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都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都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三都港是居中國東部沿海中點位置的港灣。該港經金梭門水道轉南向穿過東衝口直通東海,海域面積40.06平方公里,港深10米以上,最深處達51米,一般為30~50米,雞公山西側深達110米。三都港是福建省6個能進5~10萬噸級輪船的天然深水港之一。1986年,上海港口專家認為,僅其中城澳5.5公里的岸線,就可建1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15個。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考察三都港,有詩讚曰:「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

簡介

中文名:三都港

海域面積:40.06平方公里

位置:中國東部沿海中點

港深:10米以上

基本內容

三都港位於閩東三沙灣內三都島南側。是全國較早對外通商的港口,也是全國最大深水良港之一。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三都設稅務口岸,道光三十六年(1846年),英國人在三都港測繪海圖,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三沙灣闢為商港,三都島為對外通商口岸,次年,設「福海關」。當時,英、法、美、德、日等13個國家21家公司,在三都島設子公司或商行,占地劃界,建碼頭、倉庫、教堂等(美孚、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黃灣和港口建專用碼頭,抗日戰爭中毀廢)。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海關附近建一小輪碼頭,後被颱風所毀。

三都港西北沿霍童溪可通周寧松溪、政和;西經虎浿達屏南、古田、建甌;西南過飛鸞入羅源;北越白馬門,抵達賽岐、福安;東北經鹽田通霞浦。三都與南岸礁頭通輪渡,經飛礁公路接國道北福線。船出東衝口,水天一色渺無涯畔,南北暢通。抗日戰爭前,三都是閩東地區物資吞吐的主要港口。1984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闢為國輪進口大宗物資的接卸地。

錨地 三都港海底為泥沙質,錨着力強,有許多良好錨地。三都錨地,在島的南部,水深10~30米;三都島西至橄欖嶼之間錨地,水深5~10米,可停泊5000噸級輪船6艘,設有繫船水鼓6具;青山錨地,水深5~10米;虎尾山鼻錨地,在山鼻的南方;覆鼎洋錨地,水深10~25米;官井洋錨地,與霞浦共有,水深40~49米,錨地區域達26.25平方公里。

三都港碼頭 三都碼頭屬民用碼頭,在三都街東南側岸邊。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建造,民國3年(1914年)、9年和38年各修過一次。該碼頭為石塊漿砌突堤,長60米、寬8米。漲潮時可停靠100噸級的機帆船。此外,礁頭、蝦盪尾、青澳、下龜鼻、南澳5處都有石砌的碼頭供船隻停靠。

口岸吞吐量 三都港出口貨物有茶、糖、粗紙、木材、毛竹、筍乾、陶瓷器、水產品、食用菌等。進口有鋼材煤炭水泥化肥農藥石油、布匹、糧食等。1986~1988年,由朝鮮香港、印尼等進口的水泥、化肥共96829噸。1992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為5.2萬噸。

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中計劃建設三都港,但民國時期港口毫無建設,海輪均在海面錨泊裝卸,由小船接運各處。

30年代,三都島曾盛極一時,有「小上海」之稱。抗日戰爭發生,外商撤離,民國28年(1939年)街屋為日軍焚毀,民國29年9月5日、民國33年6月,又兩次遭日軍飛機轟炸,三都港市幾乎夷為平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闢為軍港,在島上和南岸礁頭建軍用兼渡運碼頭,並修通礁頭至飛鸞公路使其與福州至溫州公路相連。

1949年,曾在原海關附近重建塊石漿砌突堤泊位,長60米,漲潮可靠100噸級船;1962年又在岸邊建塊石斜坡20米,可泊75噸船;1983年圍海建農貿市場,碼頭廢。

1980年,在三都建塊石突堤客運碼頭1個,長20米,靠泊能力100噸;在礁頭建石砌斜坡泊位2個,長70米,靠泊能力20噸。  水產部門於1975年、1984年分別在青山島蝦湯尾村和三都島青澳村建石砌突堤泊位2個,共長100米。

70年代,在三都島的秋竹村、南澳村,建成石砌斜坡長堤泊位2個,長100米,只供小船靠泊。

1984年,三都港被定為國輪進口貨物接卸點。

1988年,三都港吞吐量為102871噸。[1]

參考文獻

  1. 海上明珠三都港愛問文庫網,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