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皇五帝年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本《年表》是目前多個史前史年表中唯一起自天皇終於帝的完整年表,也是唯一把文獻中的三皇五帝文化和時代與田野考古學上的中原龍山文化和時代準確對應的年表。本《年表》與《元素周期表》有相同之處:可以預言和糾錯。本《年表》預言:除了成都寶墩古城、日照兩城鎮(古城)遺址、襄汾陶寺早期小城,尚有六座年代在2550 BC-2300 BC、面積在60萬平米左右的龍山文化古城沒有被發現。本《年表》糾錯:陶寺早期小城的起訖年代不是2300 BC~2100 BC,而是2550 BC-2300 BC。陶寺大城的起訖年代不是2100 BC-2000 BC,而是2200 BC-2100 BC。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皇五帝年表 [1]

起止點 起自天皇終於帝舜 [2]

三皇五帝年表1.jpg

屬於 完整年表

特點 可以預言和糾錯

簡表

天皇氏

地皇氏

矩靈氏:地皇之妻,人皇之母

人皇氏

提挺氏

三皇五帝年表2.jpg

通姓氏

有巢氏:遷巢湖,尊稱巢皇

燧人氏:尊稱燧皇,據說在位110年

華胥氏:是伏羲與女媧之母

伏羲氏:尊稱羲皇,據說在位118年

女媧氏:尊稱媧皇,伏羲死後即位,據說在位130年;被道教神化為女媧娘娘、后土娘娘

大庭氏

柏皇氏

三皇五帝年表3.jpg

中央氏

栗陸氏

驪連氏

赫胥氏

尊盧氏

祝融氏:《海內經》中稱: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大荒西經》則補敘為:"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這麼看祝融應該是黃帝的後代。

渾沌氏

昊英氏

朱襄氏

三皇五帝年表4.jpg

葛天氏

陰康氏

朱襄氏:史稱"後朱襄氏"

無懷氏

神農氏:尊稱農皇,一說即炎帝(存有爭議),少典子,前2986-前2867年在位,據說在位120年

臨魁:炎帝子,前2867-前2788年在位,據說在位80年

帝承:前2788-前2729年在位,據說在位60年

帝明:前2729-前2681年在位,在位49年

三皇五帝年表5.jpg

帝直:前2681-前2637年在位,在位45年

帝來(厘):前2637-前2590年在位,在位48年

帝裹(哀):前2590-前2549年在位,在位42年

榆罔:前2549-前2495年在位,在位55年

黃帝:少典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據說在位101年

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據說在位74年

顓頊:昌意子、黃帝孫,前2322-前2245年在位,據說在位78年

帝嚳:蟜極子、玄囂孫、黃帝曾孫,前2245-前2176年在位,據說在位70年

帝摯:帝嚳長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在位9 年

堯:帝嚳次子,前2168-前2097年在位,據說在位72年

舜:瞽叟長子,前2097-前2037年在位,據說在位61年

三皇五帝年表6.jpg

詳表

公元前3313年之良渚文明,在今中國太湖流域出現(良渚文明的標誌是良渚文化王權理論。良渚文化王權理論的物化形式是琮。琮是良渚文化王權理論的實物載體)。良渚文化集團開始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根據天文考古學畢星和附耳星的研究和計算可以作此判斷)。700年後,中國第一位全國性王者--天皇,出現在這個地區。天皇的首都在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鎮、瓶窯鎮一帶。2007年11月29日公布的在瓶窯鎮發現的良渚古城,可以確定它就是天皇之都。天皇之都,根據中國古代天文學可以確定,在漢語中其名稱叫做天都。天皇之都也就是《鶡冠子》所謂的"成鳩氏之國"。

公元前3000前後,根據中國田野考古學證據可以知道,良渚文化集團王室從中國東南地區起步,逐步向黃淮流域推進勢力,最終目的地是中國西北地區,其戰略目標是統一全中國,其理論依據是蓋天論,其沙盤模型是蓋天宇宙模型,完成中國統一的時間是公元前2607年.,以天皇在該年11月27日登位為標誌。天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天,其繼位者地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地,其繼位者人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人,這樣,天、地、人齊備,標誌着天地開闢,人類出現。如今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姓族集團--張姓和李姓,即天、地、人三皇的後裔。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從田野考古學角度觀察,在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社會處於其全盛時期。從公元前3313年到公元前2607年是古文獻所謂的素皇內帝時代。素皇內帝是指天皇的祖先們,他們雖然在良渚文化社會裡擁有皇帝般的權力,但這種權力尚未被中國其他地區的諸侯所承認。素皇內帝的意思是非正式的皇帝。

公元前2607年--公元前2550年,天皇氏、地皇氏先後在位。天皇即《鶡冠子》所稱的"成鳩氏"。天皇和地皇就是文獻所稱的二皇。天皇登位以前的時代,文獻籠統地稱為盤古時代。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地皇氏以火德王天下。[注:"B.C. "代表"公元前"]

2550 B.C.-2520 B.C. 人皇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人皇氏以土德王天下(清呂撫《歷代興衰演義》)。天皇、地皇和人皇就是文獻所稱的三皇。三皇同時也是時代名稱,指稱從2607 B.C.到2338 B.C.這一段歷史時期,這相當於中國田野考古學上的典型龍山文化時代(從2600 B.C.到2000 B.C.)的前半期(從2600 B.C.到2300 B.C.)。

三皇五帝年表7.jpg

2520 B.C.-2490 B.C. 提挺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提挺氏以金德王天下。

2490 B.C.-2460 B.C. 通姓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通姓氏以水德王天下。

2460 B.C.-2430 B.C. 有巢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有巢氏以木德王天下("構木為巢")。

2430 B.C.-2400 B.C. 燧人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燧人氏以火德王天下("鑽木取火")。

2400 B.C.-2370 B.C. 伏羲氏(太昊)、女媧氏先後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伏羲氏以土德王天下("五龍布山嶽");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為蒼帝。伏羲氏有兩個五行之德的原因:三皇的御用學者認為,伏羲氏的直系祖先天皇、地皇開闢了天地,所以五行首德木德歸於天皇,以下依次排列,伏羲自然是土德之人。五帝的御用學者認為,黃帝再造了天地,在這一片新天地中,五行需要重設其運行起點。按照"伏羲生神農、黃帝"的事實,就把伏羲設為木德之人,神農設為火德之人,黃帝設為土德之人。這樣,伏羲就有了兩種德行。

