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會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會鄉,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地處興縣東南部,東與嵐縣王獅鄉毗連,東南、南與方山縣馬坊鎮為鄰,西南與臨縣白文鎮接壤,西、西北與固賢鄉隔黑茶山相連,北與交樓申鄉相接,距興縣城約60千米,區域總面積114.3平方千米。 [1]

1949年,東會鄉境域屬興縣四區;1984年8月,由東會公社改為東會鄉。

截至2018年末,東會鄉戶籍人口為8223人。截至2020年6月,東會鄉下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東會村。

東會鄉糧食作物以玉米、山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

2018年,東會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中文名:東會鄉

行政區劃代碼:141123202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山西省呂梁市興縣

地理位置:興縣東南部

面 積:114.3 km²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東會村

電話區號:0358

郵政區碼:033600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晉J

人 口:8223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49年,屬興縣四區。

1953年6月,分屬賀家灣、寨上、段家灣、上炭溝4個鄉。

1956年3月,賀家灣、上炭溝2個鄉併入段家灣、寨上2個鄉,屬縣政府直轄。

1958年9月,撤銷段家灣、寨上2個鄉,設立東會鄉,同時東會鄉改為為四八公社;同年12月,四八公社更名東會公社。

1984年8月,由東會公社改為東會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8月,撤銷松林溝、灣子裡、牛彩溝等村,東會鄉下轄東會、寨上、西會、漁灣、馬家溝、孫家坪、王家坡、李家溝、陽崖、椴木溝、石林溝、大興安、南岔、小坪頭、大木溝、段家灣、小木溝、安溝、南溝、石溝、興盛灣、姚家溝、常申坪、店子上、莊上、上灘溝、賀家灣、向陽坪、東南村29個行政村。

2001年9月,馬家溝、孫家坪併入漁灣,椴木溝、石林溝併入陽崖,安溝、南溝、石溝合併為安南溝,常申坪、店子上併入姚家溝,李家溝併入王家坡,南岔併入大興安,大木溝併入小坪頭,小木溝併入段家灣,東會鄉下轄17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東會鄉下轄東會、西會、寨上、魚灣、東南村、賀家灣、向陽坪、陽崖、王家坡、上灘溝、莊上、姚家溝、安南溝、段家灣、興盛灣、小坪頭、大興安17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東會鄉下轄17個行政村:東會村、西會村、寨上村、魚灣村、大興安村、小坪頭村、興盛灣村、賀家灣村、段家灣村、王家坡村、陽崖村、姚家溝村、上灘溝村、莊上村、安南溝村、向陽坪村、東南村村,鄉人民政府駐東會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會鄉地處興縣東南部,東與嵐縣王獅鄉毗連,東南、南與方山縣馬坊鎮為鄰,西南與臨縣白文鎮接壤,西、西北與固賢鄉隔黑茶山相連,北與交樓申鄉相接,距興縣城約60千米, 區域總面積11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會鄉主要山脈有黑茶山,境內最高峰黑茶山位於莊上村,海拔2216米;最低點河灘位於寨上村,海拔1100米。

水文

東會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湫水河1條,從東北至西南流經境內大坪頭、小坪頭、張家灣、段架溝、石溝、安溝、姚家溝、常勝溝、莊上、上灘溝、東會、寨上等村,長22千米。

自然資源

東會鄉境內有野生動物褐馬雞。2011年,東會鄉有耕地2.7萬畝,人均2.96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東會鄉總人口911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4人,城鎮化率2.2%;總人口中,男性5310人,占58.2%;女性人數3808人,占41.8%;以漢族為主,達9116人,占99.98%;有苗族2人,占0.02%。2011年,東會鄉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9人。

截至2017年末,東會鄉常住人口為6937人。

截至2018年末,東會鄉戶籍人口為8223人。

視頻

東會鄉李元平在白文街上說快板吹牛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