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里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里古鎮01 原圖鏈接

古鎮簡介

上里古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距市區27公里。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被列為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具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6處。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6月5日掛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上里古鎮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過境地,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

建制沿革

上里鎮歷史悠久,到了明末清初,由於古鎮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益繁榮。

解放後,依據隴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鄉劃為上里。古鎮人口探源,據史書記載,這裡漢以前為青衣羌人領地,漢至隋歸嚴道縣管轄,隋末唐初曾一度隸屬臨邛郡,爾後歸雅州府。古時的西蜀稱「西南夷」為開發這片寶地從先秦到明清間,曾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如秦滅趙國後,徒趙國臣來巴蜀,漢代遷楚國臣民來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移民。

 古有詩云:「二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正是對上里古鎮生動形象的總體描繪。二水環繞的古鎮內明清建築錯落、古樹參天,茶馬古道上唐宋文物遺蹟眾多,近代紅軍石刻標語隨處可見。讓往來遊客踏石板道上體味歷史的滄桑,漫步於小溪流水邊享受怡人的田園風光,站在古老的石橋上領略自然的恩賜,沉醉在白馬靈泉邊聆聽古「羅繩」興衰的故事……

上里古鎮02 原圖鏈接


地理環境

上里東接名山、邛崍,西接蘆山、雅安,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出現。它以四川為起點,經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也稱「蜀身毒道」,總長200公里,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人文歷史

上里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俗稱「五家口」,即是:韓、楊、陳、張、許五大家族群聚。關於五大家族的傳說更是各有千秋:韓家銀子(官商錢多)是說韓家世代經商,積聚了大量錢財;、楊家頂子(官宦世家)所謂頂子,是說楊家詩書傳家,世代官宦、陳家穀子(屯糧大戶)是說陳家田產廣闊,糧食豐足、張家棍子(骨科習武)是說張家有習武傳統,個個驍勇善斗。、許家女子(漂亮勤勞)是說許家的女兒品貌雙全,勤勞善良,持家有方,各戶爭相聘娶;,如此形象生動的說法,勾勒出了古鎮的人文輪廓。三個女人一台戲,五大家族更是好戲不斷。想當年上里的狹窄的石板街上,官場、情場、商場、農場都成了家族們的競技場。  

自然環境

上里鎮東、北、西三面為丘陵山地,中南部為山丘圍合的平壩。城鎮邊緣東、南、西三面分別由河流小溪圍繞,白馬泉則處在鎮東北的一條溝谷之中。本區最高峰黑岩坪海拔1725米,與天台山相連,河谷平壩為農田,最低處海拔905米,山丘嶺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質量較佳,無污染。本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氣候特徵。境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山羊、野兔、野豬、麂子、杜鵑、畫眉、老熊、錦雞等獸類、鳥類和兩棲爬行及大量森林昆蟲。森林覆蓋率近80%。

主要景點

文峰塔

文峰塔又稱字庫塔,建於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紙爐,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燒字紙之用。

舍利塔

相傳是隋文帝楊堅為感謝尼姑智仙對自己的撫養之恩,詔令全國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清代立交橋

高橋建於清乾十四年。為三卷供橋,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皆可通行,又稱清代立交橋。

雙節孝牌坊

雙節孝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清廷為褒揚韓家姑媳二人守節,敕建旌表節孝牌坊。

位於古鎮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坊上橫額鐫刻「雙節孝」三字,脊頂下正中精調「聖旨」二字。

該坊結構為四柱三間十二翼出檐多脊,鏤空石雕彩繪,採用當地優質石英紅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進深3米,基座寬7.8米,出檐1.1米。坊上圖飾花紋、歷史故事、戲曲坊面、匾額對聯等,自然古樸, 鐫工精細,造型靈巧,栩栩如生,一隻只飛禽走獸揚威於坊上,一組組戲劇場景展現在畫壁之間。石坊建成後施石青、石綠、石紅、金箔等彩繪。

坊前30米處左右豎立12米高六棱四方雙斗石桅杆一對,更顯得氣勢雄偉。

九世同居石牌坊

九世同居石牌坊 建於清嘉慶六年,記載了陳氏家庭九代同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歷史,被譽為是漢族第一大家庭,因兩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譜石坊。

