船夫,一位書生。泊在洪澤湖畔。

是夜,狂風大作。小船纜繩鬆脫,頓如巨浪之一葉,瞬間顛覆,幸船夫奮力救險。

驚魂書生,當時並未想到,二十年後,道光皇帝御筆賜予"徵辟"之牌匾,彰其憂國愛民之心。

書生何人?范公堤西,水鄉古鎮馮道立是也!

此時,書生勘察蘇北水情,三年未歸。一條小船,北至沂水、淮水諸河,南至長江沿港,東至沿海諸堤,西至洪澤、白馬諸湖。每到一處,披星戴月,繪水系之圖,查災情資料,訪治水實例。

行千里水,著萬年書。書生終成一代水利學大師。

其《淮揚水利圖說》,集蘇北水系之大全。其中,有東台水利來源圖,東台水利去路圖,東台揚堤加高圖。每圖皆附治水規劃和方案。足見書生對淮揚這片土地,對家鄉人民的赤誠之心。

其《淮揚治水論》,將治水之道概括為,疏、暢、浚、束四法。兩百餘年後,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號召。而治淮即參照書生的思路,一舉實現長堤束水入海,永免洪澇之災!

書生的為人早隱於其名。道,悟且行,立,勤且勉。先生不止是治水理論,從家鄉大興圩抗洪,到指揮5000人鹽河疏浚,洪澤湖啟壩泄洪,親歷淮揚治水數十工程。著《測海蠡言》,對治水工程的準備工作、工程技術、規章制度,到民工組織皆詳而細。那兩江總督曾國藩,亦派專人登門求教。

文至此,該尊稱道立先生。淮揚大地,今繁花如錦,水鄉如畫。

如您心愿,也,幸甚,有您!

寫道立先生,為之感動,也有些困惑。用今天的眼光審視,有些不可思議。

道立先生畢生傾情淮揚水利,勘察蘇北水系,印刷水利專著,沒拿官府分文補助。組織抗洪、疏浚,指導重大搶險和重要水利工程,沒拿一份官家俸銀。那道光皇帝召見,何等榮耀,亦以家鄉水災和父親病重婉絕。是誰,讓一介書生的人品人格,散發出深谷幽蘭的清香?

我,在東台千年的歷史文化迷霧中尋覓着。

道立先生家鄉小鎮,在鹽河邊,今稱泰東河。古謂之鹽河,是由揚州經泰州至東台的鹽運河。

馮姓,是小鎮的大姓。道立先生出身殷實之戶。然,少年正值淮河泛濫,水災不斷,那災民無數,心生憐憫。但獻身為民治水之信念,乃深受東台的兩位歷史先賢之影響。

由小鎮邊的鹽河順流三十餘里,即為范公堤。

1021年的一個黃昏,時任西溪鹽監的范仲淹,在海春軒塔下,痛望海潮泛濫,災民饑寒交迫,心生一個夢想。不久,改任興化縣令,遂率領四萬民工,築捍海大堤。前後六年,一條長200餘里的長龍鎮住狂潮。東台百姓感其恩,遂呼之為范公堤。

范公,亦一介書生。從這條愛民之堤,終走向人生輝煌,成為北宋一代明相。

700年後,那書生道立一條小船順鹽河北上勘查水情,至范公堤時,那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想必如雷轟響,讓其熱血涌臉…鑄成三年不歸家門之堅毅!

道立先生的家,向東十餘里,昔為泰州安豐場,今為安豐鎮。明朝中期,這裡出了一位歷史影響頗大的哲學家,王艮。

先賢出身燒鹽灶戶。曾在私塾幾年,因家境13歲為鹽丁。19歲隨父去山東曲阜,拜孔廟,忽生彼為聖人,我亦可為聖人之念。自此,勤奮自學、閉關悟道。

曾夢天傾,以手托之。繼而冠之古服,開堂講學。後又師承王陽明,上下求索,終開創泰州學派,且終身不仕。其哲學思想內核,百姓日用即道,布衣皆可舜堯。強調,為君,關愛百姓日常生活為道。為學,當解百姓日用困惑。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莫淡看今可視此為平常之言。在那孔孟儒教千年之久,程朱理學盛行之時,學而優則仕,視百姓草芥也。而王艮的這些可貴的思想,猶如天際邊的一聲春雷,陳腐之室的一股清新之風。

王艮所傳幾代弟子多為平民,然群星閃爍。有譽為晚明思想啟蒙運動旗幟的李贄,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的戲劇大家湯顯祖,有明末大科學家徐光啟。

如果,李贄用生命而絢道,湯顯祖用戲劇文學為百姓解惑,那麼,有400年前的袁隆平之譽的徐光啟,則躬身踐行,開一代書生濟世蒼生之先。

徐光啟為官曾任崇禎禮部尚書,閒居,翻譯西方《幾何原本》,撰編《農政全書》,其中《泰西水法》,詳細介紹西方水利科學的著作。甘薯,我們東台人稱山芋,浙江人謂地瓜,當初從國外引進,正因徐光啟竭力推廣,並著書介紹種植方法,才得以逐步在全國推開。而這甘薯,在重災之年活了無數蒼生。我想,這比陶淵明隱居山水之中,比杜甫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功德真的無量!

