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大學1 |
上海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簡稱「上大」,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1922年10月,國共合作曾創建了上海大學,1927年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分校、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上海市美術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上海大學。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學由上海工業大學(成立於1960年)、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1958年)、原上海大學(成立於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成立於1959年)合併組建而成。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學有寶山校區(校本部)、延長校區、嘉定校區3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近200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設有30個學院、1個學部(籌)和1個校管系;開辦91個本科專業;有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專任教師3173人;有研究生1658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89人,預科生55人,成人教育學生17305人;在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4532人,其中學歷生1872人。
簡介
1922年3月18日,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在上海閘北青島路青雲坊(今青雲路298號附近)創辦。學校的創辦者是校長王理堂、校務長陳績武、會計湯石菴,他們以提倡新文化為號召,設立了國文、英文、美術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為主的160餘名學生。為加速培養更多的共產黨幹部,中共中央決定創辦一所幹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曾與李大釗等人多次醞釀籌劃。此時,正值東南高師因王理堂、湯石庵、陳績武等借學斂財、攜款私逃而引發學潮。學生成立自治會要求改組校務,欲請陳獨秀或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為校長。在國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認為請國民黨出面辦學較為有利,學生自治會接受了中共的意見。經學生代表兩次懇請和邵力子、柏烈武、柳亞子、楊杏佛、葉楚傖等國民黨要人的勸說,于右任同意接受邀請,建議把校名改為上海大學(英譯為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並親自題寫了校牌。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學成立,《民國日報》刊登啟事:「本校原名東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因東南兩字與國立東南大學相同,茲從改組會議議決變更學制,定名『上海大學』。公舉于右任先生為本大學校長。」邵力子(當時是中共黨員)出任副校長。校舍為老式石庫門2層樓房10餘間。1923年,在李大釗推薦下,共產黨人鄧中夏任總務長(後改稱校務長),瞿秋白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校務工作主要由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所主持。上海大學初設文學(分國文、英文兩組)、美術(分圖音、圖工兩組)兩科,並設普通科;經過改制,設有社會科學院(含社會學系)、文藝院(含中國文學系、英國文學系)和美術科,另外還附設中學部和俄文班。社會學系逐漸成為學校最大的系,該系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為主。
評價
1923年12月5日,校評議會通過《上海大學章程》,並根據章程制定了《上海大學章程細則》,對校務方面的重大事宜及各個方面工作作出詳細規定。是月,評議會改為行政委員會,于右任親自兼任行政委員會委員長,鄧中夏、瞿秋白、葉楚傖、邵力子、何世楨、洪野、韓覺民、曾伯英任委員,以後學校行政委員會又多次改組。陳望道後為代理校務主任。校務長先後為鄧中夏、劉含初、韓覺民,教務長先後為瞿秋白、葉楚倫,學務長先後為何世楨、陳望道。美術科主任為洪野,中國文學系主任先後為張君謀、陳望道,英國文學系主任先後為何世楨、周越然,社會學系主任先後為瞿秋白、施存統、彭述之,附中主任先後為陳德征、楊明軒、侯紹裘、張作人。校長于右任放手起用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又先後聘請蔡和森、張太雷、李漢俊、惲代英、沈雁冰、鄭超麟、任弼時、安體誠、李季、蔣光慈、楊賢江、蕭楚女、田漢、蕭朴生、鄭振鐸、高語罕、張秋人、胡樸安、周建人、俞平伯、趙景深、朱光潛、朱自清、劉大白、周越然、豐子愷、黃葆鉞、章太炎、胡適、郭沫若、吳玉章、施存統、謝六逸、徐蔚南、李仲干、馮子恭、陳抱一、葉聖陶、曹聚仁、方光燾、蔣光慈等到校任職任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