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帝的幸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上帝的幸福學》,編號: 08253,ISBN: 9789575568429,作者: 高偉雄,出版社: 華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 2016-04-01。

內容簡介

本書乃是從聖經角度探討「源於神」、「發自內心」、「具有永恆性」的喜樂,有引用班夏哈教授所提到「幸福學」課程的研究心得、學術文獻和生活例子;也包括:操練饒恕、智慧聰明、勝過失敗等,共有十三章。

哈佛大學班夏哈教授曾在校開設一門課程——「幸福學」,大受學生歡迎。「幸福學」顧名思義是教導人怎樣追求幸福快樂。這個課程為什麽那麽受歡迎?調查發現,這些在世界頂尖大學就讀的學生可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然而許多學生卻不知道怎樣面對求學期間的「壓力」,而出現嚴重心理危機。哈佛學生尚且如此,一般普羅大眾的情況更是難以想像。

許多人對班夏哈的教學內容感到很新鮮,尤其講到他曾經不斷追求個人夢想,滿以為只要達到某個目標就能夠找到幸福快樂:得到全國壁球冠軍、考上哈佛大學、獲得終身教職、賺到足夠鈔票,他就可以獲得永遠的快樂;但事實上,這樣不停的追逐,最終發現如同喝海水,永遠不能止渴,永遠不能滿足。

如何讓自己活得快樂?

班夏哈「幸福學」的快樂之道與聖經教導的差異是:聖經談的是喜樂而不是快樂;喜樂和快樂是不一樣,世人所找到的快樂是暫時的、是會衰退的;而信徒在神裡面所領受的喜樂是具有永恆性;快樂來自外面,它附在我們的生活上,而喜樂是發自內心,是源出於我們生命;快樂會受到環境影響,因此起伏不定,但喜樂卻因着神不變的應許而可以長存。

這本書是根據班夏哈教授的「幸福學」課程中提到快樂之道作出發點,但不是停留在班教授所強調那「短暫」、「外在」的快樂,乃是從聖經角度探討「源於神」、「發自內心」、「具有永恆性」的喜樂,書中內容會引用班夏哈教授所提到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心得、學術文獻和生活例子;除此以外,本書也加上幾個在「幸福學」沒有提到的幾個題目,包括:操練饒恕、智慧聰明和勝過失敗,全書總共有十三章。

作者以一貫平易近人的筆觸列舉許多案例,從不同面向來談論如何擁有在基督里而有的幸福,相信閱讀本書後你會發現,其實「真正的幸福」並不遙遠,只要信靠上帝,內心就可以得着無比豐盛的恩典與生命。基督徒不同於一般人的是,不僅會感恩,更是在患難中將眼目放在曾帶領他們出死入生的上帝的身上,滿懷喜樂與感恩,願你也能得着日光之上的喜樂。

基督徒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1]》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第11章第26節、第26章第28節與《彼得前書》第4章第16節: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裏,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2]」。

作者簡介

高偉雄,1953年香港出生,台灣成功大學機械學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機械碩士與博士,美國達拉斯神學院心理輔導碩士。在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擔任工程師將近十年,後蒙上帝選召,轉攻心理輔導,成為一位醫治人心靈的傳道者。目前任職德州達拉斯教牧輔導中心,專業家庭婚姻輔導。對於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的華人,有許多的輔導經歷。作者個性樂觀,好涉獵知識,興趣廣泛,除了教會的服事,他喜歡閱讀、默想、旅行、運動、電腦、電影、逛街和朋友聊天。他的人生觀是:享受上帝所給的一切,用有限的生命作有永恆價值的投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