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丙酸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丙酸鈉,是我國GB2760—2011規定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防腐劑,用於糕點豆製品等;可以單獨使用或與丙酸山梨酸配合使用;也可用作啤酒等的粘性物質抑制劑;飼料添加劑等。外觀為無色透明結晶或顆粒狀結晶粉末,無味或略微有乙酸-丙酸-丁酸氣味。對光和熱穩定,在潮濕空氣中易潮解。

目錄

簡介

中文名:丙酸鈉

化學式:C3H5O2Na

英文名:Sodium propionate

分子量:96.06

基本內容

CAS:137-40-6

化學式:C3H5O2Na

所以一共有4種元素(C H O Na),式量也就是相對分子質量。該式量為:12*3+5+16*2+23=36+5+32+23=96

原子個數為3+5+2+1=11

性質: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色透明結晶或顆粒性結晶粉末。無臭或略帶丙酸臭。在濕空氣中易吸濕。熔點400℃以上(分解)。1g本品溶於約1mL25℃水24mL乙醇。10%水溶液的pH值為8.0~10.5。

主要應用

1.在食品工業中作膨鬆劑、麵團調節劑、緩衝劑、組 織改進劑、固化劑、營養增補劑、螯合劑等。如作焙製品、糕點膨鬆劑。麵包、餅開的助酵劑、緩衝劑、果膠固化劑(凝膠作用),酵母食料肉類製品組織改進劑等。

2.用於釀造,可增加糖化力,提高發酵能力。

3.在製革中作蒙囿劑,以提高皮革的耐鹼力和鞣製的均勻性。

丙酸鈉物理化學性質

外觀性狀:丙酸鈉(137-40-6)為透明顆粒結晶或白色粉末。

溶解性:易溶於水,微溶於醇。

熔點:285-286 °C(lit.)

溶解度:H2O: 0.1 g/mL, clear

水溶解性:995 g/L (20 ºC)

Merck:14,8669

丙酸鈉產品用途

用途一:用作防腐劑,用於糕點、楊梅等防霉

用途二:用作殺菌劑、防霉劑

用途三:丙酸鈉液濕酸型防腐劑,其抑菌作用受環境PH的影響。在PH5.0時最小抑菌濃度為0.01%,PH6.5時為0.5%。在酸性介質中對各類黴菌、好氧芽孢桿菌或革蘭陰性桿菌由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防止黃麴黴菌素的產生有特效,而對酵母幾乎無效。此外,也作為食品的防腐劑。

用途四:在製革中作蒙囿劑,以提高皮革的耐鹼力和鞣製的均勻性。

用途五:丙酸鈉也是酸型食品防腐劑,其抑菌作用受環境pH值的影響。在pH值5.0時最小抑菌濃度為0.01%,pH值6.5時為0.5%。在酸性介質中對各類黴菌、革蘭氏陰性桿菌或好氧芽孢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防止黃麴黴菌素的產生有特效,而對酵母幾乎無效。在食品工業中,可用於糕點的保存,使用量2.5g/kg(以丙酸計,下同);在3%~5%的水溶液浸泡楊梅中最大使用量50g/kg。還可作飼料的防霉劑。

用途六:防腐劑;防霉劑。

用途七:食品、飼料和防腐、防霉劑。一般添加量為0.1-0.3%。

用途八:殺菌劑、防霉劑。測定轉氨酶。食品、飼料和防腐、防霉劑。一般添加量為0.1-0.3%。

丙酸鈉製備方法

方法一:碳酸鈉粉末在中和鍋中溶解,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7~8,中和溫度70~100℃,中和時間2~3h。將中和液過濾除去不溶物,清液經濃縮、冷卻、結晶、分離、乾燥得成品。

