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叢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叢書
圖片來自淮陰師範學院

叢書,是指由很多書匯編成集的一套書,按一定的目的,在一個總名之下,將各種著作匯編於一體的一種集群式圖書,又稱叢刊叢刻或匯刻等。形式有綜合型、專門型兩類。

基本解釋

由很多書匯編成集的一套書,按一定的目的,在一個總名之下,將各種著作匯編於一體的一種集群式圖書,[1]叫叢書,又稱叢刊、叢刻或匯刻等。形式有綜合型、專門型兩類。例如:知識青年自學叢書。

叢書,或稱叢刊、叢刻、匯刻書、套書,是把各種單獨的著作匯集起來,給它冠以總名的一套書。其形式分為綜合性的和專門性的兩種。

中國的叢書,一般認為始於南宋,俞鼎孫、俞經的《儒學警悟》可算為叢書的鼻祖,它刻於1201年,以後各代多有編纂,比較有名的叢書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其中《四庫全書》的部頭之大,堪稱中國古代叢書之最,共收書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約九億九千七百萬字。當時,《四庫全書》沒有刻印,全書只繕寫七部。曾分藏於清代的七大藏書閣。[2]

查找古代叢書目錄及其子目,最完備的工具書是《中國叢書綜錄》,還有《叢書大辭典》、《叢書子目索引》、《叢書子目書名索引》等。

在古代,叢書多為綜合性的叢書。隨着科學文化的發展,各種專門性的叢書相繼出現。全國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加強了叢書的出版。

引證解釋

1. 聚集書籍。

唐 韓愈 《剝啄行》:「門以兩版,叢書於閒。」

2. 中國最早的詩文集內「雜著」的別稱。

唐 陸龜蒙 《序》:「叢書者,叢脞之書也。叢脞猶細碎也,細而不遺大,可知其所容矣……歌、詩、頌、賦、銘、記、傳、序,往往雜發,不類不次,混而載之,得稱為『叢書』。」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叢書》:「古無輯錄,各家著述為叢書者, 唐 陸 氏 龜蒙 有《笠澤叢書》。『叢書』二字,始見於此,然仍詩文專集也。」

3. 根據一定目的和使用對象,選擇若干種書編為一套,在一個總名稱下刊印。有綜合性的,也有專科性或專題性的。

中國編叢書,始自宋代,盛於明清。自元明至近代,所刻近三千種。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叢書》:「宋溫陵曾慥,集《穆天子傳》以下二百五十種為《類說》,是則後世叢書所由昉。」 繆荃孫 《校刻〈儒學警悟七集〉序》:「唐以來有類書,宋以來有叢書,朱氏《紺珠》、曾氏《類說》,已匯數十種而刻之,然皆刪節不全,至取各書之全者,並序跋不遺,前人以左圭《百川學海》為叢書之祖,顧《學海》刻於咸淳癸酉,先七十餘年已有《儒學警悟》一書,俞鼎孫、俞經編,計七集四十卷。」《〈中國叢書綜錄〉前言》:「我們編纂這部《綜錄》……集合北京圖書館等四十一個圖書館的館藏,這些圖書館又是在解放後經過大力充實的。因此所收的叢書有2797種,而『新學』和『佛學』的叢書,還不計在內。」現代將性質相近或相同的文章或著作匯編成套出版,亦稱叢書。 柳亞子 《懷念阿英先生》:「太陽社好像是出版月刊和叢書的,主要的人物是蔣光慈和錢杏邨先生。」巴金 《靳以逝世二十周年》:「他寫文章,編刊物;我也寫文章,編叢書。」

其他相關

在一個總書名下匯集多種單獨著作為一套,並以編號或不編號方式出版的圖書。它通常是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針對特定的讀者對象,或圍繞一定主題內容而編纂。一套叢書內的各書均可獨立存在,除了共同的書名(叢書名)以外,各書都有其獨立的書名;有整套叢書的編者,也有各書自己的編著者。一套叢書一般有相同的版式、書型、裝幀等,且多由一個出版者出版,除少數叢書一次出齊外,多數為陸續出版。

南宋嘉泰二年(1202)俞鼎孫、俞經編《儒學警悟》,將6人的6種著作匯為一書出版。70年後,左圭輯成《百川學海》,收書100多種,兩書被視為中國叢書之祖,清代編纂的叢書數量多,卷帙大,門類齊全,校勘精良,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庫全書》。辛亥革命以後,既出版了《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等以古籍為主的大型叢書,又出版了《中華百科叢書》、《ABC叢書》、《一角叢書》等介紹現代科學文化的叢書。中國當代著名的叢書有《當代中國叢書》、《走向未來叢書》等。中國自宋代以來出版的叢書數量巨大,類型繁多,其中古籍叢書對於古代文獻的收集、保存和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國叢書綜錄》、《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收錄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大量叢書。中國的古籍叢書按收書方式有舉要(匯集重要的或常用的書)、搜異(匯集難得的異本)、輯佚(匯集已散佚的書)、影舊(影印宋元本或罕見抄本)等幾大類,按收書內容則有專代、專地、專人、專學等幾類。本條後文介紹幾套較有影響的大型中國古籍叢書。