位於古鎮東陳家山犀牛望月處的「九世同居」和「陳氏節孝」石牌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陳氏家族自五代遷居上里,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當代被譽為是中國漢族最大一個家庭,曾兩次受到朝廷嘉獎而立家譜石坊。另一座因陳氏家族中一婦女守節,奉旨而建貞節坊。兩座牌坊呈一字型排列,坊前30米處立八輪雙斗雕花石桅杆一 對。

紅軍石刻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紅一方面軍經雅安在甲金山下的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上里古鎮境內尚存有紅軍石刻標語七十餘幅,絕大部分集中在古場鎮內,是雅安市境內尚存紅軍石刻標語最多的一個鄉鎮,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方面軍繼續北上,四方面軍因受錯誤路線影響而南下。紅軍在上里境內駐紮期間,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成立名為 「認真、德誠、紫光、崇安」等四個代號的政治部,並刻下七十多幅標語,如: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共產黨是窮人的政黨、赤化全川、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紅軍是北上抗日的主力軍等。

紅軍離開後,當地群眾用石灰和泥土將其石刻標語覆蓋保護起來,解放後又將其覆蓋物去掉,使這批珍貴的革命文物又恢復原貌,成為今天對廣大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實物教材,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雅安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7月將紅 軍石刻標語批准公布為雅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雅安市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韓家大院

上里古鎮保存完好的韓家建築群有兩處,一位於四家村,一位於古鎮內。大院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院內雕刻歷經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內容以戲曲和歷史典故為題材,其獨特的鑲嵌式雕刻工藝,實為民間一絕。

韓家大院位於上里鎮四家村,始建於清道光年前。該大院獨具地方建築特色,採取穿斗式木結構青瓦屋面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築群,接近地表處採用石墩做柱基,石板鋪地和嵌鑲地角坊。

此種形式的建築有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裝飾上:以門窗、桌台、牆壁隔板、欄板、檐枋、裙板、檐簾等,以變化無窮的民間雕刻藝術展現了淳樸的造型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通過匠人們豐富想象力以及獨特造型手法,創作了千餘幅精品,裝飾在建築物各個表面和室內陳設家具上。所有雕刻藝術品給人留下了民間裝飾美的享受。該大院已於1985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橋

二仙橋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初第一、二次建成後均被洪水沖毀,第三次再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該橋為高卷拱單孔石橋,橋面兩側有石欄,此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

站立於橋上物影倒影水中,充滿着詩情畫意,橋南田野間聳立着數十座饅頭小山包,人稱"十八羅漢拜觀音";橋北為天台山,如遇晴天可觀嘗到天台山脈由由山脊構成的巨型臥佛。

二仙橋始建於清乾年間,二仙橋得名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準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攔住踩橋人……眾人干涉,二乞丐躍入水中,即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二人並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白馬泉

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溫間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潮均能聽見馬蹄的聲音而得名。

白馬寺始建於唐代末年,位於龍頭山麓的南絲綢古道旁,與天台山一脈相連。寺內現存的巨石石雕觀音、唐代鑿挖的古聖井尤為罕見,寺內還存有明代的鐘亭、照壁、石雕獸、佛道兩家的石刻香爐等。

噴珠泉終年不枯,泉池隨時都可見串串珍珠般的氣泡從池底噴出。池邊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黃雲鵠題寫的"噴珠泉"碑。

傳說

上里古鎮04 原圖鏈接

二仙橋的傳說

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的二仙橋,是單孔石拱橋,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該橋面兩側有石欄,正中雕刻龍頭、龍尾,橋頭堅一寶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橋三個大字,塔壁陰刻文字,記述了曾先後三次建橋過程。關於三次建橋,民間還流傳着這樣的傳說:清乾隆初,為方便兩岸居民生活交通,擬在隴西河上修建拱橋。前兩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災而沖毀。

後經高人指點,得知是河內居住龍族肆意遊走造成洪災,沖毀橋樑。于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並在橋身兩側分別刻龍頭、龍尾,取"鎮龍"之意,示將龍壓在橋下,避免洪災發生。說來神奇,第三次建成後歷經一個半世紀,都未發生洪水毀橋的災害。

至於"二仙橋"名的來歷,民間相傳當第三次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準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上攔住踩橋人……眾人干涉,乞丐躍入水中,即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乃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白馬泉的傳說

