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孔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孔村位於陽城東五公里,地處蘆葦河畔,晉陽二級公路東西貫穿,八芹公路侯月鐵路南北貫穿,陽城火車站坐落在該村中心,交通方便、地理優越,人傑地靈。全村農戶712戶,農業人口1892人,總勞力1121人,耕種着504畝土地。黨總支共有黨員106人,下設五個分支,行政建制九個村民組。2010年完成社會總產值1.5億元,人均純收入7568元。[1]

中文名: 上孔村

外文名: ShangKong

別 名: 陽城小香港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山西省陽城縣

下轄地區: 東園區中園區西園區第一河濱小區第二河濱小區河濱西區

電話區號: 0356

郵政區碼: 048104

地理位置: 東經35°29北緯120°29'

面 積: 3.453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892人

方 言: 晉語方言邯新片陽城小片

氣候條件: 丘陵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

著名景點: 陽城縣蘆葦河工業走廊

機 場: 晉城機場

火車站: 陽城火車站

車牌代碼: 晉E

歷史名人: 侯玳、焦懷炳

簡介

山西省陽城縣東城街道下轄村,該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先後建起了盛源公司、鐵路運銷公司、318m鐵廠,火車站新站台建成360米專用線,正在運營中。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免燒磚廠、型煤廠、洗煤廠、濾料廠、石子廠等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集體、民營企業安排村民就業600餘人。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扶持發展種植養殖業13戶,新建蔬菜大棚50畝,安排村民就業62人,為村民開闢了就業門路,使村民走向了富裕道路。加快教學和公益事業發展,先後建起了教學樓高標準幼兒園、健身娛樂城、合作醫療衛生所、老年活動室、電教室、村民高層住宅樓。成立了軍樂隊、民樂隊、威風鑼鼓隊、老年梆子演唱隊、中青年秧歌隊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內大街小巷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工程。家家安裝了煤層氣,人人享受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民參加了新型社會養老保險。村內安定團結、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文明和諧,處處洋溢着進步、祥和的良好氛圍。村集體多次受到上級表彰,92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明星村」;93年被省政府授予「千萬元村」;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寬裕型小康村」;2008年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推進村」。

歷史

上孔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陽城縣地名普查資料顯示,上孔村與下孔村原本是一個大村,名為孔寨。解放前,儘管上孔村有着距離縣城很近的地理優勢,但由於丘陵起伏,河水擋道,交通很不方便,導致該村長期貧窮落後。解放前,村中土地掌握在少數地主富農手中,80%以上村民都是無地或少地戶,一旦遇到災荒之年,便顆粒無收,村民們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解放後,在共產黨的正確下,經過土地改革,大多數村民分到了土地和房屋,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生產力得到很大的發展,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新中國成立後,上孔村從互助組、初級社到人民公社,形成以農業生產為主,副業生產為輔的經濟發展格局,上孔村經濟得到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1978年,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送來了和煦的春風。從此,上孔村根據本村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先後發展起來了冶煉、煤炭和鑄造等工業。八十年代後,又逐步發展起了裝卸運輸業、服務業等產業,進入新時代後,在全省關停小煤礦的大背景下,全村經濟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上孔村開始由資源型經濟發展模式,向多層次,寬領域,全面化得經濟發展方向進軍。

建制沿革

據村中碑記,上孔和下孔在金代就已經稱為孔寨村,明初實行里甲制,孔寨分為上孔寨和下孔寨兩里。

清康熙時起,上孔和下孔合併為兩孔里,劃歸潤城都管轄,上孔和下孔各自稱村。

民國初年,陽城仍然實行里甲制,上孔村區劃不變。

民國7年(1918年),陽城實行區村制度。全縣劃分5個區,73個編村,799個附村,上孔村為編村,屬第二區(區公所駐潤城)。

民國31年(1942年),八路軍太岳支隊進駐陽城,成立抗日縣政府。陽城縣實行南北分治,上孔村屬陽北第一區(區公所駐張溝)。

民國34年(1945年),陽城劃分為7個區,175個行政村,上孔村屬第七區(區公所駐潤城)。

民國36年(1947年),原第七區改為第二區,上孔村屬第二區。

1953年6月,陽城劃分為七個區,下屬117個鄉,上孔村劃歸孔寨鄉,屬第一區。

1955年,上孔村成立兩個初級社,即日新社和蘆益社,之後又成立鐵業合作社。

1956年春天,陽城撤區並鄉,全縣劃分58個鄉,379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上孔村屬孔寨鄉,並進入高級社。

1958年,成立應朝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上孔村屬其管轄。

1959年,歸町店公社管轄。

1967年4月,町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11月,上孔大隊成立革命委員會,屬町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12月,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制度。

1984年5月,恢復鎮村制,八甲口鎮人民政府成立,上孔村村民委員會成立,屬八甲口鎮。下設九個村民小組。

2001年1月,撤銷八甲口鎮,成立東城街道辦事處,上孔村隸屬東城街道辦事處。

2005年,上孔村居民區整改建設,現上孔村下管理居民區六個,分別是東園區、中園區、西園區、第一河濱小區、第二河濱小區、河濱西區,另有國家企事業單位管理居民區四個,東城辦事處初級中學生活區、蘭花陽化生活區、陽城火車站生活區、上孔煤礦生活區。

經濟

上孔村位於陽城縣城東部郊區,毗鄰潤城鎮、北留鎮,工業基礎較好,工業化水平較高,境內有蘭花集團陽城化肥廠、國營上孔煤礦、上孔鐵廠等一批大型工礦企業單位。

文化教育

八甲口中學校坐落於該村,地理位置優越。上孔村有全日制完全小學一所,即上孔完全小學,另配有上孔幼兒園。

交通

上孔村素有「陽城小香港」的美譽。陽城火車站位於東部,侯月鐵路、晉陽高速公路以及省道陵沁線均貫穿該村,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

視頻

上孔村春節發生的那些事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