在西方,17世紀後半葉,英國書商以編有號碼的小冊子形式分別出版了各劇作家的劇本,這是較早的叢書。由於價格低廉,而且讀者可利用書商提供的封皮,按其順序號自行裝訂成冊,因而深受歡迎。到18世紀上半葉,這種分冊編號的出版方式在英國城鎮已廣泛流行。19世紀初,西方的叢書主要是重印各種版權期已滿的圖書;19世紀20年代,開始出版一些價格比較低廉的原著叢書,19世紀中葉,叢書已逐漸普及,能為一般人所接受,如英國書攤上到處可見1先令1冊的《鐵路文庫》、《大眾文庫》、《一先令叢書》等。進入20世紀,叢書的出版更加繁多。美國E.A.貝爾編的《叢書子目——圖書館員和學生用手冊》正編和補編共收錄了美國和其他國家以叢書方式出版的圖書(子目)約7萬種。西方叢書一般分著者叢書、專著叢書、機關團體叢書、出版家叢書等。

《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卷帙最大的叢書,共7.69億字,以經、史、子、集4部分類,故名《四庫全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四庫全書館,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學士16人為總裁,六部尚書及侍郎為副總裁,下設總纂官、總閱官、總校官等300多名,繕寫人員數千名,多是當時名儒學者。歷10年修成全書1部,其後分抄6部,分貯在全國7個藏書樓中(見四庫七閣)。因7部全書抄成時間先後不一,抽補散失情況各異,因而各部卷帙不盡相同,文津閣所藏《四庫全書》(現藏北京圖書館)共收書3503種,計79337卷,裝訂成36304冊。

《四庫全書》匯集了自中國有文字以後至清乾隆年間的主要文獻,這些文獻來源於以下 6方面:內府本,即政府藏書,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贊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時奉旨編纂的書,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采進本,即各省督撫徵集來的圖書。私人進獻本,即各省藏書家自動或奉旨進呈的書。通行本,即采自社會上流行的書。《永樂大典》本,即從《永樂大典》(見類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收入《四庫全書》的書籍,在300萬字以上的有31部,包括類書、政書、史書、詩文集、醫書、方志等。部頭最大的是清康熙年間編纂的類書《佩文韻府》,共940多萬字;其次是明初編纂的收有6萬多個驗方的《周定王普濟方》,有870多萬字。

《四庫全書》保存了中國歷代大量文獻。所據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貴善本,如宋元刻本或舊抄本;還有不少是已失傳很久的書籍,在修書時重新發現的;也有的是從古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書有385種。《四庫全書》的編纂,無論在古籍整理方法上,還是在輯佚、校勘、目錄學等方面,都給後來的學術界以巨大的影響。但是,《四庫全書》畢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為名,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產物,乾隆借纂修《四庫全書》之機向全國徵集圖書,貫徹「寓禁於徵」的政策,對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分別採取全毀、抽毀和刪改的辦法,銷毀和篡改了大批文獻。《四庫全書》突出了儒家文獻和反映清朝統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獻,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於批評儒家思想的文獻及戲曲和通俗小說如宋元雜劇、話本小說、明代傳奇等。

《四庫全書》將所收書籍按經、史、子、集 4部分類,4部之下設44類,其中經部10類、史部15類、子部14類、集部5類。一些類目又細分若干屬(三級類)。收入《四庫全書》的各書,書前都撰有一篇提要,介紹作者生平、本書主要內容,學術源流、版本流傳,間或考辨文字增刪、篇帙分合,本書得失等。這些提要具有較高價值,1781年曾匯編為《四庫全書總目》200卷,《四庫全書》七部都是用毛筆端楷抄寫而成的。書頁一律直行紅格,每半頁8行,每行21字,有些書內還繪有精細的插圖。書封面用黃絹,絹面顏色標誌著書的類別,如北四閣藏的《四庫全書》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藍色,集部灰色,每冊書的首頁和末頁都蓋有乾隆璽印,每閣一式,各不相同。每若干冊貯存在一個楸木匣內,名為一函,函面上刻書名;函內的書用香楠木片夾起並用綢帶束住。函面字、綢帶與絹面的顏色相同,(見彩圖 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

七部《四庫全書》留存下來的只有文津閣本、文溯閣本、文瀾閣本和文淵閣本等4部,前三部現存中國大陸,後一部在中國台灣。1983年台灣商務印書館據文淵閣本影印出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亦著手整理影印,擬分期出版。

《四部叢刊》大型古籍影印叢書,由張元濟主持輯錄,商務印書館1919~1936年出版。計收書504種。分為3編,各依《四庫全書》的分類次序,編排成經、史、子、集4部分。所選均為重要古代典籍。經部多收漢唐經注和字書原本;史部除正史、編年、地理之外,取最古的別史、雜史、傳記、載記;子部取九流十家的著作中言辭古雅,流傳有緒的,及算學、兵書、醫經中主要的數種;集部則採錄有影響的別集與總集。該叢刊對唐以前的著作收入較多,宋元以後的書籍則取捨較嚴。

