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角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角菜

來自美篇的圖片

三角菜的種植和炮製

來源; 本品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採收,曬乾。

性味; 甘;寒;淡

炮製; 揀去雜質,洗淨,切斷,曬乾。

性狀; 本品長可達60cm,黃綠色或黃白色,較光滑。莖有縱棱,直徑約0.2cm,多有分枝或鬚根,節稍膨大,節間長3~9cm;質柔軟,斷面中心有髓。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cm,寬1~2.5cm;先端尖,全緣,基部下延成膜質葉鞘,抱莖,葉脈平行。花多脫落,總苞佛焰苞狀,心形,兩邊不相連;花瓣皺縮,藍色。氣微,味淡。

三角菜的效果

功效 本品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的乾燥地上部分。 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黃疸肝炎,熱痢,瘧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帶,咽喉腫痛,癰疽疔瘡。

經脈 歸肺經;胃經膀胱經

主治 行水清熱,涼血解毒。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黃疸肝炎,熱痢,瘧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帶,咽喉腫痛,癰疽疔瘡。

①《本草拾遺》:主寒熱瘴瘧,痰飲,丁腫,肉癥澀滯,小兒丹毒,發熱狂癇,大腹痞滿,身面氣腫,熱痢,蛇犬咬,癰疽等毒。

②《日華子本草》:鴨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氣濕痹,利小便。

③《滇南本草》:補養氣血,療婦人白帶、紅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

④《品匯精要》:去熱毒,消癰疽。


⑤《綱目》:消喉痹。

⑥《本草推陳》:對血吸蟲病急性感染髮高熱,大量用之。又用於急性傳染性熱病,發熱、神昏、心臟衰竭。

⑦《四川中藥志》:能清熱利尿,潤肺。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小便淋漓作痛。

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心臟性水腫,腳氣水腫,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及結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90g,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

三角菜的藥方

①治小便不通:竹雞草一兩,車前草一兩。搗汁,入蜜少許,空心服之。(《瀕湖集簡方》)

②治五淋,小便刺痛:鮮鴨跖草枝端嫩葉四兩。搗爛,加開水一杯,絞汁調蜜內服,每日三次。體質虛弱者,藥量酌減。(《泉州本草》)

③治赤白下痢:藍姑草,煎湯日服之。(《活幼全書》)

④治黃疸性肝炎:鴨跖草四兩,豬瘦肉二兩。水燉,服湯食肉,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⑤治高血壓:鴨跖草一兩,蠶豆花三錢。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⑥治水腫、腹水:鮮鴨跖草二至三兩。水煎服,連服數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⑦治吐血:竹葉菜搗汁內服。(《貴陽民間藥草》)

⑧治沙鼻不時流血、鼻衄;地地藕,煎湯三次服。(《滇南本草》)

⑨治喉痹腫痛:

㈠鴨跖草汁點之。(《袖珍方》)

㈡鴨跖草二兩。洗淨搗汁,頻頻含服。(《江西草藥》)

⑩治小兒丹毒,熱痢以及作急性熱病的退熱用:鮮鴨跖草二至三兩(乾的一兩),重症可用五至七兩。水煎服或搗汁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⑾治關節腫痛,癰疽腫毒,瘡癤膿瘍:鮮鴨跖草搗爛,加燒酒少許敷患處,一日一換。(《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⑿治急性血吸蟲病:鮮鴨跖草,洗淨,每天五至八兩,煎湯代茶飲,五至七天為一療程。(《全展選編·傳染病》)

⒀治手指蛇頭疔:鮮鴨跖草,台雄黃搗爛,敷患處,一日一換。初起能消,已化膿者,能退癀止痛。(《泉州本草》)[1]

參考文獻

  1. 三角菜 ,天林中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