CH3CH2COOH[Na2CO3]→CH3CH2COONa

方法二:由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丙酸溶液而得。

方法三:將碳酸鈉溶於熱水中,在70℃慢慢加入丙酸,然後加熱至沸,pH值應在6.8~7.3,脫色,過濾,減壓濃縮,冷卻,過濾,乾燥即為成品。

方法四:由丙酸與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製得。

碳酸鈉粉末在中和鍋中溶解,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7-8,中和溫度70-100℃,中和時間2-3h。中和液過濾除去不溶物,清夜經濃縮、冷卻、結晶、分離、乾燥得成品。

方法五:丙酸和碳酸鈉在80-90℃反應2-3小時,pH=7-8,反應畢,經過濾、噴霧乾燥得成品。

丙酸鈉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

急救措施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意識清醒,給予2-4個滿杯牛奶或水。經口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失去知覺的人。獲得醫療救助。不要催吐。如果意識清醒,用水漱口,喝2-4滿杯牛奶或水。

吸入:立即接觸到新鮮空氣中刪除。如果沒有呼吸,進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果出現咳嗽或其他症狀,送醫院救治。

皮膚:獲取醫療援助。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沖洗皮膚至少15分鐘,而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衣服洗淨後方可重新使用。

眼睛:沖洗眼睛,用大量的水沖洗至少15分鐘,偶爾抬一下上下眼瞼。如果刺激發展,尋求醫療救護。

處理和存儲

貯藏方法: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遠離不相容物質。存儲防潮保護。

處理:後,徹底沖洗。脫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後方可重新使用。使用足夠的通風。減少灰塵的產生和積累。避免吸入粉塵,蒸汽,薄霧,或氣體。避免接觸眼睛,皮膚和衣物。空容器中保留有產品殘餘物(液體和/或蒸汽),可能會有危險。保持容器密閉。避免食入和吸入。

危害辨識

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狀。

皮膚: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炎。可能會被吸收,通過皮膚有害量。

眼睛:可能引起眼睛發炎。

食入:可能引起胃腸道刺激,噁心,嘔吐和腹瀉。

曝光控制/個人防護

個人防護:眼睛:佩戴合適的防護眼鏡或化學安全護目鏡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護條例29 CFR 1910.133或歐洲標準EN166。皮膚:穿戴適當的防護手套,以防止皮膚接觸。服裝:穿適當的防護服以防止皮膚接觸。

呼吸器:的呼吸保護計劃,以滿足OSHA的29 CFR 1910.134和ANSI Z88.2要求或必須遵循的歐洲標準EN 149工作環境需要時,呼吸器的使用。

曝光效果:高鈉血症可能會產生煩躁,易怒,頭暈,逐步遲鈍,減少流涎,流淚,抽搐和昏迷。腦體液高滲可能導致蜂窩crenation的和不可逆的神經損害。

消防措施

消防:佩戴自給式呼吸器壓力需求的裝置,MSHA / NIOSH(或同等學歷),以及完整的護具。發生火災時,可能會產生刺激性和劇毒氣體通過熱分解或燃燒。滅火劑:使用最合適的滅火劑。在用火噴水,乾粉,二氧化碳,或適當的泡沫的情況下。

火災隱患:可燃

泄漏處理辦法

小泄漏/泄露:真空或清掃物質,併到一個合適的地方處置容器中。立即清理泄漏,使用適當的防護設備。避免產生灰塵的條件。提供通風。

丙酸鈉安全危害特性

類別:有毒物質

毒性分級:低毒

急性毒性:口服-小鼠 LD50: 6332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險特性:可燃, 火場排出含氧化鈉辛辣刺激煙霧

滅火劑:水, 二氧化碳, 乾粉, 砂土

丙酸鈉儲運特性

庫房低溫, 通風, 乾燥

上游產品

丙酸 純鹼 氫氧化鈉

下游產品

L-丙氨酸 茴香腦 丙酸酐 DL-丙氨酸 (5-氟-2-甲基-1H-茚-3-基)乙酸 6-甲基香豆素 3-甲基氧雜萘鄰酮 (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 N-羥乙基-N-羥烷基-Β-氨基丙酸 丙酸苄[1]

參考文獻

  1. 丙酸鈉食品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