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小船ECHO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別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這就是後來傳說的 三毛體了。

結構特徵也很特別的,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1]

原文

  這隻小船放在櫃窗里,我每天去郵局,就會經過它。那時,住在大西洋中一個美麗的海島上,叫做丹娜麗芙。那是先生第一次做「海邊景觀工程」,心情上非常愉快。我們的工程,是做出一大片人造海灘來,給遊客多一個去處。

  在那時候,我一直是扎辮子的。全十字港的店鋪大半認得我,因為那一帶可以說中國人是極少的。

  有一天,又經過這家賣小木娃娃的商店,在裡面逛着逛着,那位店員小姐突然說:「喂,你看,這個娃娃也綁辮子吔。跟你好像。」

  我一把將娃娃拿起來,看見船底貼着一小片金色紙,上面寫着:「MADEINTAIWAN」。發覺是自己故鄉來的東西,這才笑着說:「真的很像。」

  那天晚上吃飯,我就去跟先生講這個划船的娃娃,又講了什麼台灣、什麼外銷、什麼東、什麼西的,胡鬧講了好一些閒話,就去床上看書去了。

  那一陣我正熱心學做蛋糕,每天下午烤一個出來,自己怕胖不吃,是做來給先生下班吃的。

  每天做出不同的蛋糕,變來變去,先生很幸福的樣子,每次都吃得光光的。

  就在我講了那個娃娃船沒幾天以後,照例在下午去開烤箱,那個烤箱裡,穩穩的坐着這條船。我抓起來一看,那個娃娃的腳底給畫上了圓點點,小船邊是先生工工整整的字跡,寫着——一九七八—ECHO號。

  我笑着笑着,用手使勁揉麵粉,再跑到教我做蛋糕的比利時老太太家去,借了一個魚形圖案的模子來。

  那一天,先生下班回來時,我也不說什麼,低頭去穿鞋子,說要一個人去散步啦!

  那個飯桌上,留着一條好大的魚形蛋糕,旁邊的ECHO號靜靜的泊着。

  等我從圖書館借了書再走回家時,先生睜大了眼睛對我說:「了不得,這艘小船,釣上來好大一條甜魚,裡面還存着新鮮奶油呢。」[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