白馬泉所在地,歷史上的佛教聖地,該泉原名"龍淵",僅是一灘水。相傳唐僧西去取經分南、北兩路,南路曾經過白馬泉。唐僧進廟膜拜,白龍馬等候於寺外,因口渴飲用泉水。

此泉水與東海相連,見龍馬便漲潮朝拜。當地僧人見狀倍感神奇怪,唐僧一行離開後,立即圍泉水建池,原為解決生活用水,後住持高僧得菩薩點化,得知得知原委,將"龍淵"奉為聖泉,並改名"白馬泉"。現白馬寺內香爐上,仍雕刻有以唐僧取經為主題的浮雕裝飾。

眾所周知,白馬泉於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因川西南連續三年大旱,附近州縣官民到此求雨。巧遇泉池漲潮,隨之風雲交加,天降甘露,禾苗反青,皺章上述,封泉池為"淵澤侯"。傳聞當時觀音菩薩路徑此地,見當地百姓遭受旱災,大發慈悲,傾淨瓶之水降甘露三日,解除旱情。

當時有一滴甘露灑落於白馬泉側,形成一泉,泉水清澈甘甜,長年不竭。後人為得知菩薩救助,於唐代永樂年間依託此泉靠山修建觀音殿,並將山岩雕刻觀音像供奉,將泉命名為"觀音泉"以表謝意。當今的白馬寺觀音大殿內所供"十八羅漢拜觀音"的摩岩雕像就是唐代所塑,殿內那口泉就是"觀音泉",這也是中國佛教中唯一在大殿內有泉的建築。

美食

野山藥燉土雞 原圖鏈接

野山藥燉土雞

上里山區野山藥資源豐富,當地百姓自古就有在山區挖山藥食用的傳統,其味微甜,粉,脆,粘液較多。野山藥除營養豐富外,還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滋補功效,我國的傳統醫書多有記載,如,《神農本草經》、《藥性論》、《日華子本草》等。

而土雞歷來被認為是最有營養的滋補品,我國傳統中是產婦「月子」里主要的補品。

在上里古鎮,只有「野」山藥和「土」雞的結合才能成就這道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美食。野山藥優在口感細嫩略脆,化渣。土雞肉香油亮。燉好後,湯色油黃,香飄宜人,聞則欲食,食則無忘。

在古鎮,野山藥易求,而土雞卻不多,多用飼料雞代替土雞,因此,地道的野山藥燉土雞是只在一些有品牌經營意識的旅遊接待單位才能品嘗到,但價位相對較高。一般在40-60/份之前,視份量不同而不同。

香腸 / 臘肉 原圖鏈接

香腸、臘肉

上里古鎮養殖業比較傳統,較少出於商業目的,多數農家每年只養一兩頭年豬,山區玉米產量較大,因而易出「生態」豬。上里的臘肉和香腸更多的是體現在其生態屬性上,特別是臘肉,做法與四川其它地區雷同,但「食雜草,餵粗糧」的古老養殖方式卻讓年豬臘肉香如野味,也難怪來上里買新鮮肉制臘肉的外地遊客不在少數,甚至乾脆直接購買現成的臘肉。

香腸的口味近些年隨着已經市場化的配料包而失去了特色,上里也不例外。少數商家仍然秉承了鄉村傳統的廚藝:自調配料,手工灌裝,柴火醃製,口感獨特。

白馬泉的白馬山莊和向光明農莊每年由遊客預定的香腸和臘肉達數千斤,成為上里古鎮旅遊接待單位中,香腸/臘肉餐飲和銷售的領軍單位。

涼拌土雞 原圖鏈接

涼拌土雞

如果能在上里品嘗到純「土」雞公是非常不錯的美食體驗。上里的涼拌土雞在雅安都非常有名,上里的一些單位在市級比賽中屢獲殊榮。總體而言,涼拌土雞以「肉香·辣柔」而獨成一系,肉香得益於純土雞的生態特性,辣柔是指美食在麻辣味上的平衡應用,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生長的辣椒和廚藝避免了剛烈的麻辣,各味富有層次,恰如其分,避免了大部分涼拌土雞肉香不足,麻辣過分的通病。[1]


視頻

上里古鎮

參考來源

  1. [1],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