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毛羊鬍子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叢毛羊鬍子草
叢毛羊鬍子草(學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4-80厘米。其種子成熟後分裂出狀如棉絮的白色細絲,可以隨風飛散,以利於傳播種子。葉鮮綠,莖僅於近基部具葉;小穗有兩性花極多數,數個排成傘房花序或為復傘形花序;鱗片覆瓦狀排列於小穗軸的周圍;下位毛狀體分裂為多數、白色的細絲,狀如綿絮,結果時伸出鱗片外甚長,能隨風飛散,故極易識別。此毛可為枕褥的填充物;雄蕊3-1;花柱長,脫落;柱頭3(2-4);堅果三角形,平滑。 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也有。
主要價值
來源: 本品為莎草科植物叢毛羊鬍子草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 ex Wight(Scirpus comosum Wall.)的乾燥全草。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曬乾。[1]
藥材性狀 本品全長約14~80cm,鬚根較粗,褐色。杆密集成叢,鈍三棱形或圓柱形,直徑約1~2mm,禾稈色,基部具宿存的黑褐色葉鞘。葉全部基生,線形,長50~60cm,寬2~4mm,頂端漸狹成剛毛狀,邊緣具極細齒,稍內卷,淡褐黃色。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葉狀苞片長於花序;小穗多數,單生或2~5個簇生;鱗片褐色,膜質,中肋呈龍骨狀突起;下位剛毛多數,長於鱗片,絲狀。體輕,質柔軟。氣無,味淡。以乾燥、莖葉多、帶花序者為佳。
性味與功用 辛,濕。祛風散寒,通經絡,平喘咳。用於風寒感冒,喘咳,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常用量10~15g。
附註 叢毛羊鬍子草花序平喘止咳。
植物文化
喜生於向陽的陡壁石縫間,葉叢及花序垂吊於岩壁上,葉細而花後的叢叢白毛,裝點石岩極富情趣。適用於自然式庭園的假山、岩壁間。
形態特徵
叢毛羊鬍子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短而粗的根狀莖。稈密叢生,鈍三稜形,少有圓筒狀,無毛,高14-78厘米,直徑1-2毫米,基部有宿存的黑色或褐色的鞘。
稈生葉不存在,具多數基生葉,葉片線形,邊緣向內卷,具細鋸齒,漸向上漸狹成剛毛狀,頂端三稜形,其長超過花序,寬0.5-1毫米。葉狀苞片長超過花序;小苞片披針形,上部剛毛狀,邊緣有細齒;長側枝聚繖花序繖房狀,長6-22厘米,具極多數小穗;小穗單個或2-3個簇生,長圓形,在開花時為橢圓形,長6-12毫米,基部有空鱗片4片;空鱗片兩大兩小,小的長約為大的1/2,卵形,頂端具小短尖,褐色,膜質,中肋明顯,呈龍骨狀突起,有花鱗片形同空鱗片而稍大,長2.3-3毫米;下位剛毛極多數,成熟時長超過鱗片;長達7毫米,無細刺;雄蕊2,花葯頂端具紫黑色、披針形的短尖,短尖長約為藥的1/3;柱頭3。[2]
小堅果狹長圓形,扁三稜形,頂端尖銳,有喙,深褐色,有的下部具棕色斑點,長(速喙在內)2.5毫米,寬約0.5毫米。花果期6-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石岩陡壁向陽處。喜溫暖及強光照,耐旱。 可以分株繁殖。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廣西、湖北、甘肅等省區;印度、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也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