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華鄉(黑龍江龍江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華鄉

中文名 :東華鄉

所屬地區:黑龍江龍江縣

東華鄉隸屬龍江縣管轄。位於縣境南端,綽爾河北岸,東、南、西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毗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75公里。

簡介

東華鄉駐地,原稱仙人洞村。因境內綽爾河北側有一眼天然清泉,碗口大的泉眼終年流水。相傳清泉兩側,蒿草叢生,古木參天,環境神秘,泉水冬暖夏涼,被奉為「神泉」,故名「仙人洞」。 東華鄉轄境大部瀕臨綽爾河,地勢平坦。全鄉總面積1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萬畝,草原面積10.5萬畝。境內水產資源豐富,養魚水面近萬畝,占全縣可養魚水面的1/10,有鄉辦和村辦魚場十多處。全鄉共轄仙人洞、腰崗、西山頭、永安、東河口、良種場、東華、文裕、新合、利民、新農、四合堂、西六家子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5萬人,其中滿、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4%。鄉政府駐地仙人洞村李家街屯。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5年3月,劃歸景星設治局管轄。1929年1月「改局為縣」,隸屬景星縣管轄。東北淪陷後,初屬第五區,後設仙人洞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 勝利後,景星縣設置仙人洞區,後改為第五區,1955年4月復改為仙人洞區。1956年3月,景星縣併入龍江縣後,設置仙人洞鄉。1958年9月,並人杏山人民公社。1961年4月,從杏山公社劃出,設置東華公社。1984年5月,改為東華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