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拉秀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拉秀鄉,隸屬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地處市境西南部,東靠巴塘鄉,南連下拉秀鎮,西與雜多縣為鄰,北靠隆寶鎮,2018年,區域面積2137.6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2362人。

1953年,屬拉秀肖格。1959年9月,從拉秀肖格劃出,成立拉秀公社,屬江南縣管轄。1962年,江南縣撤銷後,歸玉樹縣管轄,並改為上拉秀鄉。1972年,改為上拉秀公社。1984年,復設上拉鄉。截至2019年10月,上拉秀鄉下轄7個牧委會。

2011年,上拉秀鄉牲畜年末存欄4.1萬頭(只、匹),其中牛3.9萬頭,馬115匹,羊0.2萬隻;牧民人均純收入2960元。 [1]

中文名: 上拉秀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

地理位置: 玉樹市境西南部

面 積: 2137.67 km²

下轄地區: 7個牧委會

政府駐地: 多拉

電話區號: 0976

郵政區碼: 815000

氣候條件: 大陸性高原氣候

車牌代碼: 青G

人 口: 12362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1953年,屬拉秀肖格。

1959年9月,從拉秀肖格劃出,成立拉秀公社,屬江南縣管轄。

1962年,江南縣撤銷後,歸玉樹縣管轄,並改為上拉秀鄉。

1972年,改為上拉秀公社。

1984年,復設上拉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上拉秀鄉轄加巧、多拉、沙寧、日瑪、曲新、瑪龍、布羅7個村(牧)民委員會;下設20個牧業生產合作社。

截至2019年10月,上拉秀鄉下轄7個牧委會。人民政府駐多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拉秀鄉,地處市境西南部,東靠巴塘鄉,南連下拉秀鎮,西與雜多縣為鄰,北靠隆寶鎮,區域面積2137.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上拉秀鄉地貌主要為溝谷灘地和山地。

氣候

上拉秀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多年均氣溫-1.4℃,年較差20.8℃,年降水量832.5毫米。

自然資源

上拉秀鄉境內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人口

2011年末,上拉秀鄉轄區總人口11394人,其中男性5617人,女性5777人;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

2017年,上拉秀鄉常住人口13136人。

2018年,上拉秀鄉戶籍人口12362人。

經濟

上拉秀鄉是純牧業鄉,副業主要靠釆挖蟲草;可利用草場面積345.5萬畝,其中冷季草場160.7萬畝,暖季草場184.8萬畝。

上拉秀鄉畜牧業以飼養牛、馬、羊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欄4.1萬頭(只、匹),其中牛3.9萬頭,馬115匹,羊0.2萬隻。

2011年,上拉秀鄉牧民人均純收入2960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上拉秀鄉有縣內最大的寄宿制小學1所,學生800多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上拉秀鄉有鄉衛生院1個。

交通

上拉秀鄉境內有由州府通往雜多、囊謙縣的公路穿境;通村沙石公路7條。

歷史文化

旅遊資源

念經湖位於離玉樹州府結古鎮約60公里的玉樹縣上拉秀鄉境內,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有30米左右。湖水礦化度較高,屬鹹水湖,湖中盛產高原裸鯉魚。每逢春夏季節,斑頭雁、魚鷗、赤麻鴨、大天鵝、黑頸鶴等鳥類在此孵卵育幼。濘吉湖清澈透碧,猶如一面美麗的明鏡鑲嵌在青山深處,牛羊、帳篷懷抱四周,景色十分誘人。傳說,每逢藏曆十五夜晚,從湖中傳來奇妙的樂器聲響。當地百姓把此湖奉為度母菩薩的聖湖,於每年七八月份都舉行祭祀活動。如果遊客在此暢遊,可以深切感受到那種人與自然、人與一切生靈和諧相處的最佳生存境界。

地方美食

糌粑是酥油拌炒麵的藏語音譯,藏區的炒麵,在加工方法上與內地的炒麥粉有所不同。它是先炒青稞後用小磨加工成粉的,所以具有奶粉般的異香。由於調入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酥油、曲拉和奶茶,所以糌粑不僅酥軟香潤,而且營養豐富。糌粑是徒手拌制的:在一隻小小的龍碗裡,碗底是茶,茶中是油,油上是堆尖的炒麵,用右手食指沿碗邊慢壓炒麵,邊壓邊攪,再合攏四指,輕扣碗心,邊轉邊搓,拌成一塊可以入口的油麵團,這就是糌粑。

人生果學名蕨麻,俗稱蕨蔴長壽果,系高原薔薇科野生植物,廣布青海各地,以果洛、玉樹地區所產為上品,人參果有體圓肉肥,顆粒飽滿,色澤紅亮,產量較高的特點。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名貴土特產之一,為高原薔薇科鵝絨委陵菜野生植物;生長於海拔四千至五千米左右的青藏高原之上,無污染,為天然綠色食品。

視頻

青海玉樹雪災 上拉秀鄉雪災情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