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娃娃國娃娃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原文欣賞

  在加納利群島最大的城市棕櫚城內,有着一家不受人注目的小店,因為它的位置並不是行人散步的區域,連帶着沒有什麼太好的生意。

  我是一個找小店的專門人物,許多怪裡怪氣的餐館、畫廊、古董店或是不起眼的小商店,都是由我先去發現,才把本地朋友帶了去參觀的。當然,這也表示,我是個閒人,在那片美麗的海島上。

  這群娃娃,略略旅行或注意旅行雜誌的朋友們,一定可以看出來,她們是蘇俄的著名特產。

  當我有一次開車經過上面所提到的那家小店時,車速相當快,閒閒的望了一下那雜七雜八陳列着太多紀念品的櫥窗時,就那麼一秒鐘吧,看到了這一組木娃娃,而當時,我不能停車,因為不是停車區。

  回家以後我去告訴先生,說又發現了一家怪店,賣的東西好雜,值得去探一探。先生說:「那現在就去嘛!」我立刻答應了。

  那一陣先生失業,我們心慌,可是閒。

  就在同一天的黃昏,我們跑去了。店主人是一位中年太太,衣着上透着極重的藝術品味。她必是一位好家境的女子,這個店鋪,該是她打發時間而不是賺錢養家的地方——因為根本沒有生意。

  我們去看蘇俄娃娃,才發覺那是一組一組有趣的「人環」。娃娃尺寸是規定的,小娃娃可以裝在中娃娃空空的肚子裡,中娃娃又可以放在大娃娃的肚子裡。

  這麼一組一組的套,有的人環,肚子裡可以套六個不同尺寸的娃娃,有的五個,有的四個。先生很愛人形,也酷愛音樂盒子。這一回看見那麼有趣的木娃娃,他就發瘋了。而先生看中的一組,共有二十三個娃娃,全部能夠一個套一個,把這一大群娃娃裝到一個快到膝蓋那麼高的大娃娃里去。我也是喜歡那組最浩大的。

  問了價錢,我們很難過,那一組,不是我們買得起的。我輕問先生:「那先買一組六個的好不好?」他說不好,他要最好的,不要次貨。

  「又不是次貨,只是少了些人形。」我說。

  「我要那個大的,二十三個的。」他很堅持。

  「那就只好等羅!傻孩子。」我親親先生,他就跟我出店來了,也沒有亂吵。其實,家裡存的錢買一組「大人環」還是足足有餘的,只因我用錢當心,那個「失業」在心情上壓得太重,不敢在那種時間去花不必要的金錢。

  等到我回到台灣來探親和看醫生時,免不得要買些小禮物回來送給親朋好友,於是我想起了那一套一套人形。她們又輕又好帶,只是擔心海關以為我要在台北擺地攤賣娃娃,因為搬了三十幾套回來——都只是小型的。

  付錢的時候,我心中有那麼一絲內疚——對先生的。這幾十套小人的價格,合起來,可以買上好幾套最大的了。我沒有買給先生,卻買給了朋友們。

  這批娃娃來到台北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每一個朋友都喜歡她們。有一次在一場酒會裡,那隻我很喜歡的「笨鳥」王大空走到我身邊來,悄悄的問我:「你那組娃娃還有沒有?」

  當時,就有那麼巧皮包內正放着一組,我順手塞給王大空,心裡好奇怪——這隻好看的笨鳥居然童心未泯到這種地步,實在可喜極了。

  後來家中手足眼看娃娃都快送光了,就來拿,又被拿去了最後的那一群。當時也不焦急,以為回到了加納利群島還是買得到的。

  以後,先生和我去了奈及利亞,搬來搬去的,可是先生心中並沒有忘記他的「兵」。

  我說那不是兵,是娃娃,他就叫她們「娃娃兵團」。好多次,我們有了錢,想起那組娃娃,總又捨不得去買。那時,我們計劃有一個活的小孩子,為着要男還是要女,爭論得怪神經的。

  反正我要一個長得酷似先生的男孩子,先生堅持要一個長得像我的女孩。而我們根本不知道活小孩什麼時候會來,就開始為了這個計劃存錢了。

  那組大約要合七千台幣的「娃娃兵團」就在我們每次逛街時的櫥窗里,面對面的觀望欣賞。

  等我失去了先生,也沒有得到自己的孩子時,方才去了那家小店。放足了錢,想把她們全買下來,放到先生牆上去陪伴他。

  那個女主人告訴我,蘇俄娃娃早就賣完了,很難再去進貨。她見我眼中浮出淚水,就說:「以後有了貨,再通知你好嗎?」

  我笑着搖搖頭,搖掉了幾串水珠,跟她擁抱了一下,說:「來不及了,我要回台灣去,好遠的地方,不會再回來了。」

  回到台灣,我的姐弟知道這組娃娃對我的意義,他們主動還給了我兩套——都是小的。

  常常,在深夜裡,我在燈下把這一群小娃娃排列組合,幻想;先生在另一個時空里也在跟我一同扮「家家酒」。

  看到了這篇文章的讀友,如果你們當中有人去蘇俄,請千萬替我帶一套二十三個的娃娃回來給我好不好?請不要管價格,在這種時候,還要節省做什麼呢。[1]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