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弟弟(李景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的弟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我的弟弟》中國當代作家李景寬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的弟弟

我只有一個弟弟,比我小十六歲,我拿他當孩子。

弟弟下生時,母親沒有奶水,每天早上我上離家挺遠的奶站給他買牛奶。那時,我已經上初中了,同年級二班有位男同學叫程吉慶,奶站恰巧在他家門口。六十年代買牛奶的人多,而牛奶少,每天天不亮就得去排隊,買到了,馬上往家跑,吃完早飯還得去上學。程吉慶不讓我起大早去,他每天天不亮便把奶瓶放在奶站門口替我占位,來買牛奶的依次把奶瓶放好,然後走開去辦別的事。傍要賣牛奶時,大家聚攏來,按照順序買牛奶。那時候,人們挺守規矩。因程吉慶替我,我往往排一號。弟弟有牛奶喝,長得像小牛犢,黑胖。如今,程吉慶已經作古了,我一直欠他的人情。

弟弟七八歲時,嘴角處長顆獠牙,一笑便將嘴唇頂破了,所以他不敢笑。我看着心疼,領他找我的牙醫朋友,把他這顆拔掉了。從此,他笑口常開。那時,他長得虎頭虎腦,十分可愛,我走哪都願意領他。他挺聽話,老實憨厚,從來不闖禍。

他上小學時,我教他作文,先是給他編好情節由他來寫,後來我啟發他養成觀察生活記筆記的習慣,由他從自己積累的素材庫里掏材料,然後自己構思,再由我點撥。

等到他上初中時,就是全學年的作文高手了,被學校師生戲稱「作文老將」,語文老師經常拿他的作文當範文。學校的黑板報上幾乎每期都刊登他的作文,學校凡是舉辦作文大賽,每次他都斬獲大獎。校黨支部書記汪海泉深諳文學寫作,經常把他叫到辦公室,親自查閱點評他的作文,令同學們羨慕和妒忌。

參加高考的三天,正趕上父親患心臟病急救,他白天在考場答卷,晚上在醫院護理父親,結果以三分之差落榜。弟弟沒有選擇回校繼續復讀,因那時我已經編劇大專班畢業,分配至齊齊哈爾當編劇。我離開了父母,弟弟承擔了在父母跟前盡孝的義務。他堅持在當工長的父親管理的工地幹活,挑磚、打混凝土、推獨輪車、抬預製板,稚嫩的肩膀磨紅了,磨出泡了,他一聲不響。

冬天,建築工地沒活了,弟弟賦閒在家讀書,跟我通電話,打算當代課教師。我回家鄉找跟我關係甚密的汪海泉老師安排,這時他已調任四中黨支部書記,很痛快地答應下來。那年弟弟才18虛歲,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工作極其認真負責,不久就成為全校最年輕的班主任。由於學校奇缺地理教師,弟弟開始教一個學年的八個班地理課,後來又兼任了兩個班的語文課,每天教兩個學科,要連續上六節課,導致後來患上較嚴重的慢性咽炎。當時初三學年共有八個班級,六個俄語班中有兩個「尖子班」,弟弟所教的是兩個普通英語班。校領導為了提高英語班中考成績,將兩班的學生矬子拔大個,楞抽出個「加強班」由他帶。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辛苦一分收穫。中考成績揭曉,弟弟所帶的班超過了兩個「尖子班」,驕人的成績在全市教育界傳為佳話。

他為了當好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考取了首屆哈師專函授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從臨時代課,熬到定編代課,又從最初教初中,再到教高中,他每天除了教育教學,就是刻苦自學,每個寒暑假都在進修提高。後來他參加了全省轉干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地區轉干培訓中心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弟弟被選中擔任培訓班總班長,協助培訓中心領導和老師,負責管理十個市縣370餘名轉干學員的學習和生活,並親自主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他歌唱的好,嗓音洪亮。

那時,他已經到了找對象年齡。有人給他介紹一位很文靜的姑娘,是朝鮮族。姑娘家看他長得黑,不同意。姑娘的母親不知從何處知道了我是他的親哥哥,這下有了轉機。原來,我畢業分配到家鄉塑料廠當徒工,姑娘的母親是這個廠的工人,對我的人品和才華甚為佩服。雖然我早已離開了那個工廠,但老人家仍然記得我。她認為,這黑小子的哥哥出類拔萃,人品又好,他弟弟也錯不了哪去。姑娘的姥姥聽說了,拍巴掌贊同。原來,她姥姥在劇團幼兒園當保姆時,我是劇團編劇,將幼小的長子送進劇團幼兒園,老人家特別喜歡他,妻子跟老人家處得也好。嘿,你說巧不巧?這門親事就這樣結成了。婚後,夫妻二人在父母面前極盡孝道。