范公精神、王艮思想、徐光啟的身體力行,對清末之後的東台書生,無疑產生巨大影響。道立先生濟困蒼生之情之行,當為時代奔騰之新潮流所相擁!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新中國建立,那無數仁者志士的浴血奮鬥中,亦有着東台書生的身影。

馮道立先生不惑之年,與時任東台縣令魏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熱血憂論國之危勢,奮力疾書禁煙之文。

一代報人戈公振,冒死深入東北北大營,了解真相,怒揭日寇亡我之心。為抗戰病危掙扎回國,惜幾天即辭世,臨終猶吟,我是中國人!

鐵骨錚錚黃逸峰,七次被捕,為民族自由解放矢志不移。曾在上海412大屠殺中,冒死救出周恩來。抗日烽火中,曾任蘇北抗聯司令,蘇中一分區司令。

文武雙全的朱廉貽,有南宋辛棄疾之風,陳毅元帥笑贊為一手拿筆一手持槍的趙子龍。學成於北平,國危投筆從戎,終為掩護戰友突圍斷後,熱血灑在東台廉貽一處昔日河灣。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歲月如梭,轉眼,建國七十周年,那威武雄壯的閱兵方陣向我們走來。

七十年來,東台書生,承先賢愛國憂民之風骨,勤奮自信,追求卓越,人才輩出。然,偉大時代,需要更高的情操,面臨更新的挑戰!

今之東台書生,有着故土深厚文化底蘊,聰慧好學,雖無張揚之形,但有奮鬥之心。初勢,往往於沉默中脫穎而出。但,再向前,格局欠大。今古成大事者,自當有登高致遠的目光,默默堅守的孤獨。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台學子很有點重文輕理,即便理科讀研讀博,小成之後,還往往耐不住寂寞,不能潛心於冷僻之處。那省內外高校院所,改行的行政領導真的不少。職務高了,學問淡了。值科技決定國運之秋,東台尚無國家工程院士一人。

東台書生不少憑一支筆闖天下,妙筆生花者眾。然,往往失之浮躁,尚缺厚重。從文學者,亦無路遙、陳忠實那種用生命寫作的漢子,自當難出《人生》《白鹿原》那種驚世之作。幸而,近年喜訊傳來,女作家魯敏、蘇大王堯,連獲國家文學作品大獎,讓我們有了期待。從政從戎者,多從秘書、幹事起步,到機遇降臨之時,缺基層之練達,留書生意氣,往往距高處一步之遙止於步,讓人扼腕嘆息。可喜的是,近年,東台連晉升兩位上將,一文一武,皆於基層拾級而上,沉穩厚重。

東台位於黃河故道之南,滾滾長江之北。東台書生兼有南之秀氣,北方樸實。但處身改革潮流洶湧之大時代,需要更大的氣魄,更狠的闖勁。從今之東台書生的職業分布看,仍從政從戎從教從醫者居多。敢冒風險,敢於創業者寡。骨子裡,透出一種求穩的心態。事業中,往往患得患失,猶猶豫豫,缺乏一種剛烈與決絕,自難抽身於平庸。東台許河的胡友林,雖不是書生,但世上之書,又豈僅有形之書。他生於鄉村,成於軍營,起步於煤之經營,卻心高氣壯,堅韌不拔,數十年創立鹽城悅達巨業,讓人敬佩。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大格局大氣概,說到底,還是要勘破名利之浮雲。唯此,才能力克浮躁,才有定力,才方踏實,才得厚重。故,令人尤思憂國愛民之古風,尤念濟困蒼生之先賢。

立於歷史之巔,神州茫茫,區區一縣,出幾位高官、院士,固可喜,亦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傳承古風,為官當為民,為學當致遠,為實業當心繫社會。那遠古的先賢們,自當微笑安然。

江山如此多驕,引無數書生競折腰!

時代在呼喚,在期待。未來的歷史,總是由一代代的傳承續寫。

東台書生,任重道遠,且行且珍重![1]

作者簡介

沈岩,江蘇東台人。在舟山群島服役從事過新聞工作。愛好文學,尤喜散文詩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