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與毛女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與毛女游》

圖片來自網絡

作品名稱: 《與毛女游》

創作年代: 晚唐、五代、北宋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陳摶

《與毛女游》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尊奉黃老之學陳摶的詩。[1]

陳摶著有《觀空篇》等。並拜麻衣道者為師,從事《易》學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太極圖》和《先天方圓圖》等,現流傳的著作託名者居多。 [2]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陳摶(拼音tuán)(871年—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雲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尊奉黃老之學。

後唐清泰二年(935年),隱居武當山九石岩。著有《胎息訣》、《指玄篇》等專著。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講學,號「峨眉真人」。[3]

陳摶學術思想的基本特徵,是以《老》學為主,兼融道家易。從《老子》等書中的宇宙人物生成論,又以道家反本說和《老子》返樸歸真、歸根復命的信念為旨歸,將《周易》卦爻變化的節序性、規律性的思想與《老子》論道體的自然無為思想相結合,將道體的虛無自然看作是具象個體變化的本質,而具象個體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性和節序性又是虛無自然道體的內容和顯現。

從隋唐內丹道的流變看,內丹道流也多徵引《老子》「專氣致柔」等語為典要。這是陳摶學術思想的主要來源。陳摶將內丹理論系統地建立在對《老》與道家易的闡發上,他以老莊易相發明的思想方法,深受先秦道家與王弼及唐人的影響。

宋端拱初年(989年)秋七月,仙逝於華山張超谷,石室鑿成,陳摶親自寫幾百言作為奏表,奏表大略說:「我氣數將盡,聖朝難以依戀,隨後將在這個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超谷中。」後果然如期仙世,經過七天四肢身體還有餘溫。當時有五種顏色的彩雲掩蓋堵塞洞口,經月不散。,享年118歲。

視頻

陳摶老祖到底有多恐怖?

參考資料

  1. 《與毛女游》 詩詞名句網
  2. 《宋史》·陳摶 國學寶典
  3. 陳摶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