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河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河縣

 

 

 

三河市隸屬河北省,由廊坊市代管,地處京、津交界地帶,與北京僅一河之隔,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縣級飛地,西距天安門30公里,西北距首都機場25公里,下轄東西兩市區,被譽為「京東明珠」,下轄3個區、10個鎮、6個街道。

三河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建縣,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東與天津市薊州區交界,北與北京市平谷區接壤,西北與北京市順義區為鄰,西隔潮白河與北京市通州區相望,西南與大廠回族自治縣毗鄰,南與香河縣接壤,東南與天津市寶坻區相鄰。

三河市位於燕山余脈前的沖積平原,總面積634平方公里,境內山水相依、沃野相連,102國道穿腹而過,京秦、大秦兩條電氣化鐵路橫貫東西,截至2017年末,三河市戶籍總人口71.02萬人。

2020年4月,三河市被河北省體育局評選為「2019年度體育工作最佳縣(市、區)」。 [3] 2020年12月,社科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三河排名第46。2021年3月,被授予 2020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市、區)。

簡介

堯建幽都,禹奠冀州。虞書肇十有二州,於冀分幽、並,於青分瑩,此屬幽州之域。

商朝,有幽、瑩而無並,周有幽、並而無瑩,職方所司,呂覽所載,皆屬幽州。

春秋戰國,屬燕國。

秦朝,秦分三十六郡,屬漁陽郡。

西漢,始置路縣(今三河市和北京市通州區地共為路縣)。王莽建新朝劃天下為三百六十亭,改路縣為通路亭。

東漢,路縣改稱為潞縣。潞縣城當在今三河城西偏北三十里的軍下村。

三國,屬魏國。

十六國,屬前燕和後燕。

北魏,屬幽州漁陽郡。

隋開皇初(公元581年)廢漁陽郡,改屬涿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幽州置玄州,同時析玄州潞縣東部地區置臨泃縣(以縣治瀕臨泃河得名)。貞觀元年(627年)廢玄州,併入幽州。撤臨泃縣,復入潞縣。開元四年(716年),再析幽州潞縣東部置三河縣。開元十八年(730年),改隸於薊州。

遼開泰元年(公元1012年),三河屬南京道幽州都府薊州。後改幽都府為析津府。

金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燕京為中都路置大興府,三河縣屬於大興府。

元,屬直隸中書省大都路。

明,屬北平府。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改北平府為順天府,三河屬順天府。

清,屬順天府。

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直隸於中央政府,三河屬京兆地區。公元1928年,遷都南京,直隸省改稱河北省。三河縣隸於河北省。 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通縣(原通州)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三河、唐山等22縣2市。1938年至1945年8月間,日本侵略軍在三河建有偽縣政府。

1938年7月6日,冀東抗日武裝起義爆發後,為適應抗日戰爭需要,逐步建立起聯合縣的人民政權。

1940年4月至10月,市域部分村莊隸屬於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三河特別區。

1940年秋,建立薊(縣)寶(坻)三(河)聯合縣,隸屬於晉察冀邊區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習稱冀東十三專署)。

1942年秋,市域分屬平(谷)三(河)密(雲)和薊寶三兩個聯合縣。

1943年底,平三薊(平三密改稱)聯合縣隸屬於冀熱遼行署第一專署。

1945年1月,三河分屬於平三薊和三(河)通(縣)順(義)、三(河)通(縣)香(河)聯合縣,隸於冀熱遼區行署第十四專署。 1946年1月,各聯合縣撤銷,三河屬冀東區行署第十四專署。同年9月5日,國民黨軍隊占領三河,其政區屬河北省通縣專署。

1947年春,冀熱遼解放區改稱冀察熱遼解放區。三河屬冀東區行政公署第十四專署。

1949年8月1日,三河屬於河北省通縣專區。1958年4月,撤銷通縣專區,三河隸於唐山專區。同年12月,撤銷三河縣建制,與大廠回族自治縣一同併入薊縣。1960年4月,撤銷唐山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唐山市。同月,改隸天津市。1961年7月,天津市所轄薊縣(含三河)寶坻等縣劃歸天津專區。1962年6月,恢復三河縣建制,仍隸天津專區。1967年11月,天津專區改為天津地區。1973年12月,天津地區改稱廊坊地區。 1988年9月,國務院批准,廊坊地區改為廊坊市(地級)。1993年4月,三河撤縣建市(縣級),仍屬廊坊市管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