2370 B.C.-2338 B.C. 蚩尤氏在位。在三皇系統五行循環中,蚩尤以金德王天下("蚩尤造冶");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神農以火德王天下,為赤帝、炎帝。神農的德行和帝號是後世追認的結果,他在世的時候沒有登上過帝位(同樣的情形在周文王身上也發生過)。從天皇到蚩尤的九位王者就是文獻所稱的九皇。九皇是一姓王天下的統治者,均為風(鳳)姓。"風"是"天地合氣"的結果。

2337 B.C.-2307 B.C. 軒轅氏(黃帝)在位。從黃帝到舜是文獻所謂的五帝時代。同三皇時代的命名與蓋天宇宙模型有關一樣,五帝時代的命名也與蓋天宇宙模型有關。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黃帝以土德王天下,為黃帝。

2307 B.C.-2277 B.C. 少昊在位。 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少昊以金德王天下,為白帝。

2277 B.C.-2247 B.C. 顓頊[1] 在位。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顓頊以水德王天下,為黑帝(或稱玄帝)。

三皇五帝年表8.png

2247 B.C.-2217 B.C. 帝嚳在位。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帝嚳以木德王天下,為蒼帝。

2217 B.C.-2206 B.C. 帝摯在位。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帝摯和帝堯以火德王天下,為赤帝。

2205 B.C.-2163 B.C. 堯在位

2162 B.C.-2110 B.C. 舜在位。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舜以土德王天下,為黃帝。

2109 B.C.-1640 B.C. 夏朝(始禹終桀)。在五帝系統五行循環中,夏禹及其子孫以金德王天下。

記載

數目

"三皇五帝"一詞中的"三"和"五",為概數,並非確數,也即"三皇五帝"不是"三個皇和五個帝,是後人追尊的結果。

血統

《道藏·真書》雲: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三墳》:居方氏(人皇氏)生子號提挺氏。提挺氏生子號通姓氏。燧人氏,有巢子也,本通姓氏之後人。伏羲氏,燧人子也,本通姓氏之後也。

文化

《雲笈七讖》:"天皇手執飛仙玉策,人皇手執上皇保命玉策,地皇手執定錄玉策。"

夏禹

三皇五帝年表9.png

禹,木德。

這是按三皇系統五行循環推得的德行。夏禹祖先與天皇同為良渚文化集團成員,同為蛇種之人。參考:①《呂氏春秋·應同篇》:"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盛'。木氣盛,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史記·封禪書》:"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②《列子·黃帝篇》:"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頭虎鼻。"③《越絕書·吳王占夢》:"夫越王勾踐,雖東僻,亦得繫於天皇之位,無罪,而王恆使其芻莖秩馬,比於奴虜。"

黃帝

黃帝者,土德也。

這是黃帝以伏羲為自己祖先推得的德行。參考:宋《軒轅黃帝傳》:"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農及黃帝"。

秦國

秦國者,水德也。

這是秦王室以黃帝為自己祖先推得的德行。推導過程:黃帝木德→少昊火德→顓頊土德→帝嚳金德→帝堯水德→帝舜木德→夏禹火德→商湯土德→周文王金德→秦水德。秦王室重新排定五行的根據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等於"天地再造",或"天地重新開闢"。這和黃帝時代把伏羲的德行從土德改為木德是一樣的道理。傳世古文獻中有黃帝再造了天地的說法。

功績

三皇五帝年表0.jpg

上古帝王的功績,多與其五行德行有關。

不了解這一點,就容易犯錯誤,還以為不是自己無知,而是古人記載錯誤。例如,有巢氏木德。文獻記載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其功德是教民構木為巢、編槿而廬。對此記載,一般專家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以為有巢氏時代在舊石器時代,在穴居人之前,是剛剛從猿猴進化為人類,但還沒有來得及離開原始森林的時候。其實,有巢氏是生活在中原龍山文化時代(2600 BC-2100 BC)前半期的魯西豫東沼澤區域的帝王,他教民建築的橧巢,是用來在夏天躲避暴雨洪水的季節性簡易木屋。在冬天,有巢氏之民住在另建的地穴裡面,不住在樹上。如果有巢氏之民一年四季都巢居,那麼他們只可能是中國南方熱帶地區居民,不可能生活在黃河流域。而對於文獻記載有巢氏"棲於石樓之顏"(《路史》),"石樓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遁甲開山圖》),現代人們普遍不理解不接受,認為這是文獻記載有誤,而寧願在黃河流域腹地另找一個石樓山。例如百度百科詞條"有巢氏"就把有巢氏之都定在"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其實,有巢氏以木德王,他的治所應該在東方。因為這象徵着木星在東方升起。《封禪書》:"八曰四時主,祠琅琊。琅琊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開元占經》卷23引石氏:"歲星,木之精也,位在東方,青帝之子,歲行一次,十二年一周天,與太歲相應,故曰歲星。"《易》曰:"帝出乎震"。震方即東方。從山東省田野考古結果來看,典型龍山文化時代(2600 BC-2000 BC)黃河流域的幾個面積達幾十萬至百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遺址都在山東沿海,如日照兩城鎮遺址(面積100萬平方米)、日照堯王城遺址(保存面積52萬平方米)等。這些超大型遺址都離開琅琊不遠。帝王總是和大量民眾生活在一起的。

問答

學術性問答

問:我們為什麼要有一份《三皇五帝年表》?

答:這等於問我們為什麼要有一面鏡子。只有人、大猩猩、大象等極少數幾種動物能從鏡子中認出自己。大猩猩和大象雖然已經算很聰明了,然而它們不了解自己這個種屬的歷史。

有了一份正確的年表,我們就能將出土文物歸類到正確的年代區間裡。如果我們把新石器時代文物誤認為是秦漢文物,那麼在作文物交易的時候就會低估其價值,從而造成賣方的金錢損失,這對賣方來說不公平。

中國歷史年表是中華民族的鏡子。正確的年表可以反映出中華民族真實的歷史容貌,不正確的年表就像一面哈哈鏡,反映的是扭曲的自我,僅有娛樂價值。

問:怎樣證明《三皇五帝年表》不是一面哈哈鏡?

