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閭 |
戰國時期古地名,位於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
又指楚國某地三個大姓家族的總稱,愛國詩人屈原被貶後就曾任三閭大夫,掌管三個大姓宗族的宗族事物。
因此,後世也用該名詞也代指屈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閭
分類; 多義詞
古地名; 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
拼音; sān lǘ
基本信息
三閭:sān lǘ 釋 義:指屈原。
三閭是地 名。
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 出生地: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
三閭大學的命名更耐人尋味:屈原曾任三閭大夫,也稱三閭,歷來是文人節操的榜樣。然而三閭大學的一幫文人卻互相傾軋。
三閭大夫
戰國時楚國官名,屈原貶後任此職。《史記·屈原列傳》裴駰集解中說:"駰案《離騷序》曰: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可見三閭大夫是一種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務之官。
相關文獻
《後漢書·孔融傳》:"忠非 三閭 ,智非鼌錯,竊位為過,免罪為幸。"李賢注:"即屈原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晉陶潛《感士不遇賦》:"故 夷 、 皓 有安歸之嘆, 三閭 發已矣之哀。"
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詞:"喚起九歌忠憤,拂拭 三閭 文字,還與日爭光。"
清黃遵憲《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轍亂旗翻屢敗車,行吟憔悴比 三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