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時間的去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別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這就是後來傳說的 三毛體了。

結構特徵也很特別的,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1]

原文

  在美國,我常常看一個深夜的神秘電視節目,叫做「奇幻人間」。裡面講的全是些人間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許多張片子都涉及到靈異現象或超感應的事情上去。

  一個人深夜裡看那種片子很恐怖,看了不敢睡覺。尤其是那個固定的片頭配樂,用着輕輕的打擊樂器再加時鐘嗒、嗒、嗒的聲音做襯出來時,光是聽着聽着,就會毛髮豎立起來。

  我手中,就有一個類似這樣的東西。

  是以前一個德國朋友在西柏林時送給我的。一塊像冰一樣的透明體,裡面被壓縮進去的是一組拆碎了的手錶零件。

  無論在白天或是晚上,我將這樣東西拿在手中,總有一種非常凝固的感覺在掌中如同磁鐵似的吸住我。很不能自拔的一種神秘感。

  我是喜歡它的,因為它很靜很靜。

  許多年了,這塊東西跟着我東奔西跑,總也弄不丟。這與其說是我帶着它,倒不如說,是它緊緊的跟着我來得恰當。

  有一年,在家裡,我擦書架,一不小心把這塊東西從架上的第一層拂了下去。當時先生就在旁邊,他一個箭步想衝上來接,就在同一霎間,這塊往地上落下去的東西,自己在空中扭了一個彎,啪一下跌到書架的第三層去,安安然然的平擺着,不動。

  我是說,它不照「拋物線」的原理往下落,它明明在空中扭了一下,把自己扭到下兩層書架上去了。這是千真萬確的。

  先生和我,看見這個景象——呆了。

  先生把它拿起來,輕輕再丟。一次、兩次、三次,這東西總是由第一層掉到地上去,並沒有再自動轉彎,還因此摔壞了一點呢。

  那麼,那第一次,它怎麼弄的?

  從那次以後,我就有點怕這塊東西,偏偏又想摸它;從來捨不得把它送人。

  那些靜靜的手錶零件,好像一個小宇宙,凍在裡面也不肯說話。

  寫到這兒,我想寫一個另外的故事,也是發生在我家中的。這個故事沒有照片,主角是一棵盆景,我叫不出那盆景的名字,總之——。

  在我過去的家裡,植物長得特別的好,鄰居們也養盆景,可是因為海風吹得太烈,水質略鹼,花草總也枯死的多。而我的盆景在家中欣欣向榮,不必太多照拂,它們自然而快樂的生長着。

  每當有鄰居來家中時,總有人會問,怎麼養盆景。那時候我已經孀居了,一個人住,不會認真煮飯吃,時間就多了一些。我對鄰居說,要盆景好,並不難,秘密在於跟它們講話。「跟盆景去講話?!」鄰居們大吃一驚。

  「我沒人講話呀!」我說。

  說着說着,那一帶的鄰居都去跟他們的盆景講話了。

  我跟我的盆景講西班牙文,怕它們聽不懂中文。

  就在一個接近黎明的暗夜裡,我預備睡了,照例從露台吊着的盆景開始講,一棵一棵講了好多,都是誇獎它們的好話。

  等我講到書架上一棵盆景時,它的葉子全都垂着,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我一看就忘了要用鼓勵的話對它,就罵:「你呀!死洋怪氣的,垂着頭做什麼嘛?給我站挺一點,不要這副死相呀!」

  那個盆景中的一片手掌般大的葉子,本來垂着的,聽了我的好罵,居然如同機器手臂一樣咔咔、咔咔往上升,它一直升,一直升,升到完全成了舉手的姿勢才停。那一個夜晚,我被嚇得逃出屋去,在車子裡坐到天亮。等到早晨再去偷看那片嚇了我的葉子;它,又是垂下來的了。第二天,我把這盆東西立刻送人了。

  在我的家裡,還有很多真實的故事,是屬於靈異現象的,限於「不科學」,只有忍住不說了。[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