答:第一,《三皇五帝年表》將文獻上的三皇五帝生活的時代與田野考古學發現的中原龍山文化時代對應起來,從而使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可以相互對證、相互落實。例如,文獻記載人皇氏又名"居方氏",說他生活在方形城市裡面,又說他兄弟九人散居九州,九人共建有九座城邑。考古發現中國方形城市出現的年代在2600 BC以後,年代比較接近2600 BC的城市有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面積290萬名方米)、四川成都的寶墩古城(面積60萬平方米)、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早期小城(58萬平方米)。我們可以明確指認:良渚古城就是天皇之都;寶墩古城和陶寺早期小城是人皇兩位兄弟的都邑。文獻又說作為中國人始祖的伏羲曾經鑄造青銅鼎,又初步有了五穀農業(包括大小麥);神農的出生與"九井"的概念相聯。這些記載都可以與中原龍山文化出土文物進行對證。文獻記載的三皇五帝,都是男性,而中國整體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時間,是在距今5000年前後。文獻記載的三皇五帝都是全中國的統治者,而中國史前社會考古學文化面貌第一次出現統一趨勢就是在龍山文化時代。這些都是文獻和田野考古證據可以相互證實的事實。

三皇五帝年表00.jpg

第二,《三皇五帝年表》尊重了中國古人的歷史起源邏輯,從而得以利用現有知識和科學工具確定天皇出現的時代,這防止了年代數據在時間縱軸上上下亂竄現象。中國古人的歷史起源邏輯記載在古典五經之首的《易經》裡面。《易經》說歷史起源過程是"天一、地二、人三"。利用西方科學體系里十分成熟的天體力學知識和天文軟件,可以很容易確定中國古代皇家星官體系中著名的"天一"星的命名的年代上限在2611 BC;載有帝王稱號的"北極五星"的命名年代在2560 BC。這兩個寶貴年代數據說明: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全國性統治者出現的年代在2600 BC前後,三皇五帝時代是從2600 BC到2100 BC,只有500年。這意味着,試圖把文獻上的王名解釋成族名的做法是錯誤的。

第三,《三皇五帝年表》尊重了中國古人的一些重要觀念:王統是極為重大的法統,不容隨意篡改;天下不可一日無王,天子之位不可曠年;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意味着,我們不可以用文獻上沒有記載過而僅僅是自己杜撰的所謂"王名"去填充歷史年表,也不可以在兩個王名之間填入不合人壽常識的年代間隔數據。這兩點,本《年表》都做到了。即一,本《年表》所有王名都出自古文獻;二,在無法確定王者在位的真實起訖年代的情況下,一律都假設他在位30年。這是合理的假定。文獻都說:"一世三十年"。沒有採用"在位一百年"、"在位九十八年"這樣的說法。文獻也提到過別的一些人是"古天子",本《年表》沒有採用。這是因為古代各個時期都存在過一些"僭主",即一些僭越禮制,自號"天子"的人。

第四,《三皇五帝年表》上的公元年代數據來源都有詳細交待,寫在一個30萬字的電子文檔中,2007年5月初上網,用搜索引擎都可以檢索到。一份年表的精華所在,就是其王年與公元年代的對應關係,年表的價值,就體現在這個對應關係的正確性上。所以,要儘可能幫助讀者詳細了解公元年代數據的來源。如果連年代數據來源都不講,那麼年表正確性的審核就無從談起,它的正確性就無法判斷了。但是,由於百度百科的規定,這裡不能給出相關文檔的鏈接。

問:《三皇五帝年表》有哪些實際用處呢?

答:例如你要向國際社會介紹"針灸"這一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就必須交待清楚它的起源時間、地點、人物。根據相關研究,可以這樣交待:在2400 BC-2370 BC的伏羲時代,官方制定了"九針"標準,這可以視為針灸學科正式形成的年代;由於伏羲之都就是河南淮陽發現的平糧台古城,則針灸學科誕生的地點就是河南淮陽;文獻記載制定"九針"標準的人有兩個,一個是伏羲,一個是黃帝。《黃帝內經》詳細記載了"九針"的形制和名稱,因此,伏羲、黃帝可以被視為針灸學科的奠基人。

本《年表》的可靠性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本《年表》與田野考古證據、文獻證據結合緊密。對我國的重大田野考古發現,本《年表》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和闡述。例如,山西襄汾地區,古文獻稱為"夏虛"。田野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據文獻的這一線索去尋找並發掘出了一座古代城市,即58萬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城址。但是,這座城市沒有與夏朝文化有關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年代也與夏朝存在年代不相吻合。這一矛盾,在別人那裡是永遠無法解釋的。面對文獻說法與考古發現的矛盾,人們只好埋怨古人,說古文獻是在瞎說。可是,在本《年表》里,卻可以解開這一矛盾。原來,古文獻所稱的"夏虛"是人皇兄弟之一的都城廢墟,因為三皇皇室就是良渚文化集團王室,是南方人,而"夏"就是"南方"的意思(因為古人習慣把四季與四方相配,夏季位配南方,所以夏字可以代表南方),所以"夏虛"就是"南方人的廢墟"。這樣就圓滿解決了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相互印證的問題。試問,這樣的解釋,在別的年表裡面可能嗎?。其二,本《年表》與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最早的上古年代表比較一致,沒有太大的年代衝突。我說的那部古代年表就是《今本竹書紀年》。《今本竹書紀年》是一部值得重視的著作。我國一位資深學者說:"《竹書紀年》是戰國中葉魏人撰作的史書。《竹書紀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問題上有其特殊意義,正在於它是現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學的系統。"。《今本竹書紀年》記載有一份系統化的上古年表,黃帝、顓頊、帝嚳、帝摯、帝堯、帝舜以及夏商周的年代都有明確的數字。把這些數字從共和元年(841 BC)開始,逐筆往上累加,就能得到五帝時期各位帝王的元年。我們來看一下:黃帝元年2394 BC,顓頊元年2294 BC,帝嚳元年2216 BC,帝摯元年2153 BC,帝堯元年2145 BC,帝舜元年2042 BC,夏禹元年1989 BC。我們再來計算一下本《年表》中以上各帝的元年與《竹書紀年》的差距:黃帝元年相差57年,顓頊元年相差17年,帝嚳元年相差31年,帝摯元年相差64年,帝堯元年相差60年,帝舜元年相差120年,夏禹元年相差120年。後兩個元年差值相當於常見的碳十四測年誤差值。前五個元年差值都在一輪甲子左右。這就是說,本《年表》和《竹書紀年》是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印證的。在當今中國範圍內,尚沒有第二家年表的上古部分能做到與《竹書紀年》如此契合。我想說一句心裡話:《竹書紀年》中的上古年代表不是沒有價值的。

