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毛《不死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別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這就是後來傳說的 三毛體了。

結構特徵也很特別的,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1]

原文

  一年多前,有份刊物囑我寫稿,題目已經指定了出來:「如果你只有三個月的壽命,你將會去做些什麼事?」我想了很久,一直沒有去答這份考卷。

  荷西聽說了這件事情,也曾好奇的問過我——「你會去做些什麼呢?」

  當時,我正在廚房揉面,我舉起了沾滿白粉的手,輕輕的摸了摸他的頭髮,慢慢的說:「傻子,我不會死的,因為還得給你做餃子呢!」

  講完這句話,荷西的眼睛突然朦朧起來,他的手臂從我身後繞上來抱着我,直到餃子上桌了才放開。

  「你神經啦?」我笑問他,他眼睛又突然一紅,也笑了笑,這才一聲不響的在我的對面坐下來。

  以後我又想到過這份欠稿,我的答案仍是那麼的簡單而固執:「我要守住我的家,護住我丈夫,一個有責任的人,是沒有死亡的權利的。」

  雖然預知死期是我喜歡的一種生命結束的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絕死亡。在這世上有三個與我個人死亡牢牢相連的生命,那便是父親、母親,還有荷西,如果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在世上還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連神也不能將我拿去,因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

  前一陣在深夜裡與父母談話,我突然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

  母親聽了這話,眼淚迸了出來,她不敢說一句刺激我的話,只是一遍又一遍喃喃的說:「你再試試,再試試活下去,不是不給你選擇,可是請求你再試一次。」

  父親便不同了,他坐在黯淡的燈光下,語氣幾乎已經失去了控制,他說:「你講這樣無情的話,便是叫爸爸生活在地獄裡,因為你今天既然已經說了出來,使我,這個做父親的人,日日要活在恐懼里,不曉得那一天,我會突然失去我的女兒。如果你敢做出這樣毀滅自己的生命的事情,那麼你便是我的仇人,我不但今生要與你為仇,我世世代代都要與你為仇,因為是——你,殺死了我最最心愛的女兒——。」

  這時,我的淚水瀑布也似的流了出來,我坐在床上,不能回答父親一個字,房間裡一片死寂,然後父親站了起來慢慢的走出去。母親的臉,在我的淚光中看過去,好似靜靜的在抽筋。

  蒼天在上,我必是瘋狂了才會對父母說出那樣的話來。

  我又一次明白了,我的生命在愛我的人心中是那麼的重要,我的念頭,使得經過了那麼多滄桑和人生的父母幾乎崩潰,在女兒的面前,他們是不肯設防的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刺傷,而我,好似只有在丈夫的面前才會那個樣子。許多個夜晚,許多次午夜夢回的時候,我躲在黑暗裡,思念荷西幾成瘋狂,相思,像蟲一樣的慢慢啃着我的身體,直到我成為一個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樣的長,那麼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裡的淚,永遠沒有滴完的一天。我總是在想荷西,總是又在心頭裡自言自語:「感謝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來忍受這一分又一分鐘的長夜,那我是萬萬不肯的。幸好這些都沒有輪到他,要是他像我這樣的活下去,那麼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

  失去荷西我尚且如此,如果今天是我先走了一步,那麼我的父親、母親及荷西又會是什麼情況?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對我的愛,讓我的父母在辛勞了半生之後,付出了他們全部之後,再叫他們失去愛女,那麼他們的慰藉和幸福也將完全喪失了,這樣尖銳的打擊不可以由他們來承受,那是太殘酷也太不公平了。

  要荷西半途折翼,強迫他失去相依為命的愛妻,即使他日後活了下去,在他的心靈上會有怎麼樣的傷痕,會有什麼樣的烙印?如果因為我的消失而使得荷西的餘生再也不有一絲笑容,那麼我便更是不能死。

  這些,又一些,因為我的死亡將帶給我父母及丈夫的大痛苦,大劫難,每想起來,便是不忍,不忍,不忍又不忍。畢竟,先走的是比較幸福的,留下來的,也並不是強者,可是,在這徹心的苦,切膚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說——「為了愛的緣故,這永別的苦杯,還是讓我來喝下吧!」

