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建模
簡介
三維建模技術通過創建高精度的變電站三維模型,使得運維人員能夠直觀地了解設備布局、運行狀態和潛在風險。這種可視化界面不僅方便了日常監控,還為故障診斷和應急處置提供了有力工具。在電網設備智能運維中,三維建模技術結合物聯網[1]、大數據[2]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對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故障預警和智能分析,大幅提高了運維效率和準確性。
具體來說,三維建模技術可以通過幾何實體建模、參數化建模和地面激光掃描建模等方式,對變電站進行數字化表達。幾何實體建模以工程竣工圖設計圖紙和設備照片為依據,構建變電站的三維模型;參數化建模則通過一組幾何約束和參數來約束圖形的幾何元素之間的關係和尺寸,實現對不同尺寸和拓撲關係的幾何圖形的自動生成;地面激光掃描建模則利用激光掃描儀設備對變電站設備設施進行激光掃描,再構建三維模型,實現對變電站現場的真實還原。
此外,隨着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三維建模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例如,部分項目在設備招標階段或成果移交階段就要求設備製造商提供與設備產品一致的三維模型,且模型格式多樣,包括rvt、rfa、stp、step、sat、dgn、gim等3。
綜上所述,三維建模技術在電網設備智能運維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和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物聯網技術,看完分分鐘了解,搜狐,2018-07-12
- ↑ 大數據告訴你: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後的薪資水平如何?,搜狐,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