問:《三皇五帝年表》提出:2007年宣布發現的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就是天皇之都。2011年3月18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07年以來良渚古城考古的一些新發現。請問你作為"良渚古城是天皇之都"一說的提出者,對這些新發現有何評論?這些新發現對證實你的說法有否幫助?

答:"良渚古城是天皇之都"這一說成立的關鍵,就是要求被證實良渚古城的起訖時間的確是2600 BC至2300 BC這三百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表在《考古》2008年第7期上的發掘報告《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古城遺址2006-2007年的發掘》說:" 通過對四面城牆出土陶片的初步整理,我們可以看出,各發掘地點出土陶器的特徵基本一致,均屬於良渚文化晚期。"2011年3月23日浙江文化信息網發表的《良渚古城考古的新進展》稱:"通過對四面城壕出土陶片的初步整理,我們可以看出各地點出土陶器的特徵基本一致,屬於良渚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分期:早期3300 B.C.~2900 B.C.,中期2900 B.C.~2500 B.C.,晚期2500 B.C.~2000 B.C.)2011年3月19日新華網記者馮源發的電訊稿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十幾組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2012年4月8日晚8時CCTV-9播放的大型紀錄片《黃帝》第4集解說詞稱:"今天,中國考古工作者已找到了五十多座史前城池,其中最古老的可追溯到4600年前,這就是長江流域的良渚古城。"即良渚古城始建年代是2600 BC。這個測年數據與用天文年代學方法確定的良渚古城上限年代(2607 BC)很接近了。當然,正式的良渚古城年代上限的碳14測年數據還沒有由官方正式宣布(合適的宣布方應該是良渚古城遺址所在的良渚遺址管理區,或浙江省考古所,或浙江省文物局等)。當然,沒有田野考古學的碳14測年數據,也是可以計算和論定良渚古城年代的,這就是依靠天文考古學給出的年代數據來論定。

中國田野考古學經過一些年的大力科普,給廣大群眾留下了一個錯誤印象,即只有田野考古學才有能力給出古城年代,也只有田野考古學的年代結論才是最後的真理。這是完全錯誤的。田野考古學是從地質學發展而來,它只是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它和從天文學發展而來的天文考古學其實是並列關係,不存在誰高一等的問題。田野考古學並不是"最終的學科"。在田野考古學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天文考古學。在炭素測年技術出現之前,天文回推計算是唯一能夠確定古城古遺址絕對年代的方法。至今,在歐美國家的圖書館文獻分類體系里,"年代學"是放在"天文學"大類下的一個分類。也就是說,天文考古學是有資格獨立確定古城年代的學科。用天文回推手段確定的古城年代數據,如果被別人驗算證明是正確的,那麼是會被國際學術界承認的。當然,作為利用天文考古學方法確定良渚古城年代的研究者,我很有興趣看看炭素測年法得到的良渚古城測年結果。如果兩種方法所得結果一致,那麼良渚古城年代的論定就有了雙重保險了。

良渚古城的真實年代是一個焦點問題,不同的年代結論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歷史認識。一般認為古城的起訖年代都在晚期,即在2600 BC-2300 BC。良渚文化與中原龍山文化息息相關。中原龍山文化(2600 BC-2100 BC)的出現是良渚文化推動的結果,即良渚文化是中原龍山文化的母親,中原龍山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兒子。也就是說:中國文明起源於太湖流域,中國歷史的起點在太湖流域。早期中國是聯盟國家,盟主(即執牛耳者)是天皇,與盟者是中國各地諸侯,會盟地點在良渚古城,會盟的形式是殺牛放血,歃血宣誓,宣誓完畢即舉行軍陣遊行,這是模擬木星和它的四大衛星巡行天際的樣子,在良渚古城城牆上舉行的遊行儀式。到了2300 BC前後,在今河北涿鹿發生炎黃大戰,蚩尤戰敗,黃帝登為天子,政權從良渚文化集團轉到黃帝為首的中原文化集團手裡,良渚古城因此而被廢棄。

簡而言之,現有的良渚古城四面城牆的碳十四測年數據實際上已經暗示了良渚古城的真實年代範圍:2600 BC-2300 BC。

問:我們注意到,本詞條新近推出了"名片"。日常生活中,人們一邊遞交名片,一邊也會就名片內容作些口頭補充或解釋。請為本詞條的讀者就新推出的名片作一些補充解釋。

答:"三皇五帝年表"在理論上講是一種基礎類詞條,或可稱之為"元詞條",因為這種詞條從性質上來講,應該要被其他詞條經常提及或引用。但是,《三皇五帝年表》還不是一個其內容的正確性被充分證實了的年表,而人們十分需要一份完全可靠的上古年表。這就是一個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本詞條名片就借鑑近代化學史上《元素周期表》的推出辦法,先不自證本詞條的正確性,而是先提出預言,或提出糾錯數據,也就是公開擺出擂台,向學界及社會提出當面挑戰。目的是藉助別人的工作成果來證實本年表的正確性。當年的"元素周期表"被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人們無法相信自然界裡自然存在的元素,竟然能像軍隊那樣具有嚴密的內部組織,可以排列成嚴整的"方陣"。當時的人們認為,天然元素,它們的個性特徵數據,都只能是隨機性質的,不可能是具有相互聯繫性質的。於是"元素周期表"的提出者就用預言的辦法,在還沒有發現某個元素的情況下,事先提出了它所應該具有的特徵數據。接着,別的化學家發表論文,聲稱發現了某個新元素,它的特徵數據是多少多少。那麼,"元素周期表"的提出者就寫信告訴他:你發現的那個元素,其實就是我的元素周期表裡面的第幾號元素,它的特徵數據應該是多少多少,你給出的數據可能錯了,應該重新測定一下。通過多次這樣的"擺擂回合",最終人們相信了"元素周期表"。另外還有一些科學理論通過實驗證實的例子,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本身可以用預先給出數據的方式預言一些物理現象,然後別人設計出實驗方法加以驗證。《三皇五帝年表》的正確性,也將通過實際驗證的途徑來證實。具體辦法是:先給出古城存在地點、面積數據和年代數據,然後等待田野發現結果並予以證實。具體的預言數據清單如下:

