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世尊的父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世尊的父親,有一位大商主供養佛陀時,見佛身相十分莊嚴,就發了一個願:願將來我能有一位象佛陀一樣的兒子。當時的商主就是今世的淨飯王,以此願力他今生作我的父親

原文

  有一次,佛到祗陀園去,路途中,遇一婆羅門老人。這位老人一見佛陀,一邊情不自禁地喊著:「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一邊向佛陀跑過去想抱住佛陀。這時,旁邊的比丘上前攔住,不讓他這麼做,佛陀對眾比丘說:「你們不要攔他,否則,他會立刻吐血而亡的。」比丘們讓開了,這位老人就搶上去,緊抱住佛陀的脖子,像久別重逢的父親終於見到自己的兒子一樣,急切地喊:「我的兒子!我的兒子!」

  激動了良久,這位老人鬆開手,心情漸漸地平靜下來。這時,佛陀給他傳了相應的法,這位老人馬上獲得預流果位。此時,得果的老人向佛陀祈求道:「我願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請佛陀慈悲攝受。」世尊欣然答應並攝受了他,當下以「善來比丘」之方便言詞為他授了近圓戒。

  出家後,他身披三衣、手持缽盂濾水器,成了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世尊為他傳授了一些相應的教言,他自己也是勇猛精進,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了阿羅漢的果位。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在拜見您的成千上萬個男人中,沒有一個像這位老人一樣如此對待您的,今老人之舉是以何因緣?唯願為吾等演說。」

  世尊告曰:「這位老人在此世之前的五百世中作我父親。他往昔的習氣現前,所以,才會有今天這些行為。」「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作世尊您的父親,那為什麼今生不作您的父親呢?」世尊復言:「凡大菩薩好行布施,具足出離心,但這位老人在五百世中,經常對我布施與生出離心造的違緣太多了。

  最後我發了一個願:願他以後不要再作我的父親。另外,我今生的父親淨飯王曾發願作佛的父親,這兩個因緣和合,所以,他今生沒作我的父親。」「那麼請問世尊,淨飯王往昔是如何發願的呢?」世尊告曰:「早在九十一個大劫前,有如來、正等覺俱留遜佛出世。有一位大商主供養佛陀時,見佛身相十分莊嚴,就發了一個願:願將來我能有一位象佛陀一樣的兒子。當時的商主就是今世的淨飯王,以此願力他今生作我的父親。」「請問世尊,那位婆羅門老人以何因緣今生貧窮,人已年邁,才值遇佛陀出家?」世尊曰:「因為他生生世世對大菩薩行布施與生出離心造種種違緣,尤其是對我出家造種種違緣,故他今世貧窮,老年時才遇佛出家。」「世尊,他以何因緣對佛生歡喜心,於佛教法下出家證得羅漢果位?」世尊說:「這是他往昔的願力。

  賢劫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有一位比丘,在臨終時發願:我一生中出家修持,雖然沒得到什麼境界,但願我將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斷盡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他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得證阿羅漢果。」[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