《四部叢刊》採用照相石印的方法,將大小不一的古籍印製成統一的規格,字體清晰便覽。

全書分為三編。初編刊行於1919~1922年,收書350種,共 8548卷,線裝2100冊,1926~1929年重印,收書總數、版式裝潢與原印相同,但調整了部分版本,再版計為8573卷,2112冊。重印時還增補了某些殘缺的卷葉和序跋,過錄名家校語,或比勘舊刻輯成校記附在書後。1936年曾縮印成平裝本出版。續編刊行於1934年,收書81種共1910卷,線裝500冊。三編刊行於1935~1936年,收書73種共1910卷,線裝500冊。

《四部叢刊》所用底本選擇精良。編者以商務印書館附設涵芬樓收藏的古籍善本為主,遍訪南北各圖書館,併到日本訪求,反覆比較,擇優付印。如果古本已經卷帙不全,編者就用後出善本相補。

《四部叢刊初編》有《書錄》可供查找,《書錄》按經、史、子、集編排,每書除著錄書名、卷數、撰人外,還涉及版本和收藏圖記,可視作一種善本書目。續編、三編書後多附題跋,陳述版本、兼及內容,亦可資參考。上海書店曾重新影印《四部叢刊》,合訂為精裝500冊,並編有《四部叢刊初、續、三編總目》。

《古逸叢書》綜合性善本叢書。始輯於清代,分初編、續編和三編。初編輯者黎庶昌(1837~1897),字齋,貴州遵義人,曾任清政府駐英、法、德、日等國參贊。清光緒八年(1882)任出使日本大臣。在日期間,他見到不少在中國已經亡佚和稀見的宋元刻本及舊抄本古籍,為了保存和傳播這些珍本古籍,輯刻《古逸叢書》,因所刻多古本逸編而命名。該叢書由黎庶昌的隨員、精通版本目錄之學的楊守敬任校刊。全書共200卷,計26種,包括經、史、子、集4部,隨獲隨刻,均摹其真(影刻),校刻工作始於清光緒八年(1882),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每刻一書,先選擇日本技藝精湛的刻工示範筆法,而後動工,有時對某個字修改補刻幾次才滿意。第一種是影宋蜀大字本《爾雅》3卷,最後一種是影宋本《太平寰宇記》殘6卷。叢書的開頭是黎庶昌自序,闡明選輯的緣由和宗旨,繼以26種影刻本的敘目,即每一種書的解題,述其源流,考其版本。其中第20種的卷末附有楊守敬、黎庶昌等題識和他們過錄的前人跋文,《古逸叢書》縷版十分精細,可與宋槧元刊齊驅,其中尤以在日本東京使署初印的美濃紙本為佳。後來書版運回國內,歸江蘇官書局。全部版片現存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

辛亥革命後,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時,竭力倡導影印古籍,繼完成《四部叢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之後,仿照黎庶昌之例,博訪罕傳珍本,輯成《續古逸叢書》,續編共收書47種,由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其中46種是在中華民國年間印行的,第一種影宋本《孟子》,印於1919年,後因抗日戰爭而中輟,最後一種影宋本《杜工部集》1957年問世,首尾相距3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便於珍貴版本古籍的保存和流傳,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決定輯編《古逸叢書三編》,將匯集宋元舊刊的精品、孤本,陸續由中華書局印行。為保存原書面貌,三編全部採用影印線裝,每書均附有出版說明,對版本的流傳和學術價值加以考證和評估。第一種影宋本《忘憂清樂集》於1982年問世。到1988年底已出版35種,1992年將出齊三編的全部37種(原計劃為50種)。

《四部備要》大型古籍叢書。陸費逵、高野侯等輯校,中華書局1920年起排印出版。共5集,計收經、史、子、集各種古籍351種,11305卷,線裝2500冊。

《四部備要》有意仿效于敏中等所輯《籀藻堂四庫薈要》,但選目更著重實用。全書用聚珍仿宋活字排印,字畫清晰,精美古雅。先以6開線裝出版,重版時放大版面,5開線裝,仍為2500冊。1934年又出版布面精裝16開本100冊,紙面平裝16開本280冊,將原4頁縮成1頁,正文注釋都加句讀,按張之洞《書目答問》次序重新編排。原計劃分8集出齊,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只出了7集。1955年補出第8集時抽去集部所收《曾文正公詩集》3卷、《文集》3卷,增入《養一齋文集》20卷,《李養一先生詩集》4卷、《賦》1卷,《詩餘》1卷,因此前後略有不同。

《四部備要》因選書實用,字體清晰,很適合中小圖書館和文史研究者使用,流傳極廣。缺點是有些書底本選擇不精,又經排印,不免有脫字誤字,使用時遇到問題,仍須核對原書。

《四部備要》有《書目提要》4卷,列各書著者小傳、提要、卷目,可供檢索和參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