國都情況

三皇五帝時代中國首都的地點、面積、年代範圍天皇氏之都。

地點:浙江餘杭瓶窯(即"良渚古城");面積:[290]萬平方米;年代範圍:2607 BC-2338 BC。(注:方括弧內數據是官方數據。下同)

地皇氏之都。同上。(浙江)

人皇氏之都。同上。(浙江)

提挺氏之都。同上。(浙江)

通姓氏之都。同上。(浙江)

有巢氏之都。同上。(紹興)

燧人氏之都。同上。(浙江)

伏羲氏之都。同上。(浙江)

蚩尤氏之都。同上。(江西)

軒轅(黃帝)之都。地點:浙江杭州。面積:280萬平方米左右。年代範圍:2330 BC-2300 BC。是把良渚古城作為正都。這樣的話,少昊在位時間的下限2277 BC就是良渚古城的真正下限。少昊氏的實際治所有二:先在兩城鎮,後在曲阜。

顓頊之都。地點:浙江杭州。面積:2900萬平方米左右。年代範圍:2277 B.C.-2247 B.C.。

帝嚳之都。地點:浙江杭州。面積:2900萬平方米左右。年代範圍:2247 B.C.-2217 B.C. 。

帝摯之都。不清楚。

堯舜之都。地浙江杭州。面積:[2900]萬平方米。年代範圍:2200 BC-2100 BC。

諸侯國情況

三皇時代皇室分封所建諸侯國的國都地點、面積、年代範圍

中國的封建時代開始於天皇時代(2607 BC-2578 BC)。但以下預言的是人皇時代(2550 BC-2520 BC)人皇兄弟九人封國的古城數據。

人皇兄弟之一:封國於蜀。蜀國之都即位於成都平原腹地的"寶墩古城"。面積[60]萬平方米。年代範圍:2550 BC-2338 BC。

人皇兄弟之二:封國於今山西襄汾地區。古稱"大夏"。大夏國都即今山西襄汾陶寺早期小城。面積[58]萬平方米。年代範圍:2550 BC-2338 BC。

人皇兄弟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的封國地點不詳,但在"九州"範圍內。如四川盆地除了蜀國之外,還有巴國。在今內蒙古地區也肯定有一個封國。也就是說,人皇八位兄弟的封國都邑,除了寶墩古城和陶寺早期小城,另外還有六座沒有被發現。但它們肯定是存在的,面積都是60萬平方米,年代範圍都是2550 BC-2338 BC。補充信息:2008年6月公布的湖北孝感"葉家廟古城",面積是60萬平方米,年代在"距今5000年前",很可能是人皇九兄弟之一的封國。需要進一步查明該古城的起訖年代。

從以上預言清單可以知道:一,中國龍山文化時代前半期(2600 BC-2300 BC)的中原地區,沒有面積在280萬平方米的大城。也就是說,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三皇五帝",你永遠也不可能在黃河流域找到一個年代範圍在2600 BC-2300 BC,面積在280萬平方米的大城。二,寶墩古城年代範圍的碳十四測年數據實際上早已公布。四川成都的考古學者們稱:"寶墩文化開始於2550 BC左右"、"寶墩古城存在了二、三百年。"綜合這兩句話就可以知道,寶墩古城的年代範圍就是2550 BC-2300 BC。三,過去,有考古學家認為陶寺早期小城的始建年代在2500 BC前後。四,假如我們找全了八座年代範圍在2550 BC-2300 BC、面積在60萬平方米的古城,我們就可以宣布"人皇"的真實存在。這樣,"三皇五帝"之說就得到了證實。

真相最終總會浮出水面,事實將證明:本《三皇五帝年表》絕對沒有將我國歷史虛擬化、烏托邦化、世外桃源化,它是實事求是的。

爭議與研究性問答

問:中國田野考古學界一位資深學者"斗膽"提出:"良渚古城是中華第一城"。他的這個大膽斷言好像與你提出的"良渚古城是天皇之都"的斷言很接近。

答:資深學者都是說話嚴謹的。因為,一旦被證實說錯了,可就成了學界笑柄,要被笑話很多年。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他這話的意思是:在中華大地上,尤其在所謂的"中華文明核心區域"的中原地區,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座時間比良渚古城早,面積和良渚古城相當,或比它還要大的古城了。可是,誰都知道,田野考古發現具有偶然性。過去沒有發現,不等於今後不能發現。那麼,他為什麼要把話說死呢?其實,他這樣說當然是經過大腦思考的。良渚古城從發現田野跡象,到官方正式宣布,經歷了一年時間。發現之初,這位資深學者就到田野發掘現場進行了觀察和指導。一年以後,即在2007年11月,與官方消息發布同時,他的這個"中華第一城"之說也上了報紙。可見他是經過一年的考慮,才提出這一論斷的。當然,充分的時間並不能保證斷言的正確性。良渚古城能成為"中華第一城",關鍵理由是:它有一個大型伴隨遺址群--30平方公里的良渚遺址群,它內部有一個巨大台址,它內部存在一個迄今為止屬最高等級的墓地--反山墓地,它的外圍還有著名的瑤山墓地和匯觀山墓地;良渚遺址群從清朝康乾年間開始出土玉器,以至今天。說到這裡,我有必要提醒你,中國的古文明特徵是它獨步世界的玉文化和瓷文化。"中國"在英語裡是"瓷"的意思。而"瓷"實際上是一種仿玉物質,"瓷文化"實際上是"仿玉文化"。不錯,商周的青銅器也享譽世界。但是金屬這種物質,被古人理解為"湯玉",也被歸入了"玉"的範疇。因此,中國的古文明特徵,說到底,還是"玉文化"。在中國,在很長歷史時期內,一直在持續出土大量的高等級玉禮器的地區,只有一個:浙江良渚遺址管理區。中原地區沒有這樣的持續出土大量高等級玉禮器的新石器時代大遺址。這裡所說的高等級玉禮器主要是指璧和琮,它們是禮天地之器。東北的紅山文化也有玉器,但是沒有一件可以確定是"六瑞"之一。紅山文化玉器數量很少,體量(即用玉量)也很小。只有埋藏大量高等級玉器的大型遺址,才有希望發現大型城址。因此,大型古城址不是憑空出世的,它是有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伴隨文物的。那位資深學者,正是考慮到了以上伴隨因素,才提出"良渚古城是中華第一城"這一斷言的。

