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第一條項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別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這就是後來傳說的 三毛體了。

結構特徵也很特別的,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1]

原文

  在我出國的時候,母親給過我一條細細的金鍊子,下面掛了一個小小的「福」字,算做保護和祝福女兒的紀念品。

  我個人喜歡比較粗獷的飾物,對於那條細鏈子,只是因為情感的因素將它當心的包紮起來,平日是不掛的。所以它成了母愛的代名詞,不算我自己所要的項鍊。

  照片中這一串經常被我所掛的首飾,是結婚當天,被一個沙漠婦人送到家裡來賣給我的。這個故事曾經刊在《俏》雜誌上,在此不再重複。想再說一遍的是:首飾送來時只有中間那一塊銀子,其他的部份,是先生用腳踏車的零件為我裝飾的。至於那兩顆琉璃珠子是沙漠小店中去配來的。

  我將這條項鍊當成了生命中的一部份,尤其在先生過世之後,幾乎每天掛着它。

  這個故事因而有了續篇。

  在一個深夜裡,大約十一點鐘吧,胡茵夢跑來找我,說有一個通靈的異人——石朝霖教授,正在一位朋友的家裡談些超心理的話語,叫我一起去。因為石教授住在台中,來一次台北並不簡單,要見到他很難的。

  當茵茵和我趕去那位朋友家時,那個客廳已經擠滿了大批的人群,我們只有擠在一角,就在地板上坐了下來。當然,在那種場合,根本談不上介紹了,因為人太多。

  石教授所講的不是怪力亂神的話語。他在講「宇宙和磁場」。

  等到石教授講完了話之後,在座的朋友紛紛將自己身上佩戴的古玉或新玉傳了上去,請石教授看看那件東西掛了對身心有什麼作用,因為涉及到磁場問題。

  有些人的配件遞上去,石教授極謙虛的摸了一摸,很平淡的講:「很純淨,可以掛。」有些陪葬的古玉被石教授摸過,他也是輕描淡寫的說:「不要再掛了。」並不是很誇張的語氣。當時,我坐在很遠的地板上,我解下了身上這條項鍊,請人傳上去給石教授。

  當他拿到這塊銀牌子時,沒有立即說話,又將反面也看了一下,說:「很古老的東西了。」我想,不過兩百年吧,不算老。比起家中那個公元前十四世紀的腓尼基人寶瓶,它實在算不上老。

  我等着石教授再說什麼,他拿着那條項鍊的神色,突然有着一種極微妙的變化,好似有一絲悲憫由他心中掠過,而我,很直接的看進了他那善良的心去,這只是一剎那的事情而已。

  大家都在等石教授講話,他說:「這條項鍊不好說。」我講:「石教授,請你明講,沒有關係的。」

  他沉吟了一會兒,才對我講:「你是個天生通靈的人,就像個強力天線一樣,身體情形太單薄,還是不要弄那些事情了。」

  當時,石教授絕對不認識我的,在場數十個人,他就挑我出來講。我拚命點頭,說絕對不會刻意去通靈。那這才講了項鍊。

  石教授說:「這串項鍊裡面,鎖進了太多的眼淚,裡面凝聚着一個愛情故事,對不對?」

  我重重一點頭,就將身子趴到膝蓋上去。

  散會的時候,石教授問茵茵:「你的朋友是誰?」茵茵說:「是三毛呀!那個寫故事的人嘛!」

  石教授表明他以前沒有聽過我。

  那條被他說中了的項鍊,被我擱下了兩三年,在倒吞眼淚的那幾年裡,就沒有再去看它。

  這一年,又開始戴了。我想,因為心情不再相同,這條項鍊的磁場必然會改變,因我正在開開心心的愛着它,帶着往日快樂的回憶好好的活下去。[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