  我願意在父親、母親、丈夫的生命圓環里做最後離世的一個,如果我先去了,而將這份我已嘗過的苦杯留給世上的父母,那麼我是死不瞑目的,因為我明白了愛,而我的愛有多深,我的牽掛和不舍便有多長。

  所以,我是沒有選擇的做了暫時的不死鳥,雖然我的翅膀斷了,我的羽毛脫了,我已沒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顆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寶,再痛,再傷,只有他們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棄他們的念頭。

  總有那麼一天,在超越我們時空的地方,會有六張手臂,溫柔平和的將我迎入永恆,那時候,我會又哭又笑的喊着他們——爸爸、媽媽、荷西,然後沒有回顧的狂奔過去。

  這份文字原來是為另一個題目而寫的,可是我拒絕了只有三個月壽命的假想,生的艱難,心的空虛,死別時的碎心又碎心,都由我一個人來承當吧!

  父親、母親、荷西,我愛你們勝於自己的生命,請求上蒼看見我的誠心,給我在世上的時日長久,護住我父母的幸福和年歲,那麼我,在這份責任之下,便不再輕言消失和死亡了。

  荷西,你答應過的,你要在那邊等我,有你這一句承諾,我便還有一個盼望了。

賞析

  我總是看不懂那些鴻篇巨論,因為它們太深奧了。而這種深奧又常常讓我覺得它與現實相差甚遠——我無法從中體會到一種真實存在的感覺。而《三毛》卻不一樣。總覺得它是一種很有靈氣的東西,在向世人傳達着某一種語言。三毛以她最清新的筆調,最平凡的文字,寫出了人世間最真實也最厚重最有份量的東西——親情、友情、愛情。

  親情是人最不能割捨的一段感情。人們常說「血濃於水」。我想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了親情的博愛。親情是一份理解、一種包容。有些東西可以想得很慷慨,但面對親情,到了要真正做出抉擇時,內心的私愛卻能占據人的理智。「如果選擇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這是三毛在《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第一篇《不死鳥》中對父母親說的一段話。面對三毛的「不成器」,三毛的父親沒少嘆息過,但那份愛使得他能夠包容三毛所有一切不合常理的行為。正是這份無私的愛,所以三毛才會那樣地祈求上蒼讓她在「父親、母親、丈夫的生命圓環里做最後離世的一個」,「為了愛的緣故」,忍着徹心的苦,切膚的痛,一個人獨自喝下那永別的苦杯。

  沒有人會習慣一個人生活,身邊沒有朋友的微笑亦是憂愁,人總會莫名奇妙地空虛,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空心的稻草人,沒有感情。朋友之間講求的是信任、是理解。「善良之心,與世可依。」無論是自己熟悉的人還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三毛說「人跟人之間『知心』最重要」。她的真誠、善良、一諾千金,使她擁有了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無論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莫里,還是渴望飛翔卻沒有自由的啞奴,還是……他們對三毛真摯的友情,讓人感動得想流淚。

  愛情是最真摯的仰慕,是最強烈、穩定、專一的情感。愛是給予,在保留自己獨立人格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需要雙方之間的磨合。愛是理解,這份理解首先應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在信任戀人的同時給予對方更多的空間與自由;愛是責任,要愛對方,尊重對方的人格,為對方的現在以及將來擔當責任;愛也是能力,只有有愛的能力,才能為戀人締造幸福。三毛與荷西之間的愛情故事看似雲淡風情、細水長流,實是驚天泣地、永恆不滅。只因那裡面融入了太多的真情。

  在尋覓真善美的過程中,我還要繼續我的足跡——靜觀天地與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與和諧。正如三毛自己所寫「一個聰明敏感的孩子,在對生命探索和生活的價值上,往往因為過分執着,拚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於是一份不能輕視的哀傷,可能會占去他日後許許多多的年代,甚而永遠不能超脫。」

  珍愛生命,珍重「親情」、「友情」 和「愛情」,我懂得了。[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3]

參考來源