問:有沒有一種可能,在今後,中原某地發現了大量高等級玉器,比良渚遺址區埋藏的還要多?

答:不存在這種可能。理由:第一,中原的人口密度歷史上一直高於周邊地區。中原地區自古以來盜墓盛行,著名的田野考古利器--"洛陽鏟",就是歷史上盜墓賊的一大發明。玉器是很值錢也很優雅的文物,沒有人不想要的。盜墓賊通常都很有才能。請不要低估幾千年歷史上的盜墓賊的嗅覺和其發財的欲望。第二,自解放以來,中原地區一直是考古調查的重點所在,財政優先撥款的重點地區。如果存在一個占地幾十平方公里,有很多高等級新石器時代古墓的大型古遺址,那它一定會被田野考古工作隊發現的。請不要低估田野考古專家的智慧、能力和決心。第三,即使存在這樣一個大量藏玉的中原遺址,它的玉禮器也不會早於良渚文化。因為良渚文化玉禮器都是自創的器種,中原的大墓,如陶寺遺址墓地出土的玉禮器,都是良渚式的。那麼,用傳入的良渚式玉器裝備起來的中原城址,即使它比良渚古城還要大,它的時間卻不會比後者早。而"中華第一城"的含義主要是"時間早"。

問:有沒有一種可能,中原地區會出土大量高等級的非良渚式玉器?

答:不可能。中原古文獻對禮天地之器明確指明就是"璧"和"琮",二者都是良渚文化典型玉禮器。再如中原文獻提到的"鉞",它們必定是良渚式的。因為中原地區發現的玉鉞,其製作年代都晚於太湖流域,明顯是從後一地區傳入的。中原文獻提到的"鉞"的握持方式也和良渚文化大墓主人持鉞的方式相同--都是左手持鉞。中原王者都執鉞。例子有:"蚩尤秉鉞"(張衡《西京賦》)、"黃帝出其鏘鉞"(漢《黃帝四經·十大經》)、商湯秉鉞(《詩·商頌·長發》、《殷本紀》)、周武王秉鉞(《周本紀》)。總之,我國古文獻中的重要玉禮器就是琮璧鉞,不存在另外一個玉禮器系統。另外一方面,古代的出土玉器記錄和現代的玉器出土記錄,從著錄的器形圖譜來看,重要的玉禮器還是琮璧鉞。圭、璋之類,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也沒有獲得禮天禮地的地位。古人以圭禮東方,以璋禮南方,以琥禮西方,以璜禮北方。這些是次一級的玉禮器。我們知道古人確實是把一些玉器磨成玉粉吃掉了。可是還是有一些要緊的玉禮器捨不得吃,被墓主帶進了墳墓。在周代貴族的墓葬中,就曾經出土真正的良渚文化玉琮,這裡說的"真正",是指這個玉琮是良渚古族原作的,而非別的古族仿製的。一句話,文獻和出土玉器種類都表明,只存在一個玉禮器系統。高等級的非良渚式的玉禮器系統是不存在的。

問:那你是否認為別人的"良渚古城是中華第一城"說法和你的"良渚古城是天皇之都"說法是一致的呢?

答:"良渚古城是中華第一城"的說法沒有指出這座古城的主人是誰,也沒有指出這座古城的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全中國最高統治者的首都。

問:這個話題先放一放,我們換一個話題吧。這條報道你來看一下,(2011年)5月6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津新平鎮寶墩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發現寶墩古城外城牆。外城牆所圍成的寶墩古城面積是276萬平方米。這個面積僅次於浙江良渚古城和山西陶寺大城。請對這一新聞作一評論。

答:這個新古城面積是僭越禮制的面積。從報道可以知曉,外城牆興建的時間比內城牆要晚,雖然兩者可能同時並存過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寶墩古城初建的時候,它只有一圈城牆,沒有第二圈城牆,即外城牆。這是符合當時禮制的城市尺寸。龍山時代(也就是2600 BC至2100 BC的時代,下同)中國已經存在禮制。對此,學者多有論述,茲不贅。因此,城市的規模是受國家規定製約的。我們可以推斷龍山時代中國城市的前兩個等級的城市面積。第一等級的城市,就是全中國的首都,其理論面積是300萬平方米。第二等級的城市,是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劃分中每一區的都城,即地區性大都會,其理論面積是60萬平方米。作出這樣推斷的理由是,300萬平方米的城市,60萬平方米的面積,正好是300萬平方米的五分之一,這樣的城市,正好對應木星的四顆衛星之一(也就是木五星的五分之一)。我想,在天皇時代,中央政府已經模仿木星和它的四大衛星,規定了一座首都和四座地區性都城的面積。只是,天皇在位的時候,天下還沒有全部歸順,今天的四川盆地,是在人皇時代才正式歸順三皇的。所以,天皇時代,還不能着手興建寶墩古城。寶墩古城興建於人皇時代,這是有古文獻明確記載的。文獻說:"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請注意,"蜀國"的"國",在古漢語裡,就是"都城"的意思。因此,寶墩古城初建的時候,必定是遵循禮制規定的。也可以判斷,人皇分封在蜀國的那位兄弟的後裔,即後面多任蜀國國王,是不會破壞禮制,建造外城牆的。那麼,究竟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建造了外城牆?我們注意到,伏羲時代有過一個重大的政治改革:"易九頭為九牧"。也就是把九州的州長職位從人皇九兄弟的後代手裡移交出來,給地方上選舉產生的人物來擔任,也就是把九州領導人職位的血緣世襲制改為地方選舉制。非三皇皇室血統的寶墩古城主人,估計就產生在這個時候,即產生在2400 BC-2370 BC這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很可能就是寶墩古城外城牆建造的時間。我們期待着這個年代判斷數據得到碳14測年法數據的支持。