弟弟成了優秀語文教師,調到新整合的高中第八中學任教,學校將他重點培養。可是,他患慢性咽炎,不適合講課。正巧,市政府缺秘書,四處挖能寫的秀才,其中就相中了他。可是,八中校長不放。不能講課,將來上教導處抓教改,人才難得。教委主任原先是我念中學時的化學老師,他也不願意放走人才。我那時在齊齊哈爾當編劇,弟弟找我幫他打通關節。我回到了家鄉,找我初中同班同學、副市長鄧憲芳出面,到底還是緩期放行,一年後弟弟送走了他教的畢業班,才最後一個到政府辦報到。

弟弟如願以償的當了市政府秘書,不久,提拔為文秘組組長,掌管市政府文件、印信、會議、接待等。他當了八年文秘組長,先後服務四任正市長,二十餘位副市級領導,從來不為一己私利動用自己的權力,也不為了升遷跑關係。雖然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還榮獲了全市勞動模範稱號,但多年還是副科級,沒能得到晉升。說來有人可能不信,當時任市委主要領導的,竟然是我三表哥的親家。那時電視連續劇《莊稼院裡的年輕人》正在熱播,因為這部戲由我擔任編劇,根據家鄉傑出青年蘇艷霞事跡改編,這部大戲又是在家鄉拍攝的,當地電視台整天都是報道這個戲拍攝進展情況,我成了家鄉家喻戶曉的名人。只要我張口找找這位親戚,可能弟弟早就被提拔了,可是我和弟弟就是不求人,堅持靠自己的實績說話。

後來,弟弟的兒子職業中專畢業後,只要他求哪個企業老總接收不成問題,但他不為此張口求人。侄子從小愛好電腦,打遊戲掙幣子,月收入多達幾千元,這也是新興行業,在家動動手指就掙錢。

侄子找了個可心的對象,女孩會過日子,兩人感情篤深。後來女孩懷孕了,由於沒有新房,沒條件結婚,想要把孩子做人流。我家英子堅決反對,她四處張羅錢,我家兩個兒子,還有外甥,再加上英子湊錢,弟弟幾個大舅子、小舅子幫忙湊錢,又外借和貸款,總算湊足了買房款,在我家的小區內買了很寬敞的樓宅。侄子結婚了,愛人生下一個男孩,聰明、伶俐、可愛。侄媳至今還感謝她大娘,我家族孫輩終於有了接戶口本的了,幸甚幸甚!

後來,弟弟調到家鄉某街道辦事處任黨群副書記,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與所轄社區居民群眾打成一片。尤其是貧困戶把他當成主心骨、貼心人,有困難願意找他,他沒有官架子,一心樸實為群眾辦事。

期間,他發揮了自己善於創意的能力,創建了辦事處工作網站,刊發了社區幹部民情日記1500餘篇,編撰了30萬字的社區幹部民情日記文集《一道門檻的距離》,探索實現黨群幹群關係「零距離」的有效途徑。主管副市長不僅親自為弟弟編撰的書作序,還在這個的街道舉辦全市社區系統民情日記工作經驗交流會,掀起了全市「踏門檻、解民憂、促和諧」活動熱潮,成為全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工作典範。教師出身的弟弟不忘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積極開展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創辦工作簡報《東升火炬》10年,刊發簡報410餘期,多次代表全市接受省地各級領導檢查。他被評為地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標兵。終於在2017年11月份,在年輕有為的辦事處黨委書記的極力舉薦下,市委主要領導堅持以實績選任幹部,53歲的弟弟被提拔為辦事處主任。大家都說,他趕上了家鄉的政治生態清明,在不跑官送禮的情況下,在不可能提拔的年齡提拔了。

他是家鄉有名的「筆桿子」,有着機關工作的豐富閱歷,家鄉史志啦、綜鑒啦、紀實報告啦什麼的,都邀他執筆編撰,他不怕麻煩,認真查閱堆積如山的資料,嚴格遵照史實,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這種認真的勁頭像我。但性格不像我,我是急性子,幹啥快通,他是慢性子,你急他不急,有個穩當勁兒。這點像二舅,不過二舅不善言講,他有很強的演講能力,不拿稿也能講得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他是當官的料,可至今才是正科級,晚了點兒。[1]

作者簡介

李景寬,黑龍江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