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極簡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上海極簡史》,葛劍雄 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學科各專業的綜合性圖書[1]出版機構,現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員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財經、管理、歷史等學術專著和大眾讀物。全社現每年共計出書600餘種,其中近400種為新書[2]

內容簡介

《上海極簡史》是一部對上海歷史進行通俗講解的著作,是作者葛劍雄在「一條」平台所開設在線講座的文字版,既有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又有較中肯的個人觀點。本書通過十個專題,簡要、概括地介紹上海自然地理環境、城市人文環境、行政區劃、居住人口的形成、發展與演變,對近代以來上海發展過程中一些關鍵事件也進行了介紹。本書在通俗敘述的同時,深入淺出地概括上海歷史發展中的一些要點,論從史出,夾敘夾議,適當地表達作者自身對上海發展的一些觀點。

作者介紹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祖籍浙江紹興,民革中央委員,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精彩書摘

第一講 上海從哪裡來

方志裡面講,因為這個地方在海的上洋,也就是海的上面,所以叫「上海」。這種說法是看見「上海」兩個字望文生義的。一個地名的來歷總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其實,上海之所以叫「上海」,是它產生在一條叫「上海浦」的小河邊上。我們知道,上海這一帶把河叫作「浦」,比如黃浦江本來就叫「黃浦」,而在上海浦這條河附近還有一條河叫「下海浦」。上海,就出現在上海浦的邊上。

歷來有一種說法,因為租界的出現使上海一下子從一個小漁村變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實際上,這個過程沒有這麼簡單。

大概在公元10世紀,也就是五代後期到北宋初年,就已經出現了一個名叫「上海」的聚落,歸兩浙路的秀州(今嘉興)管轄。

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史料中出現了一個叫「上海務」的衙門。宋朝在各地設立叫「務」的衙門負責收稅,上海務主要是收酒稅的。這說明,在上海酒的貿易量已經比較大了,所以政府才能夠收比較多的稅,設立收稅的衙門才有必要,才能夠承擔設這個衙門的行政成本。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本地產的糧食已經比較多,相當一部分商品糧可以用來釀酒;另一種則是上海是一個酒的集散中心,意味着這裡商業比較發達、交通比較方便,不是這裡產的酒也到這兒來交易。可見,此時上海的經濟規模已經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小漁村了,上海已經發展為一個比較繁榮的市鎮了。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史料里提到了一個姓董的人擔任上海監鎮。所謂「監鎮」,就是管理這個鎮的行政長官。最晚到咸淳三年,上海鎮已經存在了。上海鎮是歸兩浙西路的嘉興府華亭縣管的。這是我們找到的,上海跟華亭(即松江)之間關聯的最早證據。

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升格為縣,屬江浙行省松江府管轄。升格為縣,說明這個地方在經濟、人口或賦稅等方面肯定有它的重要性。它的縣治一直就是上海縣城(今黃浦區老城廂),雖然城牆是明朝才建起來的,但地點沒有變過。一直到1933年才遷到了北橋,1992年上海縣撤銷,併入閔行區。上海建城的標誌,就是1292年上海縣的設立。

元朝在全國設有七個市舶司負責沿海貿易,其中有一個就設在上海。清朝康熙年間,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省設立海關,其中在上海縣設了江海關,管轄江蘇沿海24個出海口所有船舶的稅收、航政、船政以及貿易等事務。很多人以為江海關是外國人來了以後才有的,實際上早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設立了。在上海開埠之前,上海就已經是一個相當發達的縣城了。

現在官方規定的上海簡稱是「滬」,是因為古代吳淞江下游近海這一段被稱為「滬瀆」。據說,當地的漁民是用一種竹子編起來的工具捕魚,就像現在的竹製魚籠、線籠,魚進得去出不來,這個工具就叫「扈」,「扈」加「氵」就是上海的簡稱「滬」。

以前,上海還簡稱為「申」,像上海有《申報》、申江。據說春秋時期,上海這一帶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甚至有人說黃浦江是春申君開的,所以被稱為「申江」「黃歇浦」「歇浦」。但實際上,春秋時期上海這一帶還沒成陸,到處是一片汪洋,黃歇怎麼可能封在上海呢?實際上,黃歇的封地在蘇州,不可能延伸到上海。而黃浦江的形成更晚,一直到明朝才形成。明朝人喜歡把東西說得古,後人也就覺得講得古表示它歷史悠久,所以「黃歇浦」這個名稱就延用下來了。

文人又往往把上海稱為「海上」,在他們的詩文中常用「海上」替代「上海」,比如有本書叫《海上花列傳》。其實「海上」不是一個真實的名稱,而且很多地方可以稱為「海上」。一般不把它作為上海正式的簡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