另一方面,276萬平方米這個數據,畢竟沒有超過帝都的面積,好像城牆的擴建者在瘋狂之中還保存着一份理性。其實,超過了也沒啥意思。因為,比方你將寶墩古城擴建為500萬平方米的面積,那樣的話,城牆周長就遠遠超過了12華里,這就與木星的12次不對應了。276萬平方米的寶墩古城,其城牆周長還是能分成12段,每段約1華里的。畢竟,長度單位的改變是不容易的。值得注意的是,寶墩古城的後繼者三星堆古城的面積也和寶墩古城擴建後的面積相同。另外,存在年代和三星堆古城相同的鄭州商城(始建年代在1500 BC),其內城面積也是約300萬平方米。看來,300萬平方米的面積,12華里的城牆長度是古城擴建者和建造者心目中的標準數據。

問:照你這麼說,第一等級城市理論面積300萬平方米,第二等級城市理論面積60萬平方米,那麼初建於2600 BC的石家河古城,它的面積恰恰是120萬平方米,這又作如何解釋?

答:歷史是曲折複雜的。我們不可能回到2600 BC時代去了解事情原委。也許,當時,在四川盆地的強力部族不肯歸順天皇的情況下,天皇允許石家河古國領導人將原定分配給四川成都平原的古城面積納為自己的城市面積,這樣,石家河古城的面積就變成60+60萬平方米了。那麼,也就是說,石家河古城的領導人在天皇時代額外獲得了對四川盆地的領導權或管轄權,這一特殊權力從2600 BC一直延續到2550 BC。四川省的考古工作者早就指出:從田野考古的角度看,寶墩文化與石家河文化有相似之處。

問:遠古的事情那麼渺茫,你一個生活在4600年之後的人,怎麼可能知道遠古的詳細故事呢?

答:我是根據文獻說的話。古文獻談到了川西地區的古族歸順三皇,融入新成立的中國的具體歷史過程:首先,天地開闢,天皇登位,中國成立。這時,尚有少數部族不願歸化天皇。於是,有一位女性叫做鉅靈氏,她登上了歷史舞台,出面說服了川西地區的部族,隨後蜀國就建立了起來。《廣韻》:"鉅靈出於汾睢,今華陰縣北一百二里有鉅靈廟。李淳風《小卷》曰:'元始判氣,天皇上帝鎮立,名山各有所屬,分野蓋當是時。六合之間,有未融者,故鉅靈、女媧之徒以神通智力出而贊化也。'"《路史》注引《九域志》:"鉅靈祠,河中府也。"《路史》注引《遁甲開山圖》雲:"鉅靈與元氣齊生,為九元真母。"以上文獻指出鉅靈氏是一位女性,生活在天、地二皇的時候,她出身在汾睢一帶,地當今山西南部。《榮河縣誌》:"上古鉅靈氏出於汾脽,驅陰陽,返山川。""路史引廣韻雲,鉅靈氏出於汾脽。宋王存《九域志》,鉅靈氏在河中府。"榮河縣即今山西運城萬榮縣。《路史》:"鉅靈氏之在天下也,握大象,持化權,秉太極,而跖灝淑,立乎無間,行乎無窮,揣九變化,而與物相弊。出於汾脽,揮五丁之士,驅陰昜反山川,正流並生,神化大凝。惟無恆處,或雲治蜀,蓋以其跡躔焉。"這段記載說鉅靈氏可能直接統治過川西地區。而且鉅靈氏指揮過"五丁之士"。"五丁"這一歷史名詞只與蜀國有關。《藝文類聚》卷七引漢揚雄《蜀王本紀》:"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請重點注意"六合之間,有未融者"這句話。它的意思是"在天皇地皇時代的中國,還有一些不願歸順皇室,不願融合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部族"。因此,很可能,四川成都平原的部族是經鉅靈氏說服才歸順皇室的,時間在地皇死後,人皇登位之前。這一特殊時期,由鉅靈氏統治天下,即她以女皇的身份君臨天下。鉅靈氏很可能是地皇之妻。文獻記載地皇"面貌如女子"。這可能暗示有兩個地皇,前一個地皇是男人,是鉅靈氏丈夫,後一個地皇就是鉅靈氏。本《年表》把所有帝王的在位時間都規定為30年,這其實是合理不合情的,因為每一位帝王都不多不少在位30年是不可能的,翻開後世王朝文獻,可以看到帝王們僅僅在位幾年乃至幾個月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說,本《年表》中,應當存在兄終弟及、夫死妻繼的情況。後世的女媧其實也和鉅靈氏一樣,在夫王死去之後,登上過皇位。

問:我們回到寶墩古城新考古成果的話題上來。本次田野考古調查還發現一處面積達300平方米的建築遺址,位置在擴建前的寶墩古城中心區,判斷此基址是一處議事廳性質的公共房屋。請問你對此有何說法?

答:三皇五帝時代的大中型城址,在城內中央都建有一個土台,叫做"敷教之台"、"傳教之台",是宣布重大事項的地方。如伏羲登上皇位後,曾在這種土台上當眾宣布施行一部新曆法。良渚古城內的"莫角山台址",就是"敷教之台"、"傳教之台"。寶墩古城的形制與良渚古城很相像,說明它們是同時代的古城。二者(在前者擴建後的)面積相近,城牆都是堆築法建造,城牆兩面都有坡度不大的斜坡,城牆外都有壕溝護城河,城中央都有台基和公共建築。說它倆是雙胞胎古城,恐怕也不算過分。

問:媒體報道中提到,寶墩古城初建年代是4500 BC,城中心區公共建築年代在距今4300年前後。請問,你對這兩個年代數據有何評價?

