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

作品名稱: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

創作年代:,明代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袁凱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明代詩人袁凱的詩。[1] 袁凱的詩作,言及現實其少,只於個別篇內有隱晦、曲折的表露。其成功之作多為抒發個人情懷,描述旅人思鄉之篇。

袁凱詩古體學魏晉,近體師杜甫,但並不囿於古人,有自己意境。古風《從軍行》、《楊白花》等古樸激越,餘韻悠然。律詩《採石春望》、《京師歸至丹陽逢侯生大醉》及七絕《淮東逢張十二信》等,都有杜詩渾厚深沉、真摯含蓄之風「流出肺腑,卓爾自立」。何景明等推袁凱為明初詩人之冠。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袁凱[2]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3]。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4]

袁凱,字景文,松江華亭人,博學多才。洪武四年(1371年)被人舉薦當了御史,頗受皇上信任。一次朱元璋又要殺很多人,命袁凱把案卷拿給太子複查。太子一向主張寬和、仁政,這一次對老爺子要殺那麼多人依然表示反對。袁凱將太子的意見回奏給朱元璋,沒想到朱元璋卻給他出了一個要命的難題:"我與太子誰對誰錯?"袁凱膽子再大也不敢說誰是誰非呀,不得已只好作答:"陛下執法那是正義的需要,而太子主張不殺也是寬政。"聽了這個回答,朱元璋遂以"老猾持兩端"惡之。

袁凱害怕遭到誅殺,佯裝瘋傻。朱元璋就命人用錐子扎他,他咬牙忍着疼。回到家裡後,他又把自己的脖子用鐵鏈拴住,整天瘋話連篇。朱元璋仍不相信,命人暗中監視。探子見他在牆邊吃狗屎,回報,朱元璋才相信他的確是瘋了。其實,袁凱吃的並不是狗屎,他知道朱元璋要派人來監視他,所以事前準備了一些點心,捏成狗糞狀的段段撒在牆邊。

袁凱因"瘋"辭官,離開了提着腦袋過日子的是非之地,落了個善終。別說袁凱一個小官,皇親國戚又能怎樣?郭德成是寧妃的哥哥,喜歡喝酒。他的兩個哥哥都因功爵位至列侯,而他僅僅是個驍騎舍人。因為寧妃的緣故,朱元璋幾次想升他的官,郭德成都力辭不受,說他無才無德,當了大官怕誤了國家的大事。有一次他陪朱元璋喝酒,朱元璋賞了他不少東西,郭德成跪在地上脫下帽子謝恩,因為頭髮稀疏,朱元璋就取笑說他"醉瘋漢,頭都禿成這樣了,是不是又喝多了"。郭德成答:"可不是,就是這樣我還嫌多呢,真想拔光了才痛快。"他這一說雖然無意,但卻犯了朱元璋的忌,因為朱元璋當過和尚。[5]

視頻

詩詞大會:明朝詩人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拯救大明王朝

.

中國歷史真正的明朝是這樣的!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