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節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節橋

圖片來自zh.advisor.travel

三節橋(俄語:Тройной мост羅馬化Troynoy most)是聖彼得堡的一組橋樑,包括格里博耶多夫運河上15米長的劇院橋(Театральный )和莫伊卡河上18米長的小馬廄橋(Мало-Конюшенный),Lipkin 橋有時也包括在內。它們的設計及裝飾都很相似,位於基督喋血大教堂前。

三節橋最初為木橋,建於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女皇時期。一個世紀以後,建築師卡羅·羅西重新設計了統一的新古典主義外觀,包括燈柱和鐵製圍欄(蛇髮女妖裝飾)。

特色

三節橋(Трехколенный мост, Трехарочный мост)是聖彼得堡的一組橋樑,包括格里博耶多夫運河上15米長的劇院橋(Театральный )和莫伊卡河上18米長的小馬廄橋(Мало-Конюшенный),Lipkin 橋有時也包括在內。它們的設計及裝飾都很相似,位於基督喋血大教堂前。 三節橋最初為木橋,建於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女皇時期。一個世紀以後,建築師卡羅·羅西重新設計了統一的新古典主義外觀,包括燈柱和鐵製圍欄(矛和 蛇髮女妖裝飾)。[1]

旅遊景點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聯邦管區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萬,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寧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2]

參考文獻

  1. 三節橋,聯盟百科
  2. 三節橋,聯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