答:根據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和四川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以及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利用加速器質譜法所測寶墩古城碳十四標本年代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有關方面在本世紀初推定寶墩古城的建城年代大約為距今4500年左右。這一碳素測年數據與本《年表》的人皇在位年大致吻合。良渚古城初建年代的天文測年數據是2607 BC。兩個古城的初建年代是相近的,這暗示了兩個古城初建年代數據的合理性。擴建前的寶墩古城中心區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公共建築,其年代既然在距今4300年前後,那麼我個人認為,其始建年代和廢棄年代與寶墩古城內城牆一樣,分別是2550 BC和2338 BC。也希望大家認識到一點,即2600 BC-2300 BC是三皇時代,2300 BC-2100 BC是五帝時代。

問:有媒體認為(或有媒體引用成都考古學者的意見認為),從寶墩古城遺址的規模與形態,可推測出4500年前,成都平原就已出現了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權力中心。而寶墩古城遺址的發掘也為探討城市起源、中國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國家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資料,也再次證明成都平原是長江文明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

答:對以下這句話,我表示同意:"從寶墩古城遺址的規模與形態,可推測出4500年前,成都平原就已出現了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權力中心"。這是因為,蜀國建立了,這是四川成都平原有史以來第一個國家。

對以下這句話,我表示反對:"(寶墩古城新面積數據)再次證明成都平原是長江文明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本《年表》清楚地表明,以國家的出現作為文明出現的首要標誌的話,中華文明只有一個起源地,那就是太湖流域。文獻的記載不容推翻:"蜀之為國,肇於人皇"。中華文明的中心在人皇的位置上。寶墩古城是人皇兄弟之一的封國,只能算作中華文明的次級中心。顯然,這種錯誤說法的背後,說話人的頭腦里有着一個基本的想法:良渚古城、陶寺大城、寶墩古城三者之間是沒有任何內在聯繫的,就好像自然界裡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那樣。這種基本想法是錯誤的。

問:寶墩古城可以證明就是古蜀國都城嗎?我國學術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只有地下文獻和傳世文獻對證符合,才算是真正確定了一座古代廢墟的身份。例如,傳世文獻稱今河南安陽為"殷墟",而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有殷王室世系表,這樣,才算真正落實了"殷墟"的身份--商代晚期的王都。又如,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從未出土文字材料證實其夏都的身份,因此學術界至今沒有公開宣布該遺址就是夏都。再如,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雖然有比較明確的傳世文獻指稱這個地方是陶唐氏之都,但也因為沒有發掘到相關的文字證據,所以學術界也沒有正式宣布陶寺大城的身份。據說,陶寺大城的發掘者因為擅自宣布該城為帝堯之都而受到老一輩學者的集體詰難,發掘者當場哭了鼻子。這個事例,難道不夠你深思再三嗎?

答:從本《年表》可知,我們中華民族,在2338 BC以前,沒有漢字。如果按照那條不成文的古遺址確認規矩,那麼我國三皇時代的遺址便全都無法落實了。三皇時代的遺址,只可能由傳世文獻和地下出土的後世文獻來確認,別無它法。在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了"蜀",學者們據此認定它就是三星堆古城。傳世文獻指出四川盆地曾有一個蜀國,建立於人皇時代。此外還提到了若干位蜀王的名號,如蠶叢、魚鳧、杜宇這些人。因此,判斷成都平原沒有過其他國家,只有前後蜀國。三星堆古城的絕對年代在夏商時期。那麼寶墩古城應當就是夏以前的蜀國,即2100 BC以前的蜀國。由於我國文化自古以來連續不斷的公設,我們可以認為現有古文獻的記載傳承自更為古老的為今天所不見的漢字文獻,而最早的漢字文獻出現於2300 BC。這一時代,距離天皇的時代,只有300年,相當於我們現代人和清朝初年的時間差距,因此,2300 BC時代的關於古蜀國的漢字文獻是根據當時學者的"近期記憶"寫成的,然後累世相傳到今天,應當是可靠的。傳世文獻先於地下文獻告訴我們安陽是"殷墟",後來被證明這一記載是可靠的。這個例子說明了傳世文獻的價值。所以,我的見解是,後世文獻原則上可以被用作最後的證據。否則,"黃帝"這類名詞都只能被清除掉,除非你挖到了一個古墓,裡面有文字說明牌,上面寫着"此墓主人是黃帝",而這是難以辦到的。作為一個發明了文字,且文化傳承從未中斷的國家,我國有理由充分尊重自己的古文獻記載,並把它當成最後證據。至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它們和我國不一樣,它們的文字多半是它源的,它們的歷史基本上都曾中斷過,所以,對它們的遺址認定,的確應該更為嚴格一些,即要求傳世文獻和地下出土文獻相互印證。在這一方面,我們不能片面強調"和國際接軌"。

偃師二里頭遺址,傳世文獻明確記載偃師這個地方是商湯之都的所在。再往前,是帝嚳之都。違背這一記載,企圖把二里頭遺址宣布為夏都斟鄩的做法當然是錯誤的。傳世文獻明確記載襄汾地區是"夏虛"和陶唐氏之墟,這也是不容否定的。當然,帝堯時代已經有了漢字,只是發掘者運氣不好,沒有挖掘到相關文字材料。但在本《年表》里,是承認陶寺大城為帝堯之都的,因為我們堅持尊重文獻記載的原則(當然,文獻記載需要甄別)。

問:寶墩古城問題還有什麼要說?

答:古蜀國歷史比較單純,因為其地形的相對封閉性(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它的田野考古學文化面貌相對單純,其田野考古學文化源流相對清晰,它的歷史在文獻記載上相對明確(因為作為天府之國,它的豐饒奠定了其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特別地位),可以作為量度中華文明歷史的一個具有清晰刻度的特別標尺。具體而言,其田野考古學文化給我們呈現出一個清晰的發展脈絡,即首先有四川什邡的桂圓橋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次有寶墩文化,再次有三星堆二期文化。然後我們回頭看文獻記載,知道蜀國初建於人皇時代,蜀國是一個建立在河流邊上的古城。這樣,我們就知道寶墩文化的初期就是人皇時代,或者說,寶墩古城的始築年代就是人皇時代。在人皇時代之前,寶墩文化的主人生活在桂圓橋遺址里。所以,四川成都的田野考古成果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人皇時代對應的絕對年代,這就為中華文明起源時間的界定提供了四川田野考古方面的獨特證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